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歐洲大事不斷:歐盟換屆,英國選出新首相……其實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事,被輿論忽略了。
歐盟“伽利略”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癱瘓了,除測試中的兩顆衛星外,其余22顆衛星全部無法使用,導致使用“伽利略”系統的電子裝置無法接收時間和定位信號。癱了5天后,才恢復服務。
這件事對歐盟的沖擊非同小可。更讓歐洲人心里發毛的是,造成這次癱瘓的關鍵元件,是美國人送過來的,這難道沒有蹊蹺嗎?我們則該暗自慶幸,幸好當年歐盟把中國踢出了伽利略計劃,才成就了中國今天的北斗。
伽利略背后的故事,很精彩!
壹
曾幾何時,歐盟深為伽利略導航系統自豪!
伽利略計劃耗時20年、耗資130億歐元,計劃于2020年全部投入使用。與美國的GPS系統相比,伽利略系統更先進,也更可靠。
美國GPS向別國提供的衛星信號,只能發現地面大約10米長的物體,而伽利略的衛星則能發現1米長的目標。
一位軍事專家形象地比喻說,GPS系統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則可找到家門。
曾幾何時,歐盟指望再創空客輝煌。
歐盟在2002年正式批準啟動自己的伽利略項目。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曾說,沒有伽利略系統,歐洲“將不可避免地成為(美國的)附庸,首先是科學和技術,其次是工業和經濟”。
伽利略計劃對歐盟具有關鍵意義,它不僅能使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還將為歐盟的工業和商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更重要的是,歐盟將從此擁有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有助于打破美國GPS導航系統的壟斷地位,從而在全球高科技競爭浪潮中獲取有利位置,并為將來建設歐洲獨立防務創造條件。
曾幾何時,歐盟曾自詡規范性力量或民事力量。
伽利略系統是歐盟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中國北斗相競爭的導航系統,其他三家系統都由軍方控制,而伽利略的設計思路是全民用。
伽利略系統的癱瘓,也是歐盟設計理念的癱瘓。
歐洲學者坦言:“歐盟對自身作為規范性力量的定位在實踐中經常表現為歐盟視自己為善意的力量,而將其他行為體視為次等生,因而從言語上看不起它們?!?/p>
歐洲經驗局限正在于超越國家與介于國家間的定位,以為自身超越威斯特伐利亞便可俯視其他國家,其實,自己也同時在追逐主權國家利益。其所推崇的有效多邊主義、全球治理理念,無不服務于歐洲公司的商業利益和后殖民紅利。
世界越來越走向正常,正在還原歐洲作為地區性概念的本來面目。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疾呼,歐盟不要再幼稚了!
貳
曾幾何時,歐盟曾看不起中國。
在北斗建立之初,中國的衛星導航技術明顯落后于歐美。歐洲為了不過度依賴美國的GPS,便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共同開發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中國為表示誠意,先匯了2.7億美元,作為參加歐洲主導伽利略導航系統的資金。但當時歐盟麾下各國明爭暗斗,項目不斷推遲。
而中國雖然是投資方,卻慘遭排擠,歐盟很多核心技術的研究都把中國排除在外。2007年,歐洲正式將中國踢出了伽利略項目。
由于實質參與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受挫,中國決定“單干”。
“北斗”二號橫空出世,不僅使歐洲“伽利略”系統準備與美國GPS一爭高下的愿望大打折扣,也沖淡了“伽利略”未來的市場前景。
“北斗”二號在技術上比“伽利略”更先進,定位精度甚至達到0.5米級,令歐洲人深受震撼。
另一方面,之前“伽利略”計劃的推出,刺激了美國和俄羅斯加快技術更新,新一代GPS和新一代“格洛納斯”的定位精度等技術指標均很快反超“伽利略”,“伽利略”逐漸喪失了技術相對領先的優勢。
曾幾何時,歐盟既不想又不得不搭美國便車。
此次“伽利略”系統全面停擺的原因正是位于意大利富齊諾控制中心的精密授時裝置發生故障,該裝置的核心是一個氫原子鐘和多個銫鐘,能夠生成高精度、高穩定度的時間數據,對星上時鐘進行校準。
該裝置出問題后,所有“伽利略”系統衛星無法實現“對表”,加上衛星之間沒有通信鏈路,無法自我修正,因此只能集體“停擺”了。
可見,原子鐘不準的破壞性遠遠大于軟件崩潰。
2016年12月 “伽利略”系統剛宣布初期服務上線一個月后,系統組網衛星上的原子鐘就曾出現大規模故障。
令人匪夷所思的,就是此關鍵設備卻是美國免費提供給歐盟的。
如今,歐盟嘗到“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的苦果了,正如依賴美國谷歌,歐盟大數據安全無從談起,只能征收數字稅或開反壟斷罰單解解氣。
叁
伽利略系統計劃在2019年具備完全操作能力(FOC)。全部30顆衛星(調整為24顆工作衛星,6顆備份衛星)計劃于2020年發射完畢。
在此關鍵時刻發生的嚴重事故毫無疑問將重挫市場對于這套新興導航系統的信心,加深對其系統可靠性的擔憂,影響其未來的推廣和應用前景。為何在此節骨眼兒癱瘓呢?
按照“誰先使用誰先得”的國際法原則,按照國際電信聯盟通用的程序,美俄中歐正在展開衛星頻率的競爭,歐盟來請求共享頻段。歐盟連預定的三顆實驗衛星都沒有射齊,注定敗下陣來,失去對頻率的所有權。
歐洲專家認為仍處“初始服務”階段的伽利略系統出故障在情理之中,不用大驚小怪,也無需過度解讀。
中國專家也指出,伽利略系統故障影響不大,正體現了全球多個衛星導航系統并行發展、用戶終端多系統兼容的重要性。
在各大衛星導航系統的未來發展中,應更加重視此類平臺建設,提高衛星信息的透明度。同時,應繼續保持兼容發展和國際合作,為全球用戶提供多重保障。
然而,跳出現象看本質,就沒有那么簡單。
德國總理默克爾近年多次表態,呼吁將歐洲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伽利略系統的癱瘓,無疑是重大教訓,折射的是這樣一個基本事實:
沒有自己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體系,外交安全戰略上就不可能獨立;
沒有軍事研發所折射的政府力量、舉國體制和產業政策,很難在關鍵核心技術和系統上實現彎道超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指望搭便車或與他國合作,可能關鍵時掉鏈子,難以擺脫根本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土耳其最近退出與美國聯合研制F35項目,是又一證明。
反觀華為,正是認識到這些基本道理,才能有今天的全球5G領先地位。
中美貿易談判中,美國堅持要我改的,很可能是我競爭力的源泉。
美國試圖通過談判對華采取抵消戰略,我們可談出美國真正要我放棄的底線,認清美國霸權本質,秉承***“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堅持”思想,巧妙加以周旋,實施巧纏斗。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歐盟“讓·莫內講席”教授,聯合國“未來地球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
-
衛星導航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8瀏覽量
27088 -
GPS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瀏覽量
8186
原文標題:歐盟,謝謝你當年把中國踢出去
文章出處:【微信號:UCAS2004,微信公眾號:國科環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