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一種利用LC 諧振原理測量電容自身 寄生電感 的方法。利用直接數字合成器產生可編程的掃頻信號激勵含有寄生電感的電容,同時采用對數檢波器對經過待測網絡后的信號進
2011-10-24 11:49:07
2536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0C/wKgZomUMO3mAMbhaAAANWWTf6kk583.jpg)
電流流過導線,會在導線的周圍產生磁場。當導線電流變化時,這個磁場也會變化,變化的磁場會產生電場,這個電場將阻礙電流的變化,而阻礙電流變化的這種能力,就可以理解為電感,因為導線是回路的一部分,所以這部分電感稱之為局部電感。
2020-08-26 15:42:11
5561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C4/F2/o4YBAF9GEjSAYZVfAACI5GDqZ1Q039.png)
實際系統的很多方面都會在PCB布局,IC或任何其他電氣系統中產生意外的寄生現象。重要的是在嘗試使用SPICE仿真提取寄生效應之前,請注意電路圖中無法考慮的內容。
2020-12-31 12:01:41
8249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8/77/pIYBAF_tTC6AV5jgAAAgNXtz9Zs842.png)
話去給別人解釋。 比如說,寄生電感這個字眼就經常出現,特別是引線電感。我們解釋一些問題的時候都是直接套用的,默認它的存在。可實際上是,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不理解它到底是怎么來的,因為我印象中電感都是線圈,而
2021-01-22 15:50:13
4564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C/49/pIYBAGAKgkiAILwIAACXs34uz-o919.png)
在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電路板)設計中,過孔寄生電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當電流通過PCB的過孔時,由于過孔的幾何形狀和布局,會產生一定的寄生電感。這種寄生電感可能會
2024-03-15 08:19:53
675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E/6A/pYYBAGJhBGGAGyDYAACBPQuBZQI711.png)
以及電容器管腳長度為最短,以減少寄生電感效應。 連接器必須安裝到PCB上的銅鉑層。理想情況下,銅鉑層必須與PCB的接地層隔離,通過短線與焊盤連接。PCB設計的其它準則&
2009-12-02 09:11:51
電感的定義局部電感、導線的電感
2021-03-04 07:14:12
最近在整理電感的內容,忽然就有個問題不明白了:寄生電感怎么來的呢?一段直直的導線怎么也會存在電感,不是只有線圈才能成為電感嗎?想到以前看的書,這個寄生電感的存在大家都默認是有的,貌似也沒有人懷疑這個
2021-01-28 07:00:38
低頻下,所有三種電容器均未表現出寄生分量,因為阻抗明顯只與電容相關。但是,鋁電解電容器阻抗停止減小,并在相對低頻時開始表現出電阻特性。這種電阻特性不斷增加,直到達到某個相對高頻為止(電容器出現電感)。鋁聚合物電容器為與理想狀況不符的另一種電容器。
2019-08-15 06:33:32
電源紋波和瞬態規格會決定所需電容器的大小,同時也會限制電容器的寄生組成設置。圖1顯示一個電容器的基本寄生組成,其由等效串聯電阻(ESR)和等效串聯電感(ESL)組成,并且以曲線圖呈現出三種電容器
2018-09-29 09:22:17
寄生電容一般是指電感,電阻,芯片引腳等在高頻情況下表現出來的電容特性。實際上,一個電阻等效于一個電容,一個電感,和一個電阻的串聯,在低頻情況下表現不是很明顯,而在高頻情況下,等效值會增大,不能忽略。
2019-09-29 10:20:26
寄生電容的影響是什么?焊接對無源器件性能的影響是什么?
2021-06-08 06:05:47
RF電路板的需求,但可擴展性較差。RF布局要想降低寄生信號,就需要RF工程師發揮創造性,因為布局工具針對大規模布局進行了優化,但不一定適合電磁分析。布局和電路板評測過程中通常采用基本規則,但真正的測試
2019-06-21 06:06:13
寄生電容是指電感,電阻,芯片引腳等在高頻情況下表現出來的電容特性。實際上,一個電阻等效于一個電容,一個電感,一個電阻的串聯,低頻情況下表現不明顯,而高頻情況下,等效值會增大。在計算中我們要考慮
2021-01-11 15:23:51
處理,因此,這些電纜必須很短并絞合,以減小這些連接電纜的寄生電感。對電路設計人員而言,這并不是多余的工作,這樣做會使測試結果接近我們測試的初衷。如果測試設置的影響得以降低,其余結果將更有價值。隨著時間推移,經驗豐富的電源工程師已開發出優化電路評估的方法。如果遵循本文中的所有提示,就能順利地完成評估。`
2021-03-24 14:26:19
電源紋波和瞬態規格會決定所需電容器的大小,同時也會限制電容器的寄生組成設置。圖1顯示一個電容器的基本寄生組成,其由等效串聯電阻(ESR)和等效串聯電感(ESL)組成,并且以曲線圖呈現出三種電容器
2018-09-26 13:32:44
學習進步。寄生效應所謂寄生效應就是那些溜進你的PCB并在電路中大施破壞、令人頭痛、原因不明的小故障。它們就是滲入高速電路中隱藏的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其中包括由封裝引腳和印制線過長形成的寄生電感;焊盤到
2018-10-19 13:46:56
器件的柵極、源極,LD為漏極的封裝電感,LS為源極的封裝電感,LG為柵極的封裝電感,RG為內部的柵極電阻總和。 圖1:功率MOSFET的寄生參數模型 電感中流過變化的電流時,其產生的感應電
2020-12-08 15:35:56
在理想電感器中,阻抗隨著頻率的提高而呈線性增加,但在實際的電感器中,如等效電路所示,并聯存在寄生電容EPC,因而會產生自諧振現象。
2019-08-13 06:24:35
我上murata官網看了半天電容的datasheet,他就說自己是低寄生電感,具體多低,也沒說清楚。是我自己沒找到還是datasheet里原本就沒?如果沒有的話,寄生電感的數值只能瞎猜嗎?
2019-12-28 16:39:18
電源紋波和瞬態規格會決定所需電容器的大小,同時也會限制電容器的寄生組成設置。圖1顯示一個電容器的基本寄生組成,其由等效串聯電阻(ESR)和等效串聯電感(ESL)組成,并且以曲線圖呈現出三種電容器
2018-09-10 08:16:02
許多時候沒有意識到實際元件中的寄生因素會影響它們的值;特別是在高頻時。當頻率達到幾百兆赫茲時,諸如電阻、電感和電容等基本元件都會呈現出非理想的特性。這種變化在設計濾波器或試圖優化供電網絡、旁路網絡或偏置電路時將變得非常關鍵。在高頻設計中寄生因素會怎么樣影響電阻?
2021-04-06 09:06:13
直流母線的設計:目前國內中小功率變頻電源的功率母線主要有以下幾種:1.寬度2、3cm,厚度2、3mm的窄銅條,適用于中功率的變頻電源,缺點是寄生電感大。2.印刷電路板母線主要用于小功率的變頻電源
2021-12-29 06:12:24
速度,抑制過沖,但這會造成相對較高的開關損耗。對于采用標準通孔封裝的快速開關器件,總是存在效率與易用性的折衷問題。 在處理電路板布局和器件封裝產生的寄生電感時,快速開關器件接通和關斷控制是關鍵問題
2018-10-08 15:19:33
射頻VMMK器件是怎么提高性能的?通過降低寄生電感和電容嗎?
2019-08-01 08:23:35
為了創建一個輻射干擾盡可能低的優化電路板布局,開關模式穩壓器的熱回路必須盡可能小—也就是說,寄生電感越小越好。為了說明快速開關電流產生的影響,我們針對一個示例進行了計算。如果在一納秒內開關1 A電流,且該電流路徑中存在20 nH的寄生電感,則會產生20 V電壓偏移
2019-08-01 06:16:04
電容器的雜散電感和寄生電感的區別是什么?
2023-04-11 16:59:39
電源的VCC引腳,由于端子較遠,VCC走線過長,寄生電感導致的電路振蕩現象;增加儲能電容之后,這個情況可能不會出現;簡單理解就是,在負載需要瞬態變化的電流時,引線電感不能提供,而有儲能電容提供;如果
2019-03-27 07:39:54
`磁芯對電感寄生電容的影響`
2012-08-13 15:11:07
`磁芯對電感寄生電容的影響`
2012-08-14 09:49:47
;Verdana">磁芯對電感寄生電容的影響分析</font></strong&
2009-12-23 16:07:01
進行電路板布局時,其中一個重要環節是準確找到高轉換率電流(高 di/dt)回路,同時密切關注布局引起的寄生或雜散電感。這類電感會產生過大的噪聲和振鈴,導致過沖和地彈反射。圖 1 中的功率級原理圖顯示了
2020-11-03 07:54:52
高速信號PCB布線中降低寄生電感的具體措施
2021-03-08 08:49:46
鐵氧體電感器在較高頻率時可等效為“電阻、電感”的串聯支路與一寄生電容的并聯,該電容的存在對電感器的高頻性能有重要影響。本文建立了鐵氧體環形電感器2D平行平面場和3D
2009-04-08 15:45:17
66 本文介紹了寄生傳輸線的信道特性和信道模型,寄生傳輸線具有衰減大、輸入阻抗小、很強的時變性和干擾大的特點。信道模型為一線性時變系統。整個信息寄生傳輸系統由控制
2009-06-15 09:35:34
10 PCB板寄生元件的危害:印刷電路板布線產生的主要寄生元件包括:寄生電阻、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例如:PCB的寄生電阻由元件之間的走線形成;電路板上的走線、焊盤和平行走線會
2009-11-15 22:28:47
0 利用PCB 線圈消除濾波電容器的寄生電感
摘要:電源系統中,EMI 濾波器是抑制電磁干擾的重要部件,但是其高頻性能受限于元器件的寄生效應。本文針對差模
2009-11-16 11:38:37
32 電源系統中,EMI 濾波器是抑制電磁干擾的重要部件,但是其高頻性能受限于元器件的寄生效應。本文針對差模濾波電容,設計一種PCB 耦合線圈消除其寄生電感,以此改善電容器濾波
2010-02-18 13:08:03
37
并聯有源電力濾波器交流側濾波電感的優化設計
摘要:探討了一種并聯有源電力濾波器的交流側濾波電感優化設計的方法;并應用于
2009-07-11 10:20:42
918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20/wKgZomUMNw2ARsi1AAAVapE9nqI863.gif)
如何應對電路板寄生組件對電路性能的干擾
電路板布線所產生主要寄生組件分別是電阻、電容以及電感。從電路圖轉成實際電
2009-11-17 13:59:00
638 兩單元IGBT模塊的寄生電感電路
2010-02-17 23:13:35
1405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77/wKgZomUMOJGAFiRsAAB3K4sXjyg217.gif)
寄生電容,寄生電容是什么意思
寄生的含義 寄身的含義就是本來沒有在那個地方設計電容,但由于布線構之間總是有互容,互
2010-03-23 09:33:55
2557 對數字電路設計者來說,通孔的電感比電容更重要。每個通孔都有寄生中聯電感。因為通孔的實體結構小,其特性非常像素集總電路元件。通孔串聯電感的主要影響
2010-06-11 17:49:10
1509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5/9E/wKgZomUMOUOAHlUZAAByvzbIz5I646.jpg)
過孔本身存在著寄生的雜散電容,如果已知過孔在鋪地層上的阻焊區直徑為D2,過孔焊盤的直徑為D1,PCB板的厚度為T,板基材介
2010-06-13 15:33:52
3751 為了提高螺旋電感的品質因數,綜合多種變量進行高效的優化,提出一種GP優化的方法來得到螺旋電感品質因數最佳值。該方法通過matlab仿真分析了集成電路螺旋電感的一種物理模型,找出了對螺旋電感品質因數有影響的幾個變量。在此基礎上對螺旋電感模型整體進行
2011-02-12 16:57:33
0 我們通過試驗顯示寄生電感對于DC-DC轉換器中開關MOSFET效率的有害影響,源極電路中電感的影響最為嚴重,其次是漏極電路中的類似電感。
2012-01-12 11:25:14
3426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1C/wKgZomUMO8SAM3UiAAAKBh5FV8A979.jpg)
隨著各種要求提高,PCB布線技術需要滿足新興轉換器的要求。為了比較各種布線缺陷的影響,我們重點研究電路中寄生電感的影響,尤其是那些與開關MOSFET的源、漏、柵極相關的寄生電
2013-01-21 10:54:37
7770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5B/wKgZomUMPR2ALS8vAAAKBh5FV8A050.jpg)
上述方案實現了電容自身寄生電感的測量, 由于采用的DDS 信號發生技術, 因此頻率分辨率極高, 這就大大提高了電感的測量精度, 該方法對于nH 級的電感都能準確的測量, 彌補了大多數LCR 電橋無法精確測量微小電感的缺點。該方法若結合LCR 電橋一起使用, 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情況下的電感測量要求。
2017-06-15 10:41:47
2721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C4/wKgZomUMQEKAC0NvAAAWibvG0Ps261.png)
MOS門極功率開關元件的開關損耗受工作電壓、電流、溫度以及門極驅動電阻等因素影響,在測量時主要以這些物理量為參變量。但測量的非理想因素對測量結果影響是值得注意的,比如常見的管腳引線電感。本文在理論分析和實驗數據基礎上闡述了各寄生電感對IGBT開關損耗測量結果的影響。
2017-09-08 16:06:52
21 共模電感(Common mode Choke),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電腦的開關電源中過濾共模的電磁干擾信號。在板卡設計中,共模電感也是起EMI濾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號線產生的電磁波向外輻射發射
2017-10-30 10:15:30
12065 VMMK 器件晶圓等級和芯片封裝工藝 如圖1所示,VMMK器件由于安華高特有的晶圓空腔工藝降低了損耗和常見的射頻表貼封裝帶來的寄生電路參數。通過消除焊接和封裝引腳之間的寄生電感和電容,在芯片和封裝
2017-11-22 20:06:28
607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A6/F1/wKgZomUMQWCAGwVFAAAOkh48Aec488.jpg)
寄生電容一般是指電感,電阻,芯片引腳等在高頻情況下表現出來的電容特性。實際上,一個電阻等效于一個電容,一個電感,和一個電阻的串連,在低頻情況下表現不是很明顯,而在高頻情況下,等效值會增大,不能忽略。
2018-01-31 10:09:29
21526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45/94/pIYBAFpxJwWALReuAABsCe4y0xI427.png)
寄生電容一般是指電感,電阻,芯片引腳等在高頻情況下表現出來的電容特性。實際上,一個電阻等效于一個電容,一個電感,和一個電阻的串連,在低頻情況下表現不是很明顯,而在高頻情況下,等效值會增大,不能忽略。
2018-01-31 10:57:56
26011 電容的寄生電感和寄生電阻主要是指它的引線和極板形成的電感和電阻,尤其是容量較大的電容更為明顯。如果你解剖過電容器,會看到它的極板是用長達1米的金屬薄膜卷曲而成的,其層狀就像一個幾十、甚至上百圈的線圈
2018-01-31 13:44:55
37299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45/98/pIYBAFpxWBOAT8MKAAEHvDU6WMw537.png)
如圖1所示,VMMK器件由于安華高特有的晶圓空腔工藝降低了損耗和常見的射頻表貼封裝帶來的寄生電路參數。通過消除焊接和封裝引腳之間的寄生電感和電容,在芯片和封裝間形成了一個低損耗和低阻抗的信號通道。
2018-05-07 14:59:00
2074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50/2E/o4YBAFrwB32AH4D_AAASRNxTVEs189.jpg)
,結合對母排中電流流通路徑的分析,建立了不同母排結構與雜散電感大小之間的關系,提出了一種基于改善電流流通通道的低感母排結構優化方法。利用該方法對現有的一臺有源電力濾波器母排進行了優化設計,采用雙脈沖法實驗對優化
2018-03-07 16:25:15
4 本文開始闡述了寄生電感的概念和和寄生元件危害,其次闡述了寄生電感測量儀的設計和寄生電感產生原因或產生方式,最后介紹了PCB過孔的寄生電容和電感的計算以及使用。
2018-03-28 14:50:42
39049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4E/57/pIYBAFq7PSKAJm3aAAAy1QaPfXU559.jpg)
除了前述有形的電感與電容外,在高頻下,更是會出現無形的電感與電容,亦即所謂的寄生效應。接下來將探討寄生效應之注意事項。前述可知,當兩個金屬很靠近時,便形成了電容。
2018-10-22 08:00:00
20 本文首先介紹了寄生電容的概念,其次介紹了寄生電容產生的原因,最后介紹了寄生電容產生的危害。
2019-04-30 15:39:37
28583 減小電感寄生電容的方法
如果磁芯是導體,首先:
用介電常數低的材料增加繞組導體與磁芯之間的距離
2019-07-18 08:00:00
1 您可以估算具有固態電源和接地層的多層電路板中旁路電容的寄生串聯電感。由于芯片布局,使用電感 L 1 的近似值(圖1,綠色)陰影區域)。然后,假設您已將芯片和旁路電容直接連接到平面,請使用電感的近似值
2019-08-08 10:28:47
2391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A2/21/o4YBAF1LiJSALFM0AAGjRJ6ceJI416.png)
寄生電感一半是在PCB過孔設計所要考慮的。在高速數字電路的設計中,過孔的寄生電感帶來的危害往往大于寄生電容的影響。它的寄生串聯電感會削弱旁路電容的貢獻,減弱整個電源系統的濾波效用。我們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來簡單地計算一個過孔近似的寄生電感。
2019-10-11 10:36:33
19063 如圖1所示,VMMK器件由于安華高特有的晶圓空腔工藝降低了損耗和常見的射頻表貼封裝帶來的寄生電路參數。通過消除焊接和封裝引腳之間的寄生電感和電容,在芯片和封裝間形成了一個低損耗和低阻抗的信號通道。在元件之上的空腔具有低介電常數因此能夠在高頻進行工作,此外空腔能夠在器件應用中提供機械保護。
2020-08-21 18:50:00
0 寄生的含義就是本來沒有在那個地方設計電容,但由于布線之間總是有互容,互容就好像是寄生在布線之間的一樣,所以叫寄生電容,又稱雜散電容。
2020-09-17 11:56:11
27665 引線長度,以及電阻器上的寄生電容。阻抗tryA真實世界的電阻器(圖5-1)包括一個寄生電感,由于電阻的幾何特性,包括這些寄生元件
2021-01-06 00:11:00
14 話去給別人解釋。 比如說,寄生電感這個字眼就經常出現,特別是引線電感。我們解釋一些問題的時候都是直接套用的,默認它的存在。可實際上是,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不理解它到底是怎么來的,因為我印象中電感都是線圈,而
2020-12-26 09:53:36
10933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7/8A/pIYBAF_mmCyAM8BEAAATQoG51aA822.png)
最近在整理電感的內容,忽然就有個問題不明白了:寄生電感怎么來的呢?一段直直的導線怎么也會存在電感,不是只有線圈才能成為電感嗎?
2022-02-12 09:22:59
3476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B/EA/pIYBAGAI1SOAWfVTAAB8SWUvJgI641.png)
最近在整理電感的內容,忽然就有個問題不明白了:寄生電感怎么來的呢?一段直直的導線怎么也會存在電感,不是只有線圈才能成為電感嗎?
2021-03-01 10:04:42
19 在關斷IGBT過程中,IGBT電流急劇變化,由于有寄生電感的存在,會在IGBT上產生電壓尖峰 Vce(peak) = Vce + L * di/dt,如圖1所示。
2021-03-15 15:39:39
2592 ![](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E5/12/o4YBAGBPD5uAD4CjAABvz5z6IWM540.png)
大功率的大電流大電壓中對于雜散電感Ls的關注就比較多,而小功率中可能就不會太看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IGBT中涉及到的寄生參數。
2021-06-12 10:29:00
9666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00/EA/pYYBAGDAJ8KAKbPBAABZRVHmf3Q916.png)
本來沒有在那個地方設計電容,但由于布線之間總是有互容,互容就好像是寄生在布線之間的一樣,所以叫寄生電容 寄生電容: 本質上還是電容,滿足i=c*du/dt。 電容是用來衡量儲存電荷能力的物理量。根據
2022-07-27 14:23:55
15288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56/CF/poYBAGLg2Y-ANSf4AAHYfh7p130596.png)
由于電感中寄生電容的存在,導致有諧振頻率,低于自諧振頻率才有電感效應,若高于自諧振頻率為容性,頻率選擇時要在感性范圍內。
2022-08-03 17:18:14
3321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5A/8D/pYYBAGLqPC2AS3BoAADWFBM_M1A483.png)
Vishay?Custom Magnetics MRTI5R5EZ 集成器件磁化和漏電感完全可調 寄生參數小 具有優質散熱性能 Vishay?推出面向電感-電感-電容(LLC)應用,變壓器和集成電感
2022-09-29 19:31:43
1827 過孔的兩個寄生參數是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 過孔本身存在著對地的寄生電容,如果已知過孔在鋪地層上的隔離孔直徑為D2,過孔焊盤的直徑為D1,PCB板的厚度為T,板基材介電常數為ε,則過孔的寄生電容可以
2022-10-30 13:15:18
2725 LP6451內部集成了兩個MOS管,構成同步Buck電路中所必須的上管和下管,同樣由于PCB上的走線,Die與芯片引腳之間Bonding線都會帶來寄生電感,我們在分析LP6451的MOS管應力時,就需要把這些寄生電感都考慮進來,而圖1就是LP6451功率部分的實際等效電路圖。
2022-11-15 09:27:27
1382 。 為解
決這一缺陷,深入分析了 Buck 變換器電流紋波率的選取理論依據,提出輸出濾波電感的優化設計。 該方法綜合考慮
了變換器各應力參數、濾波電感的體積及變換器的動態性能,最終確定了電流紋波率最佳值約為 0.4,以此計算的濾
2022-12-19 14:08:26
4 在實際電路中,寄生電感最主要的來源是PCB上的走線以及過孔,PCB板上的走線長度越長,過孔的深度越大,寄生電感就越大。
2022-12-28 18:05:49
2008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87/92/pYYBAGOsFP2APMiUAABHQgS-Ouw305.png)
EAB450M12XM3(如圖 1 所示)提供了許多器件級和模塊級功能,可減少開關損耗,同時提供溫度反饋和電壓傳感/過電流檢測等功能。與行業標準封裝相比,該器件還具有易于集成的尺寸、優化的熱管理、低寄生電感(6.7 nH)和低電感母線互連
2023-01-04 16:00:36
349 隨著半導體工藝的發展,由導線引起的寄生效應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三個寄生參數(電容、電阻和電感)對電路都有影響。
2023-02-13 10:38:02
3797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90/CC/pYYBAGPpoh6AY6H4AAAFYakhDCA698.jpg)
損耗串聯電感組成。正是這種極高Q值串聯諧振路徑在低調諧電壓下主導了寄生模式振蕩。串聯電阻(20Ω)通常用于對寄生模式串聯諧振進行去Q運算。
2023-03-03 15:37:59
401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95/BE/pYYBAGQBo9SAYjVrAAAd-RWCYuM644.gif)
在電路設計中每個器件都有其寄生參數。例如,一個電感中還存在容性和阻性分量,電容中還存在感性和阻性分量。
2023-04-08 11:43:27
831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9E/32/pYYBAGQw4omAHYGsAADSM7OcSfU934.png)
理想的電感,其電抗為jwL,即會隨著頻率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實際的電感,由于寄生電容的影響,這個寄生電容會與電感諧振,從而在某個頻率處產生一個很高的阻抗。
2023-06-09 14:29:31
1703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9/68/wKgZomSCx5eAEwqbAAAe5VUIHLo285.png)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Avago射頻VMMK設備提高性能通過減少寄生電感和電容.pdf》資料免費下載
2023-07-20 10:15:06
0 《處理穩壓器高開關頻率的 PCB 布局》系列專輯由三篇文章構成,主要圍繞高開關頻率處理穩壓器,介紹了高頻 DC/DC 轉換器的優點、使用注意事項以及寄生電感對 PCB 布局的影響。
2023-08-21 14:51:23
880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94/1A/wKgaomTjCc2AQWEcAAHoDKH19tA536.jpg)
是優化電路性能的關鍵之一,本文將介紹導線寄生電感的原因和對策,以便讀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降低寄生電感的方法。 第一部分: 導線的寄生電感的原因 在電路中引入導線后,導線上就會產生寄生電感,這是由于磁通量的變化而產生的電
2023-09-05 17:29:31
3211 如何減輕米勒電容所引起的寄生導通效應?? 米勒電容是指由電路中存在的電感所形成的電容。它可以導致電路中的寄生導通效應,從而影響電路的性能。常見的一種解決方法是使用補償電容,但這么做也會帶來其他
2023-09-05 17:29:39
977 寄生電感的影響
2023-11-29 16:32:26
328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1/DE/wKgZomVdhf6ASGUwAADK_sTn5iE656.jpg)
寄生電感的介紹
2023-11-29 16:41:12
815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1/DE/wKgZomVdhk2AfTMkAAB6Glnn_hI946.jpg)
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是指在電路中存在的非意圖的電容和電感元件。 它們通常是由于電路布局、線路長度、器件之間的物理距離等因素引起的。
2024-02-21 09:45:35
245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0/60/wKgZomXVVdWAD0yOAAA9m4wyzKs936.jpg)
從式中可以看出:過孔的直徑對寄生電感的影響較小,而長度才是影響寄生電感的關鍵因素。所以,在設計電路板時,要盡量減小過孔的長度,以提高電路的性能。
2024-02-27 14:28:57
160 本文支持快捷轉載影響IGBT和SiCMOSFET在系統中的動態特性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寄生電感和寄生電容。而本文主要介紹功率回路中寄生電感的定義和測試方法,包括直流母線電容的寄生電感,直流母排寄生
2024-03-07 08:13:08
116 ![](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DB/pYYBAGJqOMiAUmBUAAAUKS9OY54015.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