上月,小米正式發布了2017年度的第一款新機:紅米Note 4X,定位依然是千元級別。單從名字上看,很難比較出和老款的紅米Note 4到底是升級了還是倒退了,更耐人尋味的是,即便4X上市,老款的4也并沒有退市,也沒有任何的價格調整,而是“兩代同堂”。從配置上看,兩者僅僅只是處理器有所不同,這就給打算購機的消費者又多了一道糾結的難題:到底是買“新”?還是買“舊”?
看起來粗制濫造的盒子,難道是小米手機新的設計語言?
外觀及上手體驗
其實除了處理器不同外,兩者在外觀上還是有所不同的,這個在官方的圖片上也能發現端倪。紅米Note 4X采用的依然是三段式設計,不同的是,天線位置從Note 4的塑料“白帶”改成了溝槽式,這種處理方式最早在魅族的手機上出現。但實際上,這種處理方式并不是很好,更不是什么“先進”了,從筆者手頭上這臺金色的4X上就可以發覺,受制于工藝成本,溝槽兩端并不能做到絕對的平衡,這就無可避免的導致握持時的割手感----即便這臺4X已經比魅族初代使用這個工藝的MX5要好得多,但握起來依然不是很舒服,至少并沒有比Note 4要好;其次帶來的是不同材質之間的色差問題,而Note 4上聰明的“白帶”就很好地利用了視覺反差原理極大程度的避免了這種視覺觀感。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背蓋處理方式,讓紅米Note 4X在外觀尺寸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竟然比Note 4輕了10g,這個微妙的重量差別雖然很難感覺出來,但還是比較耐人尋味的。對了,紅米Note 4底部的兩顆螺絲在4X上消失了,雖然拆機時還是需要靠吸盤才能撬開屏幕,而且從頂部不同的紅外傳感器位置可以判斷,其主板結構也有所不同,并不單純是換了個處理器那么簡單。至于這樣的設計孰優孰劣,那就見仁見智了。
性能差距到底有多大?
單從字面參數來對比,紅米Note 4的聯發科X20采用了10核心設計,最高主頻達到了2.1GHz,而4X的驍龍625僅僅只有2.0GHz的8核心,多出的兩顆核心還是A72架構,在處理器性能上,毫無疑問是X20要更高一籌。即便不少網友調侃聯發科的10核是“一核有難,九核圍觀”,但定位中低端的驍龍625在核心調配上也不會先進到哪里去。
不同處理器所帶來的還有顯示核心上的區別,聯發科X20搭載的是Mali T880,而驍龍625的則是Adreno 506,從性能測試來看,前者大概要比后者強20%左右。不過,如果你是追求極限的游戲發燒友的話,那么這兩款處理器都可能會讓你失望,即便是Mali T880,在面對NBA 2K這種游戲時依然無能為力;如果你玩的只是王者榮耀或者陰陽師,那兩者均可以勝任,20%的性能差距很難在實際游戲中體驗出來。
那驍龍625完全一無是處?當然不是,其最大殺手锏就是采用了和旗艦相同的14nm工藝,比聯發科X20的20nm工藝要先進不少,在同樣4100毫安電池的前提下,在相同操作和設定的前提下,采用驍龍625紅米Note 4X的續航必然是會更好一點,至于相差多少,那就要看你的實際應用情況了。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玩游戲,只是刷刷微信上上網的話,差距并不會很大。
由于采用的都是MIUI系統,且沒有明顯的檔次及硬件配置區別,所以兩者在軟件體驗上幾乎可以肯定是完全一致的,軟件版本的更新頻率也大同小異,以后也應該不會出現4X更新了MIUI 9而4不會同步更新這種問題,所以在系統這方面并不需要糾結。
所以,在性能方面的結論就是,如果你還是希望手機的性能可以強悍一點的話,那Note 4是不錯的選擇,畢竟是聯發科的年度旗艦;如果你對續航更看重,那就選擇4X。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兩者無論是性能還是續航上都不會有翻天覆地的區別,最多只能用“大同小異”來形容。
總結:如果你不是初音粉,那似乎還是Note 4更好一點
正如兩者的價格差距一樣,無論是工藝設計還是實際性能,抑或是操作體驗,都不會有很大的區別,但對比之下,老一代的Note 4還是會略勝一籌,“買新不買舊”在這倆兄弟上似乎并沒有成立。喔,忽略了一點,如果你是一個初音粉的話,那4X必然是你的唯一選擇。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