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IC設計業產值預估為達人民幣2006億元,年增率為22%,預估2018年產值有望突破人民幣2400億元,維持約20%的年增速。
觀察2017年中國IC設計產業發展,集邦咨詢半導體分析師張琛琛指出,廠商技術發展僅限于低端產品的狀況已逐步改善,海思的高端手機應用處理芯片已率先采用10nm先進制程,海思、中興微的NB-IoT、寒武紀、地平線的AI布局也已在國際嶄露頭角,展銳、大唐、海思的5G部署也順利進行中。從營收表現上來看,不少廠商營收成長皆超過兩位數。
根據集邦咨詢預估的2017年IC設計產業產值與廠商營收排名,今年前十大IC設計廠商排名相較于2016年的狀況略有調整,大唐半導體設計將無緣前十,兆易創新和韋爾半導體憑借優異的營收表現進入營收排行前十名。
從個別IC設計公司2017年營收表現來看,海思受惠于母公司華為手機出貨的強勢增長,以及麒麟芯片搭載率的提升,2017年營收維持25%以上的年增率。
排名第二的展銳受制于中低端手機市場的激烈競爭,今年業績出現回調狀況。
以通訊IC設計為基礎的中興微電子,受到產品覆蓋領域廣泛的帶動,今年表現不俗,預估營收成長逾30%。
此外,華大半導體在集團資源支持下,業務涉及智能卡及安全芯片、模擬電路、新型顯示等多領域,2017年營收也將首次突破人民幣50億元大關。
匯頂科技則在智能手機指紋識別芯片搭載率的持續提升,以及本身產品性能的優異表現帶動下,在指紋市場業績直逼市場龍頭FPC,預估今年營收成長也將超過25%。
首次進入營收排行前十名的兆易創新憑借其在NOR Flash和32bit MCU上的出色市場表現,2017年營收成長率有望突破40%,超越人民幣20億元大關。
此外,華大半導體在集團資源支持下,業務涉及智能卡及安全芯片、模擬電路、新型顯示等多領域,2017年營收也將首次突破人民幣50億元大關;匯頂科技則在智能手機指紋識別芯片搭載率的持續提升,以及本身產品性能的優異表現帶動下,在指紋市場業績直逼市場龍頭FPC,預估今年營收成長也將超過25%。首次進入營收排行前十名的兆易創新憑借其在NOR Flash和32bit MCU上的出色市場表現,2017年營收成長率有望突破40%,超越人民幣20億元大關。
展望2018年,中國IC設計產業在提升自給率、政策支持、規格升級與創新應用三大要素的驅動下,將保持高速成長態勢,其中,中低端產品在中國本土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國產化的趨勢將越加明顯。另一方面,國家及地方政府將持續擴大資金與政策支持力道,第二期大基金正在募集中,且會加大對IC設計產業的投資占比,同時選擇一些創新的應用終端企業進行投資。此外,科技的發展也引領終端產品規格升級,物聯網、AI、汽車電子等創新應用對IC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也將為2018年IC設計產業帶來成長新動力。
大基金第一期主要投資IC制造,第二期IC設計投資比重增加
從大基金的發展來看,集邦咨詢指出,統計至2017年9月,大基金首期募資1387.2億元人民幣,共投資55個項目,承諾出資1003億元人民幣,實際出資653億元人民幣,其中IC制造因資金規模較大,占整體投資比重65%為最大。
目前大基金第二期已在募資中,預計規模將達1500-2000億元人民幣,投資項目也將有所調整,集邦咨詢預估,大基金在IC設計投資比重將增加至20%-25%,投資對象也將擴大到具發展潛力的新創企業。另一方面,觀察政府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策略,由中央帶動地方發展的趨勢已非常明確。至2017年6月,配合國家大基金而成立的地方半導體產業投資基金已達5145億元人民幣,其中規模最大者高達500億元人民幣。
各地方政府也因應中央的策略,陸續發布半導體產業專項政策,其范圍遍及資金、研發、投資、創新、人才等,意味著地方政府不僅有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決心,也為產業帶來實際的支持。此外,在多個地方政府積極投入半導體產業的帶動下,其他城市也將崛起,集邦咨詢指出,這也將導致未來幾年中國半導體產業格局的改變,預期合肥、廈門、晉江等將可望成為中國新一代半導體產業重鎮。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9瀏覽量
222645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8文章
1302瀏覽量
1042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