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CAN中繼器原理常見的問題和正確的設計方案
CAN中繼器的主要作用是延長傳輸距離,改變拓撲結構和隔離干擾,是在can網絡中大受歡迎的硬件設備,但因此增加了它的設計成本。許多人在設計CAN中繼器時都會犯錯,那我們來發現會有哪些常見錯誤,又如何進行修正呢?
一、CAN收發器簡介
ISO 11898是一個使用CAN總線協議的汽車內高速通訊國際標準。CAN收發器是協議中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接口部分。常見的CAN收發器芯片有NXP(原Philips)的PCA82C250/251、TJA1050/1051等型號。由于PCA82C250和TJA1050總體的引腳和功能都兼容,所以我們下文以TJA1050為例。
二、2顆CAN收發器芯片的錯誤方案分析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TJA1050。如圖1,TJA1050一共有8個引腳,TXD為發送數據,RXD接收數據,VCC接5V電壓,GND接地。CANH和CANL為CAN的兩路差分輸出。8腳為CAN總線模式選擇,5腳為參考地。
RXD和TXD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在RS-232協議中,只要把兩個設備的RS-232的TXD和RXD交叉連接,GND共地,兩個設備便可以實現通信。于是有人想到,如果把2顆TJA1050芯片的TXD和RXD也交叉連接,是否能實現中繼功能呢?
如圖2電路,看上去貌似可行,但是實際上此電路是無法使用的。
假如將此電路接入CAN總線,當有顯性電平從TJA1050(A)進入時,TJA1050(A)的RXD=0,同時TJA1050(B)的TXD=0,TJA1050(B)的CAN輸出顯性電平。由于芯片的自反饋,TJA1050(B)會讀入顯性電平將RXD=0,同時TJA1050(A)的TXD=0,如此持續下去。由于TJA1050有TXD腳的顯性保護功能(PAC8250無此功能),當超過允許最大的TXD顯性時間之后,CAN收發器將會被禁能。
圖2
三、CAN中繼器正確的設計方案
如圖4為CAN中繼器的硬件框圖,主要由MCU和CAN控制器、CAN收發器組成。MCU負責數據的緩存和轉發,CAN控制器將數據轉換成CAN幀格式,最終通過CAN收發器接入CAN網絡。大多的MCU已集成了CAN控制器在芯片內,比如NXP的LPC2119。
圖3
CAN控制器和CAN收發器之間通過光耦隔離,CAN收發器驅動采用帶隔離的DC-DC模塊。這樣,不僅實現了兩路CAN接口之間的電氣隔離,也實現了中繼器和總線的隔離。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繼器硬件的復雜性和成本,但卻是值得的?;蛘呖梢杂弥逻h電子的CTM1051KT為代表的隔離CAN收發器,內部包含隔離DC-DC、信號隔離電路、CAN總線收發電路、基礎的總線防護等。同傳統的設計相比,CTM系列具備更高的集成度、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具競爭力的價格,能夠幫助使用者降低整體的設計風險和采購成本。
圖4
四、智能CAN網橋中繼器
CAN隔離網橋中繼器集線器系列,具有2個或者4個電氣隔離的CAN總線接口,能實現CAN-bus網絡的中繼功能,能將不同速率的CAN網絡之間的數據存儲轉發。主要應用如下:
(1)使用該系列產品可達到增加負載節點和延長通信距離的作用,實現網絡中繼擴容的功能;
(2)可獨立任意配置每個通道的通訊波特率,實現不同通信波特率的CAN網絡互聯;
(3)該系列產品具有強大的ID過濾轉換和數據轉換功能,精確的驗收ID配置使CAN總線的負荷降到最低?;蛘咦兓囟ǖ腎D和數據,實現去除干擾數據和區別不同設備的目標;
圖5
?。?)具有強大的抗干擾能力,當用戶的設備CAN受到強干擾導致死機或者損壞,接上該系列產品后,可以隔離干擾保護設備正常運行。
非常好我支持^.^
(4) 100%
不好我反對
(0) 0%
相關閱讀:
- [電子說] CANOPEN總線編碼器在車輛技術中的應用 2023-10-24
- [電子說] STM32速成筆記(14)—CAN通信 2023-10-24
- [電子說] 低功耗藍牙(BLE)技術簡介和工作方式 2023-10-23
- [電子說] 速銳得解碼匹配特斯拉電動汽車安全性能檢測車架號及BMS電池數據 2023-10-23
- [工業控制] CANOPEN伺服電機的回零控制方法分享 2023-10-23
- [電子說] 總線伺服電機的回零控制方法 2023-10-23
- [電子說] CAN H對地短路故障分析 2023-10-22
- [電子說] ECU如何傳輸數據? 2023-10-20
( 發表人:wuzh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