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檬骨新材料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關于Intel與AMD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

lC49_半導體 ? 來源:djl ? 作者:Paige Tanner ? 2019-09-04 14:46 ? 次閱讀

近來,一則關于IntelAMD合作的新聞傳遍了整個朋友圈,行內人士對于這對相愛相殺的對手的“握手”有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和解讀,下面我們就從不同層面去分析一下這對糾纏幾十年的X86處理器對手牽手背后的可能原因:

英特爾和 AMD 的合作哪里值得關注?

投資銀行公司 Jeffries 曾經認為英特爾是第四次技術轉型的最大輸家,現在英特爾似乎要扭轉形勢追上來了。英特爾的股價在這一年中差不多一直保持穩定,說明其股價正和 IBM 和德州儀器一樣越來越穩定。

但是過去幾天,在英特爾公布了其 2017 年第 3 季度的收入和展望之后,該公司的股價突破了這一趨勢,出現了強勁的增長。

關于Intel與AMD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

英特爾與 AMD 和英偉達以及整個半導體行業的股價變動比較,2017 年 11 月 17 日

英特爾用于實現增長復蘇的一個策略是冒險進入獨立 GPU(圖形處理器)領域。英特爾在 2017 年 11 月 6 日宣布和競爭對手 AMD 建立了合作關系,將一起開發用于超薄筆記本電腦的獨立 GPU。

2016 年 3 月,只是因為一個英特爾和 AMD 之間可能會有的 GPU 授權交易的謠言,AMD 的股價就曾在一天之內暴漲了 50%。投機者長時間以來一直都在鼓吹這兩家公司的合作,現在看來終于要實現了,而這一切都要從一樁挖人說起。

2017 年 11 月 7 日,英特爾宣布 AMD 的 Radeon Technology Group 負責人 Raja Koduri 將會領導其新成立的高性能圖形處理部門,該部門的工作方向是視覺和邊緣計算解決方案。

這不是英特爾第一次從競爭對手那里挖人了。2015 年 11 月,英特爾任命了高通的 Murthy Renduchintala 來領導其客戶端和物聯網計劃。

英特爾向獨立 GPU 市場的進軍會給英偉達帶來威脅,畢竟英偉達占有該市場 70% 的份額。在英特爾宣布消息后的兩天之內,英偉達的股價就下跌了 3%。

AMD 由于缺乏財力而無力與英偉達競爭,英特爾則是由于缺乏 GPU 技術而無法與英偉達抗衡。AMD 與英特爾的合作很可能能夠填補彼此的空白,從而讓英特爾有能力在數據中心自動駕駛等領域挑戰英偉達。

在這個系列文章中,我們將了解英特爾的新獨立 GPU 及其對英偉達和 AMD 的影響。

關于AMD與英特爾的合作,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英特爾和 AMD 長時間以來一直都是競爭對手,互相爭奪個人計算機(PC)和服務器處理器市場。實際上,英特爾和 AMD 是這兩個市場僅有的兩個玩家。英特爾最近宣布了自己的第 8 代酷睿(Core)處理器系列,與 AMD 的 Ryzen 處理器進行競爭。

過去,這兩家公司在制定行業標準和各種科技機構的活動中一直都有合作。但這次合作是自 1980 年以來兩家公司第一次建立戰略業務合作關系來開發產品。

英特爾和 AMD 的移動平臺

英特爾接觸 AMD 是為了開發用于輕薄筆記本電腦的一體化移動 PC 平臺。但英特爾的集成 GPU(圖形處理器)不能提供游戲所需的圖形處理性能,所以 PC OEM(原始設備制造商)會單獨購買 AMD 或英偉達的獨立 GPU 來在筆記本電腦上實現更高的圖形處理性能。

英特爾希望將這種獨立 GPU 集成到它的主板上,從而讓 PC OEM 能在不損失性能和功率效率的前提下開發出更薄更輕的筆記本電腦。PC OEM 也可以使用由獨立 GPU 集成化所帶來的額外空間來增加更多功能、更大的電池或散熱技術。

將獨立 GPU 集成到主板上會讓主板更貴更重。主板也會有更高的功率,進而需要更多散熱能力。因此,英特爾要與 AMD 合作開發用于輕薄筆記本電腦、二合一設備和小型臺式機的單個優化的套件。

那么AMD 和英特爾的合作會帶來什么樣的產品呢?

據報道,英特爾和 AMD 的優化套件將會包含英特爾的第 8 代酷睿 H 處理器、AMD 的獨立 Radeon GPU 和一個專用的 HBM2(高帶寬內存)顯存。這三個組件通過英特爾的 EMIB(嵌入式多裸片互連橋接)連接在一起。

據發表在 PC Perspective 上的一份泄漏出的路線圖的信息,英特爾計劃推出三款功耗分別為 46W、66W和 96W 的 Hades Canyon SKU(stock keeping units)。這些新的芯片模塊有望在 2018 年第 1 季度提供給 PC OEM。

使用這些芯片制造的筆記本電腦會很輕薄而且性能強大,足以運行計算密集的游戲。這些英特爾芯片的目標客戶僅僅是高需求的游戲玩家,所以不太可能與 AMD 在 2017 年 10 月推出的 Ryzen Mobile 芯片發生競爭。

現在我們來看看英特爾的新芯片的技術規格。

深入英特爾和AMD針對游戲的移動PC平臺

再之前,英特爾已經與 AMD 聯合開發了一款集成了獨立 GPU 的移動 PC 平臺。AMD 已經為英特爾的 MCM(多芯片模塊)開發了一款半定制 GPU,而這個 MCM 將會成為英特爾的第 8 代酷睿產品線的一部分。

游戲筆記本電腦系統的平均高度是 26mm,而通用型輕薄筆記本電腦的高度只有 16mm 乃至 11mm。游戲筆記本電腦很笨重,因為它們有英特爾酷睿 H 系列處理器和獨立 GPU。

關于Intel與AMD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

帶有 AMD GPU 的英特爾移動 PC 平臺的照片

而我們來看一下英特爾新芯片的規格。英特爾希望通過將其第 8 代四核 Kaby Lake-H 處理器、AMD 的半定制 Radeon GPU 和 HBM2(高帶寬內存)都放到單一一個模塊上,從而讓游戲筆記本電腦的尺寸更小。這會是最早使用 HBM2 的移動 PC 平臺。

HBM2 通常用于數據中心處理器。當 HBM 一層層堆疊起來時,可以比傳統的 GDDR5(graphics double-data rate)內存消耗更少的功率和占用更少的空間。

盡管 CPU 和內存的細節已經公布,但顯卡方面仍然還有一些地方不清楚。英特爾的新聞稿沒有給出任何有關這種新模塊將使用哪種 GPU 的細節。PC Gamer 報道說英特爾的這款芯片將會集成 AMD 的 Vega GPU 架構,而 Digital Trends 則報道說這款芯片將集成 AMD 的 Polaris GPU 架構。

據推測,英特爾的模塊將采用 AMD 的 Polaris 20 顯卡,Radeon RX 580 GPU 上也用的這款顯卡。但是,Digital Trends 報道說泄露出的評測數據表明在英特爾的模塊上的 Radeon GPU 具有 24 個計算單元,相比而言,Radeon RX 570 上有 32 個計算單元,RX 560 上有大約 16 個計算單元。

根據這些評測結果,我們可以猜測在英特爾的模塊中的 AMD GPU 的性能介于 RX 570 和 RX 560 之間,也就相當于在英偉達的 GeForce GTX 1050 Ti 和 GTX 1060 之間。這個移動平臺將會是英特爾最早使用其 EMIB(嵌入式多裸片互連橋接)技術的移動平臺。

為什么英特爾那么重視EMIB 技術?

通過將 AMD 的半定制獨立 GPU 集成到其處理器內部,英特爾正在開發一款 MCM(多芯片模塊)。

關于Intel與AMD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

英特爾的用于異構計算的 EMIB 技術

英特爾的新移動 PC MCM 的核心是其 EMIB 技術與一種新的功率共享框架的組合。英特爾的 MCM 會將其酷睿 H 處理器、AMD 的 GPU 和 HBM2 安裝到一個小型的封閉的電路板上并且通過 EMIB 將這三個芯片連接起來。EMIB 是在這三個組件之間傳輸數據的專用高速通道。

因為 EMIB 支持安裝在單個芯片上的不同架構之間的高速通信,所以可以實現異構的架構。這使得可在不增加系統厚度的情況下提供很高的性能。AMD 的 GPU 將會是第一款使用 EMIB 技術的產品。

英特爾在這個移動平臺中使用的另一種關鍵技術是其新的功率共享框架(Power-Sharing Framework),該框架有助于管理三個組件之間的功率和溫度,因此可以帶來更高的性能。英特爾也會提供軟件驅動和接口,從而讓 OEM 可以調整 CPU 和 GPU 之間的功率共享比例,讓它們可以針對游戲等特定負載和應用來開發系統。

在 EMIB 讓英特爾用更小的尺寸提供更高的性能的同時,其功率共享框架將很可能能夠確保其芯片不會消耗太多功率。

盡管 AMD 的獨立 GPU 不能與英偉達的 GPU 抗衡,但英特爾的 CPU 和 AMD 的 GPU 的結合會讓游戲玩家不再購買單獨的英偉達 GPU。

游戲筆記本電腦只是英特爾在獨立顯卡上的冒險的開始。英特爾已經任命了 AMD 的 Radeon Technology Group 負責人 Raja Koduri 來領導其新成立的 Core and Visual Computing Group,專攻高端 GPU 市場。

Intel從AMD 挖來的重要人物 Raja Koduri

英特爾與 AMD 建立合作關系的同時還創立了一個新的部門 Core and Visual Computing Group,該部門關注的重點是高端顯卡。讓人驚訝的是,英特爾任命了 AMD 的 Radeon Technology Group 首席架構師 Raja Koduri 擔任這個新部門的首席架構師和高級副總裁以及邊緣計算計劃的總經理。

Radeon Technology Group 是 AMD 的圖形處理部門,負責研發與英偉達競爭的 GPU。

關于Intel與AMD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

英偉達和 AMD 的獨立臺式機 GPU 市場份額

這個任命消息公布后的兩天時間里,AMD 和英偉達的股價分別下跌了 7.7% 和 3.2%。這兩家 GPU 制造商的股價反應比英特爾-AMD 的合作消息公布時的股價反應更激烈,因為英特爾和 AMD 的合作沒有影響到這兩家公司的競爭,也不會給英偉達的業務造成實質威脅。

但任命 Raja Koduri 表明英特爾正在進軍獨立 GPU 領域,并且很有可能將會開發與 AMD 和英偉達相競爭的產品。此外,英特爾還表示它會將獨立 GPU 的應用擴展到 PC 游戲之外,進入人工智能AI)和汽車領域。

英特爾的首席工程官 Murthy Renduchintala 表示 Raja Koduri 能幫助英特爾推進其計算和圖形處理戰略并助力其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的增長。

英特爾為何選擇 Raja Koduri?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Raja Koduri 在圖形處理技術方面有 20 年以上的經驗,在 AMD 所使用的獨立顯卡上有 12 年的經驗。他在 2015 年為 AMD 創立了 Radeon Technology Group。這個部門開發出了可與英偉達的 Maxwell 和 Pascal GPU 媲美的 Polaris 和 Vega GPU,并提振了 AMD 在獨立 GPU 市場的份額。Koduri 幫助 AMD 將 Radeon 卡的應用從 PC 延展到了 all-in-one 芯片、工作站、服務器和游戲機。

在加入 AMD 之前,Raja Koduri 曾在 ATI Technologies 工作,他在那里領導著一個開發獨立圖形芯片的團隊。AMD 在 2006 年收購了 ATI Technologies,從而進入了 GPU 領域。Koduri 離開了 AMD 四年時間(2009 年到 2013 年 3 月),加入了蘋果公司的圖形架構部門,他在那里開發用于 iPhone 的視網膜屏幕顯示器以及用于 Mac 的基于圖形的平臺。

Raja Koduri 很可能將在 2017 年 12 月加入英特爾。他在 AMD 和蘋果從頭開始發展圖形處理部門的經驗將很有可能幫助英特爾成長為獨立 GPU 市場的第三大玩家。

作為對 Raja Koduri 離開的回應,AMD 表示它有一個很強大的圖形處理團隊和先進的圖形 IP。這家公司警告說如有必要會捍衛自己的 IP,暗示該公司有可能會通過法律訴訟來保護自己的 IP。

接下來我們看看英特爾會如何受益于獨立 GPU。

英特爾能通過高端顯卡讓 PC 收入增長復蘇嗎?

通過招募 Raja Koduri 以及與主要競爭對手 AMD 合作,英特爾希望重回高端的獨立 GPU 市場。在 2006 年的時候,英特爾嘗試過開發自己的獨立 GPU 架構(代號 Larrabee),但失敗了。

但英特爾并沒有完全退出圖形處理領域。它也提供 PC 處理器內部的集成顯卡,并且目前占據了總體 GPU 市場大約 70% 的份額。話雖如此,英特爾顯卡只能順利地運行一些休閑游戲,在圖形計算密集的 PC 游戲上的表現則非常差。

關于Intel與AMD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

PC 出貨量以及英特爾、AMD、英偉達在 PC 業務上收入的季度變化情況

因此,游戲愛好者更喜歡配置有來自英偉達或 AMD 的獨立顯卡的計算機。在獨立顯卡市場,英偉達占據了大約 70% 的市場份額,因為該公司的 GPU 很受游戲愛好者歡迎。

與此同時,全球 PC 出貨量從 2016 年第 3 季度的約 6900 萬臺下降到了 2017 年第 3 季度的 6700 萬臺。在 PC 市場下滑的背景下,通過細分產品和更重視高端 PC,英特爾成功在 PC 方面實現了收入增長。

英特爾的 Client Computing Group 在 2017 年第 3 季度的收入環比增長了 8.5%,達到了 89 億美元,而英偉達的游戲業務收入環比增長了 32%,達到了約 16 億美元,而 AMD 的計算和圖形收入則環比增長了 24.3%,達到了 8.19 億美元。

英特爾參與 PC 市場的方式是銷售高性能 CPU,英偉達是通過銷售高性能 GPU,AMD 則是通過銷售中端和高端的 CPU 和 GPU。這三家公司在 PC 業務上的收入增長不一樣,原因是 PC 市場中的游戲和筆記本市場在增長,而整體 PC 市場則在下滑。

游戲市場的增長率可以在英偉達的游戲業務收入情況上看到:從 2015 年第 3 季度到 2017 年第 3 季度增長超過了一倍多,從 7.6 億美元增長至約 16 億美元,并且還仍然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強勁增長。盡管英偉達的 15 億美元游戲市場收入僅相當于英特爾 80 億美元整體 PC 市場收入的大約 20%,但這個收入差距正在縮小。

英偉達的游戲收入增長強勁讓英特爾看到了高端顯卡市場的增長機會,因此決定再次進入這一市場。

英特爾在高端顯卡領域看到了哪些機遇?從新聞上看,英特爾在其移動PC平臺上推出了AMD的半定制獨立GPU。在Raja Koduri的幫助下,英特爾也在尋求開發自己的獨立GPU。如果英特爾成功開發出獨立GPU,那么它很有可能在所有PC平臺上增加其價格含量。

隨著英特爾在PC處理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在微處理器中添加獨立GPU很可能會幫助英特爾成為獨立GPU市場的頂級玩家。這種集成GPU解決方案將不再需要獨立GPU來運行AAA游戲,從而影響英偉達的游戲收入。

關于Intel與AMD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

這種獨立GPU產品不僅可以打開PC游戲的大門,而且還能打開諸如AI等鄰近的視覺計算市場,為英特爾帶來優勢。

為什么Intel會對高端顯示感興趣?我們從過去的一些故事說起。

2006年,英特爾嘗試建立自己的獨立GPU架構,代號Larrabee,但失敗了。英特爾利用從Larrabee的積累的經驗來開發Xeon Phi HPC(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

英特爾重新進入高端顯卡市場表明:英特爾已經意識到,視覺計算的出現正在擴展GPU的應用,使之超越PC和游戲,進入AI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在數據中心市場,英偉達已經開始威脅英特爾,在這個市場它擁有約90%的份額。

英特爾通過出售高性能服務器CPU進入數據中心市場。但是,英偉達的Tesla GPU越來越多地被云計算公司所采用,以執行深度學習應用。但是由于GPU可以實現多個CPU的性能,因此GPU正在減少對于英特爾CPU的需求。

英特爾和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收入已經體現了這一趨勢,2017年第三季度,英特爾的數據中心收入增長了12%,達到49億美元,而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收入增長了20%,達到5.01億美元。盡管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業務只占英特爾數據中心業務的10%,但英偉達的業務增長迅速。

英特爾提供了五個不同的AI平臺:

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Xeon Phi處理器

Myriad X視覺處理器

Nervana 神經網絡處理器

傳統酷睿處理器

但這些平臺都沒有像英偉達的獨立GPU那樣成功。鑒于AI領域的強勁增長潛力,英特爾再次對獨立GPU產生了興趣。如果英特爾成功開發用于數據中心的GPU,則可能會增加其在AI領域的市場份額。

自動駕駛汽車和邊緣計算的案例是相似的。英偉達在這些市場上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但由于這些技術仍處于發展階段,英特爾有足夠的時間趕上英偉達,并在這種趨勢沖擊市場時投入競爭產品。

AMD與英特爾在GPU領域的合作會為自身帶來哪些利好?

英特爾宣布其高端顯卡開發計劃,對此,AMD投資者的反應喜憂參半。當雙方宣布合作的時候,AMD的投資者變得樂觀起來,但當英特爾宣布任命AMD的GPU主管Raja Koduri時,他們很快就變得悲觀起來。

關于Intel與AMD之間的合作和共同發展

AMD在對這一任命消息作出回應時表示,AMD擁有強大的GPU團隊,將繼續推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此外,公司還擁有業界領先的顯卡IP,并會在需要時大力保護它。

然而,AMD的聲明并沒有讓投資者感到安心,因為在宣布這一消息后的兩天里,AMD股價下跌了7.7%。Raja Koduri進軍英特爾的舉動,對AMD來說是一個打擊,因為其Vega GPU并沒有像Pascal GPU那樣成功。Vega GPU能耗很高,性能類似于英偉達一年前的GTX 1080 GPU。

攜手Intel,對AMD來說是一個極大利好。

英特爾在PC處理器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占有75%的份額。英特爾的處理器中使用AMD的GPU很可能會幫助AMD擴大其GPU客戶基礎,從而超越PC OEM,進入芯片組業務。這可能會增加AMD在GPU的市場份額。

另外,自助者天助之,AMD在Ryzen微架構基礎上推出了第一款移動PC芯片Ryzen 7 2700U和Ryzen 5 2500U,它結合了Ryzen CPU和Vega GPU。AMD聲稱,Ryzen Mobile芯片比其前代APU快3倍,性能提升128%,同時功耗降低58%。

這些APU適用于厚度14毫米,功耗15瓦的超薄筆記本電腦。Ryzen Mobile不太可能出現在所有游戲筆記本電腦上,也不會出現在蘋果的MacBook上。Ryzen Mobile最初將在宏碁、惠普和聯想等幾款筆記本電腦上推出。

AMD Ryzen 7 2700U擁有4個核心和10個圖形計算單元,Ryzen 5 2500U擁有4個核心和8個圖形計算單元。這些芯片支持4K流媒體和Freesync顯示器。

AMD已經明確表示,英特爾搭載集成獨立GPU的移動PC平臺不會與它的Ryzen Mobile APU競爭,因為英特爾的芯片主要瞄準游戲市場,而AMD的芯片將瞄準通用市場。

這是否意味著AMD正在放棄在游戲筆記本電腦領域的未來增長機會?我們將在接下來的部分中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

英特爾進軍獨立GPU市場會如何影響AMD?

AMD在2017年10月底推出了第一款Ryzen Mobile APU,這就發生在宣布與Intel 進行GPU合作的幾天前。在發布會上,AMD強調了一個事實,Ryzen Mobile利用公司獨有的能力在一個芯片上實現了高性能CPU和高性能GPU。

AMD表示,Ryzen Mobile將Ryzen 2700 CPU和Vega GPU二者結合,可以實現比英特爾酷睿處理器更高的性能。AMD宣稱其Ryzen 7 2700U APU在3D渲染和編輯方面比英特爾第八代i7-8550U高出45%,第七代i7-7500U高出120%。

AMD還強調,Ryzen 7 2700U的游戲性能與英特爾的i7-7500U和英偉達的GeForce 950M類似。Ryzen 7 2700U比擁有集成顯卡的英特爾i7-8550U快兩倍。

然而,所有這些測試數字都不可全信,因為測試是由AMD進行的,并不是由第三方審核人員進行的。

上述所有測試數據顯示,英特爾的集成顯卡技術遠遠落后于AMD和英偉達。許多分析人士和第三方評論顯示,AMD的Ryzen CPU并不像英特爾的第八代CPU那樣強大。同樣,AMD的Vega GPU也不如英偉達的Volta GPU強大。

盡管AMD的CPU和GPU技術比英特爾和英偉達性能最好的CPU和GPU要慢,但是AMD有能力將CPU和GPU整合到一個產品中。其高性能CPU和GPU的結合可能會消解單一芯片之間的性能差異,并幫助AMD提供性能更好的芯片。

與AMD的合作可能會解決英特爾在糟糕的顯卡方面的弱點,并消除AMD提供性能優于英特爾CPU的APU的獨特能力。雖然AMD表示,英特爾的移動PC平臺不會與Ryzen Mobile競爭,但這可能會降低AMD在PC領域快速增長的競爭力。

此外,AMD已經把Raja Koduri輸給了英特爾,Koduri在推動AMD的GPU路線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AMD在GPU領域的努力可能會放緩,從而降低其與正在開發更先進GPU的英偉達的競爭力。

英偉達是否擔心英特爾在GPU領域的努力?

英偉達已經利用其GPU架構來開發迎合快速發展的游戲、數據中心、專業可視化和汽車市場的平臺。

在英特爾發布GPU公告幾天后,英偉達公布了其2018年第三季度的財政收益,首席執行官Jensen Huang談到了投資者對英特爾日益激烈的競爭的擔憂。為了回應英特爾與AMD的合作關系,Huang對英特爾的新移動PC平臺提出質疑,稱其為更薄的游戲筆記本電腦提供了集成的AMD GPU,并指出英偉達已經擁有了一個高效的GPU解決方案,可以用來制作更薄更強大的游戲筆記本電腦。

Huang指的是英偉達的Max Q技術,這使得它的GTX 1080 GPU讓筆記本電腦只有18毫米厚,而普通的游戲筆記本電腦的厚度為26毫米。Max Q技術還將GTX 1080 GPU的功耗從150 W降低到90~110 W.

對于Raja Koduri的任命,Jensen Huang表示,即使是在Raja Koduri的努力下,英特爾可能也需要至少三年時間才能向市場推出新的GPU設計。Huang的這一保證讓英偉達的股價僅在一天之內上漲了5.3%。

在AI領域干掉英偉達,是Intel聯手AMD的一個重要原因。

現在英偉達已經在AI領域領先。其Tesla GPU已經被許多超級計算機和云公司廣泛采用,用于深度學習應用。

AMD試圖利用其Radeon GPU架構來實現AI應用,但是并沒有看到太大的成功。與此同時,英特爾也試圖用替代方案FPGA、Xeon Phi,以及Nervana和Movidus的技術,但到目前為止尚未取得多大的成功。

現在,英特爾正嘗試著手進軍獨立GPU,以趕上英偉達,但即使Raja Koduri設計出與英偉達競爭的GPU,也不會在短期內影響英偉達。

深入解讀英特爾保持技術領先的策略

在本系列中,我們討論了英特爾維持其領先地位的一些關鍵決策,因為行業正在向AI和物聯網領域轉變。英特爾正在通過對其業務模式進行重大改變,力圖改變未來。

在2017年初,Jeffries指出,英特爾在AI領域將會失敗,而英偉達則是最大的受益者。從那之后到現在,英特爾已經完成了對Mobileye的收購,以圖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取得領先。英特爾還宣布與Alphabet旗下的Waymo合作開發其自動駕駛項目。與此同時,英特爾首次推出了兩款基于3D XPoint的內存產品,并增加了3D NAND芯片的生產。

英特爾還進行了一些AI的收購,并基于2016年收購的Nervana和Movidus的技術推出了AI芯片?,F在,它已經與勁敵AMD合作,并挖走了Raja Koduri,主攻視覺計算和邊緣計算方面。

AMD的GPU是英特爾首次嘗試其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連橋)技術,旨在支持異構組件的集成。英特爾與AMD之間的這種合作關系可能會打開未來與其他組件戰略合作關系的大門。英特爾和AMD一直有可能將他們的合作伙伴關系擴展到游戲之外,進入設計師和專業人士的工作站。這樣一來,英特爾就可以在PC領域保持市場份額,而不會占用大量的資源。

與此同時,其他一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交易和決策也在英特爾之外進行。博通決定以超過100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高通,完成高科技領域最大的收購。在被高通拒絕之后,博通正在考慮進行敵意收購。

英特爾獨家PC合作伙伴微軟首次與高通合作推出搭載驍龍處理器的Windows 10 Cellular PC。

這些技術動作表明,半導體行業正在經歷一次重大轉變。傳統的商業模式沒有空間,半導體公司正從元器件供應商轉變為針對客戶需求的全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

    文章

    19409

    瀏覽量

    231201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

    文章

    27719

    瀏覽量

    222691
  • 神經網絡
    +關注

    關注

    42

    文章

    4781

    瀏覽量

    101178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蘇州國芯與北京孔皆智能達成戰略合作

    。 根據協議內容,蘇州國芯與北京孔皆智能將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在AI技術和MCU芯片領域的優勢資源,
    的頭像 發表于 12-24 11:08 ?428次閱讀

    中電海康集團與中國電信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電??导瘓F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海康威視將發揮技術優勢,在信息通信、視聯網、智慧家庭及園區、產業數字化等領域與中國電信開展業務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促進共同發展。
    的頭像 發表于 12-19 09:55 ?463次閱讀

    國芯科技與孔皆智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芯科技”)與北京孔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孔皆智能”)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本著“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長期、穩定
    的頭像 發表于 12-12 13:39 ?272次閱讀

    亞馬遜追加40億美元投資,深化與Anthropic戰略合作

    近日,亞馬遜宣布與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進一步深化戰略合作,以推動雙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共同發展。 作為合作的重要一環,Anthropic選擇了亞馬遜云科技作為其模型訓練的首要合作
    的頭像 發表于 11-26 11:13 ?439次閱讀

    全球計算聯盟與共熵服務中心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全球計算聯盟(簡稱“GCC”)秘書處與深圳市共熵產業與標準創新服務中心(簡稱“共熵服務中心”)在深圳舉行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協議簽署儀式。雙方將本著共享、共建、共同發展的原則,以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產業與標準組織為目標,充分發揮各自的優
    的頭像 發表于 09-14 15:07 ?1313次閱讀

    AMD與中科創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新一代艙泊一體數字座艙平臺

    近日,一場科技界與汽車產業的跨界盛宴在北京盛大舉行,AMD與中科創達正式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攜手開啟智能座艙領域的新篇章。此次合作,標志著雙方將共同探索并打造新一代艙泊一體數字座艙平臺,
    的頭像 發表于 08-08 09:55 ?572次閱讀

    AMD 與中科創達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汽車智能座艙

    ? 2024 年 8 月?6?日,中國北京?—?AMD (超威,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MD)與中科創達(股票代碼:SZ300496)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今日在北京圓滿舉行,正式宣布雙方公司達成戰略
    的頭像 發表于 08-07 10:03 ?425次閱讀
    <b class='flag-5'>AMD</b> 與中科創達達成戰略<b class='flag-5'>合作</b>,<b class='flag-5'>共同</b>打造汽車智能座艙

    國產FPGA的發展前景是什么?

    門陣列)等,提升產品的綜合競爭力。 四、產業鏈協同發展 上下游合作:國產FPGA廠商加強與EDA軟件、IP核、封裝測試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打造完整的FPGA生態系統。 供應鏈
    發表于 07-29 17:04

    響應一帶一路政策,中圖儀器服務非洲工業發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經濟的互聯互通和共同發展已成為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中國企業憑借卓越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正積極助力非洲工業化進程,以期與之共同譜寫經濟合作的新篇章。工業要
    的頭像 發表于 07-13 08:08 ?409次閱讀
    響應一帶一路政策,中圖儀器服務非洲工業<b class='flag-5'>發展</b>

    國芯科技與菱電電控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汽車動力系統控制器核心競爭力

    ,聯袂打造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動力系統控制器產品解決方案。此次攜手,是雙方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風險共擔、共同發展”的共同原則下,在汽車動力系統控制器領域,就 產品技術方案、芯片開發 方面展開的深入合作,將
    的頭像 發表于 07-08 09:09 ?1595次閱讀

    神州數碼與EMQ達成戰略合作,共促AI技術行業應用

    近日,國內云及數字化領域的佼佼者——神州數碼集團,與EMQ映云科技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這次合作標志著雙方在數字化服務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共同發展,共同探索AI技術在各行業應用的廣闊前景
    的頭像 發表于 06-18 10:39 ?527次閱讀

    Molex榮獲UAES聯合電子“供應商最佳商務合作獎”

    近日,莫仕榮獲UAES聯合電子“供應商最佳商務合作獎”。這個獎項是對莫仕在工作過程中,成熟的質量表現和快速響應能力的體現,也是與UAES緊密合作、共同發展的認可和肯定,是莫仕持續努力的見證。
    的頭像 發表于 04-25 15:51 ?606次閱讀
    Molex榮獲UAES聯合電子“供應商最佳商務<b class='flag-5'>合作</b>獎”

    方天圣華與奇跡芝門共同舉行“北京地鐵@微探app項目簽約儀式”

    4月9日,方天圣華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奇跡芝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行“北京地鐵@微探app項目簽約儀式”,本次合作將助力微探項目品牌化、科技化,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的頭像 發表于 04-10 11:14 ?1023次閱讀

    中軟國際教育與達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助力教育數智化轉型

    為進一步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合作,支持教育數智化轉型,驅動新質生產力數字人才培養,服務并促進教育、科技、人才共同發展
    的頭像 發表于 04-09 09:47 ?580次閱讀

    360集團和哪吒汽車合作共同發布NETA GPT大模型

    360集團和哪吒汽車合作共同發布NETA GPT大模型 3月1日,360集團與哪吒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發布大模型產品NETA GPT,預計發布時間在4月份。屆時將會把
    的頭像 發表于 03-02 15:51 ?992次閱讀
    大发888网址官方| 娱乐场游戏| 网上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大发888娱乐场 34| 百家乐可以算牌么| 网上百家乐官网大赢家筹码| 晓游棋牌游戏大厅下载| 百家乐顶路| 利来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迪威百家乐官网现场| 全讯网备用| 百家乐小型抽水泵| 百家乐官网赌场技巧大全| 子长县| 大发888官方游戏平台| 百家乐庄闲必胜规| 24楼风水化解| 百家乐官网解析| 棋牌百家乐官网怎么玩| 今晚六合彩开什么| 巴比伦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推荐怎么看| 24山的丑方位| 逍遥坊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516棋牌游戏| 太阳城俱乐部| 百家乐园试玩| 盈得利百家乐娱乐城| 网上的百家乐是假的吗| 澳门百家乐威尼斯| 百家乐平台出租家乐平台出租| 大发888娱乐游戏充值| 太阳百家乐网| 顶尖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桌现货| 百家乐可以出千吗| 百家乐平六亿财富网| 百家乐投注双赢技巧| 百家乐视频金币| 百家乐概率下注法| 百家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