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器人慢慢滲透人類生活,人們常陷入對機器人的復雜情感中——喜愛、同情、恐懼、冷漠等等。近日一項研究通過測量生理喚醒與腦成像,發現人對機器人的情緒反應非常類似于人類之間的情緒反應。
對于“你對機器人有什么樣的感情”這類問題,人們通常會覺得別扭、難以回答。為此,德國埃森杜伊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 Essen)的研究者采用了更加客觀的手段來測量情緒,即生理喚醒(包括心率、皮膚電阻、肌電等)和腦成像。這項研究共由兩個實驗組成。在第一個實驗中,40名參與者觀看了恐龍造型的小型機器人視頻。視頻里的機器人或受到友好對待、或遭受暴力攻擊。視頻結束時,研究者測量了參與者的生理喚醒水平,發現他們對于受到暴力對待的視頻喚醒度更高,情緒反應更強烈。參與者的口頭報告也與此一致。
第二個實驗中,14名參與者觀看以人類、機器人與靜物為主角的三類視頻,并接受核磁共振掃描。視頻中,三者同樣受到友好與暴力兩種對待。結果顯示,人與機器人受到友好對待的視頻能夠引發大腦邊緣系統相似的情緒反應。邊緣系統包括海馬、杏仁核、伏隔核等結構,與情緒密切相關。但在暴力情況下,人對人類的同情反應要比對機器人更強烈。
研究者們更多指出,目前人類-機器人互動的相關研究都致力于在機器人系統中加入情緒模型,而忽視了一些服務性能等貼近生活方方面面的可靠性和自然程度。
優必選作為國內首家將智能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的高科技企業,長遠目標是設計能與人類用戶建立起長期關系的服務型機器人。擁有目前國內領先的科研實力,其歷時五年,耗資半億研發的阿爾法一代智能人形機器人自正式上市以來反響甚佳,將這一理念不斷延展,在過去五年研發基礎上新一代極致之作ALPHA 二代,預計下半年將推出市場,這款仿“人腦”智能服務人形機器人配備有尖端運動、視覺和聲音能力,建立起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互動式趣味情感交流模式。這類機器人將智力、情緒、同理心等融合于一身,更符合“服務陪伴”的特性:高清800萬像素攝像頭,可實現機器視覺、遠程監控,它們可以協助老年人、殘疾人解決日常生活問題,也可以陪伴復健中的病人完成枯燥而重復的恢復運動。不僅如此,可根據當下需求,通過阿爾法特有3D可視化動作編程軟件,動作編程圖形化的界面進行創造性地編程設計。它會唱歌會跳舞。當你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家庭安全時,可自動巡視房間每個角落的狀況,并生產高清晰圖片,第一時間傳送給到你。未來的機器人朝著“更像人”的方向發展,對社會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6瀏覽量
208427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4406瀏覽量
1207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