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妖股失控,深陷泥淖的暴風集團再次傳來壞消息。
2015年的3月24日,暴風科技正式登陸A股創業板,成為國內第一家從VIE結構回歸A股的互聯網公司。最初發行價為7.24元。暴風上市后股價瘋漲,曾創40天36個漲停的記錄。在2015年5月末股價達到327.01元,漲了44倍,被市場稱為“妖股”。
7月28日晚間,暴風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據《第一財經》報道,馮鑫被批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2016年與光大資本共同發起收購的英國體育版權公司。
VR業務暗然收場,暴風集團在2018年提出“AII in TV”的戰略,全力押寶電視,并預期在2019年實現大規模盈利,但結局并不如意。暴風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公司去年凈虧損10.9億元,其中暴風智能(暴風TV運營公司)全年虧損11.9億元。
2018年報顯示,暴風集團銷售商品(主要指暴風TV)的毛利率為-31.97%,這意味著暴風集團的互聯網電視業務處于“賣一臺虧一臺,賣越多虧越多”的尷尬狀態。
今年5月份傳出的“員工討薪”、“供應商追討欠款”的新聞都是針對暴風智能,據21世紀經濟報道稱,暴風智能已經“名存實亡”,正常經營基本停滯。
而暴風集團在體育上的投入則將其拖入更深的泥淖,這也是此次馮鑫被帶走的原因。
2016年3月,在版權大戰的背景下,暴風體育決定收購一家坐擁意甲、西甲、英超等頂級賽事版權的海外公司(MPS)的絕大部分股權。當時這家公司的估值超過10億美金,暴風集團通過杠桿游戲談起了這筆生意。
具體來說,暴風集團聯合光大資本分別出資2億元、6000萬元設立總規模52億元的上海浸鑫基金,意圖撬動其他出資方50億元,此次入局的還有招商銀行(600036),出資28億元,也是最大的出資方。
兩個月后,浸鑫基金耗資52億元完成了對MPS公司65%股權的收購,但是很快MPS公司經營就陷入困境,并于2018年10月宣布破產清算。這意味著52億元打了水漂,暴風和光大都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2019年5月,光大證券(601788)旗下公司光大浸輝和上海浸鑫起訴暴風集團,要求后者及馮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約7.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
暴風困境暴風市值崩到20億
截至最新交易日,暴風集團股價僅為6.30元,市值20億元左右。這與公司2015年3月上市之初股價曾創40天36個漲停形成鮮明對比。
在2015年的5月13日,中國視頻業老大優酷土豆總市值為40.7億美元,約合252億元人民幣。而暴風同日的總市值已經達到了303億元。
有消息稱,暴風內部因此誕生了10個億萬富翁、31個千萬富翁、66個百萬富翁,暴風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馮鑫本人賬面身家也超過百億。此后,暴風市值最高的時候一度超過400億元。
暴風集團主營業務接連失利,2019年除了裁員、員工討薪的消息,已經很少能聽到暴風集團的新消息。直到6月,暴風影音在成立16年之際,宣布推出全新產品“暴16”。
暴風在線產品副總裁張鵬宇告訴TechWeb,“暴16要還網民一個簡單的播放器,這代表著暴風影音的一次回歸”。但從實際的反饋來看,暴16并未引起太大的反響。
從裝機必備軟件到在線播放客戶端,再到視頻網站,暴風影音一直在變,但隨著“愛優騰”的崛起,其早已在視頻網站的大洗牌中敗下陣來。
暴風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其互聯網視頻平臺的總體月活躍用戶約為2.1億。QuestMobile數據顯示,今年3月,愛奇藝APP、騰訊視頻APP、優酷APP的月活躍用戶數分別為5.38億、5.33億、4.22億。
7月18日,在暴風集團網絡投資者接待會上,有投資者提問暴風集團會不會退市,馮鑫對此表示,“目前公司積極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堅持應對面臨的困難。目前未觸及退市條件。”
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暴風集團的凈資產僅剩684.6萬元。馮鑫所持暴風集團股權已經全部被凍結,7月25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發布的兩份裁定書顯示,暴風集團已無其他可供執行財產。法院決定將暴風集團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而在此之前,暴風集團在今年3月14日、4月8日和6月14日,均因“全部未履行”繳納執行案款而被法院立案,后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標的涉及金額共計約242.2萬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圍繞馮鑫有高達552條風險提示,其中馮鑫所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暴風集團,今年6月、7月被北京、上海等地區人民法院6次公示為失信公司,被定性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4次因暴風集團股權凍結相關事宜被要求司法協助。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暴風集團發生訴訟賠償費用約2000萬元。
作為集團核心人物,如果這次再失去馮鑫,對暴風集團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網易游戲裁員
此前有消息傳出,網易游戲(NTES.US)營銷副總裁向浪以及北美辦公室總經理黃卓已離職。除了網易各個業務的裁員風波中,游戲業務也進行了10%的裁員。網易游戲方面最新回應稱,裁員為不實信息,對于高管離職一事則暫無回應。
有知情人士稱,網易游戲北美辦公室總經理黃卓也已離職一段時間。黃卓所在的網易北美運營部于2015年正式成立,屬于網易游戲向海外拓展的開端。黃卓主要職責是將國內的優秀作品在北美地區進行本土化的二次開發和營銷。
至于向浪,目前并不能確定其的去向。據了解,向浪2013年加入網易,主要負責大型端游《大話西游》、《荒野行動Plus》以及熱門手游《大話西游》、《決戰!平安京》、《第五人格》等數十款游戲產品。此外,向浪還負責網易游戲社會大營銷與直播業務。
蘋果Siri涉嫌泄露用戶隱私
一向以高度重視用戶隱私而被用戶所熟悉的蘋果,也正卷入泄露用戶隱私的風波之中,或對蘋果未來業務發展造成嚴重打擊。
英國《衛報》指出,蘋果承包商定期會聽取并分析Siri語音助手中收集的錄音,其中會有關于醫療、毒品交易和性行為等機密信息。該報道稱,“蘋果沒有在消費者的隱私條款中明確解釋或披露這個信息,也就是說,該公司并沒有明確讓消費者知道這件事。”
Siri被指泄露用戶隱私
據了解,蘋果外包公司員工向《衛報》爆料,上述錄音除了聲音外,還附帶用戶數據,包括錄音發生的位置、聯系方式和APP應用數據。舉報人還強調,雖然Siri包含在大部分的蘋果設備,但“Apple Watch和HomePod是最常見的錯誤錄音來源,由于用戶意外激活可能會導致將最敏感的數據發送給蘋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那里工作的人沒有經過太多審查,可自由查看和收聽錄音數據,類型相當廣泛。識別用戶私人信息并不困難,特別是在意外觸發時會聽到地址、姓名等敏感信息”,舉報人如是表示。
蘋果目前已對該事件作出回應,“Siri的一小部分請求被拿來做分析,以改善Siri的能力。用戶指令和他們的Apple ID無關。Siri的響應在安全設施中分析,所有審核人員都有義務遵守蘋果嚴格的保密要求。只有不到每日Siri響應的1%被用于評估,而且這些錄音通常只有幾秒鐘” ,可見蘋果確實借外包公司雇傭真人聽取Siri錄音了。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并不是第一家涉嫌智能語音助手泄露用戶隱私的公司。我們前段時間曾做出報道,合同工可收聽用戶與Google智能助理的對話錄音,谷歌自己也曾在博客文章表示,正與語言專家合作,以幫助改善其家庭數字助理。他們“審查并轉錄一小組查詢數據,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些語言”,這是“構建語音技術過程中的關鍵部分,并且是創建谷歌智能助理等產品的必要條件。”
而另一家巨頭,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也被曝出隱私問題!曾參與亞馬遜智能音箱Alexa語音助手改進項目的員工透露,這款產品背后的語音識別服務自動錄制了使用者部分對話,并發送至亞馬遜設立在海外多地的工作站,進行人工識別與標記。據稱亞馬遜“在世界各地雇傭了數千名員工”,審聽者會聽到用戶希望保持隱私的東西,比如淋浴時唱出的難聽歌聲,令人沮喪的對話等。在感嘆智能語音助手威脅用戶隱私同時,蘋果或許還要面臨一個更大考驗,其一貫的重視用戶隱私形象將嚴重受損,或威脅未來業務的運作。
蘋果“尊重用戶隱私”將遭質疑
我們注意到,蘋果官方提到分析數據時表示,“在獲得你明確同意的前提下,Apple可通過分析你的iCloud使用情況和從你賬戶收集的數據,進一步改進Siri及其他智能功能。我們只會對已經過隱私保護強化技術處理的數據進行分析,這樣可確保它們無法關聯到你本人或者你的賬戶。”此外,今年CES期間,蘋果還打出了隱私廣告“Phone上發生的事將只留在iPhone上(What happens on your iPhone stays on your iPhone)”。如今發生了Siri語音助手事件之后,再看看蘋果的隱私承諾,只能說讓人相當失望。
富士康喜獲華為加單
據證券時報報道,富士康深圳廠內部人士透露,由于華為相關產品生產有所增長,目前正在開足馬力擴產。
報道稱,消息人士給出的資料顯示,富士康國內H品牌客戶今年上半年攝像頭和模組相關產值同比增長94%,5月和6月針對該客戶整機和機構件產量同比增長超過了15%。
據了解,偉創力曾是華為的92家核心供應商之一,也是華為第一大美國供應商,每年能從華為獲得25億美元的訂單,占其總營業額的10%。不過由于偉創力跟隨美國的禁令,今年5月暫停了與華為的合作,并讓長沙廠停產。
隨后,華為將偉創力徹底從供應鏈體系中剔除,所以證券時報認為以上提到的H品牌就是華為,而富士康則接手了部分原屬于偉創力的生產訂單。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作為華為手機的主要代工廠之一的比亞迪,也將是富士康之外的另一個直接受益者。
根據財新網的爆料,目前比亞迪已經接手了偉創力二期項目,并已開始招聘員工。而工商資料顯示,2019年6月11日,長沙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地正是偉創力二期的所在地,即長沙市望城經濟開發區騰飛路9號。
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后,谷歌終止了華為手機的GMS認證與授權,這對華為的海外手機業務造成了巨大沖擊,外界一度認為華為今年的手機銷量將會大打折扣。
不過,日前著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指出,華為新手機有望于本(7)月重新取得谷歌的GMS認證與授權。取得后,郭明錤認為華為今年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2.6億部。而根據近日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說法,預計今年華為智能手機總出貨會達到2.7億部。
所以,富士康能夠獲得華為的加單,一方面是因為上文提到的偉創力被踢而帶來的轉單效應,另一方面是由于華為手機業務近日迎來了轉機,銷量開始大增。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于7家華為美國供應商高管探討后,同意向華為銷售產品的許可批準做出“及時”的授權。
-
網易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7瀏覽量
14548 -
暴風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29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小米集團股價創新高,市值破萬億
英偉達市值逼近蘋果,股價創歷史新高
臺積電市值近萬億美元大關,年內股價猛漲近九成
英偉達股價飆升,市值逼近蘋果
極氪上市創下新能源汽車上市最快紀錄,市值超498.73億人民幣
燦芯半導體科創板上市!開盤漲超176%,成功募資5.96億元
![燦芯半導體科創板上市!<b class='flag-5'>開盤</b>漲超176%,成功募資5.96<b class='flag-5'>億</b>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F9/wKgZomYXtaOARJXfAA2aThK4CGY411.png)
電機制造商星德勝滬主板成功上市!開盤漲超82%,總市值逾69億元
![電機制造商星德勝滬主板成功上市!<b class='flag-5'>開盤</b>漲超82%,總<b class='flag-5'>市值</b>逾69<b class='flag-5'>億</b>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13/wKgaomX6tbKAFLu3AAHhbrD9X6U202.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