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其實一直保持著不可阻擋的前進之勢,全球物聯網消費支出不斷增長并呈加速之勢。
物聯網領域新趨勢
硅谷投資公司FirstMark發布了2018年物聯網產業分布圖。2018年產業分布內容中出現了一些新的子類別,這也反映了物聯網領域的新趨勢。包括:語音平臺、海洋車輛、垂直農業和邊緣計算。
上圖共971家公司,相比2016年的721家上漲了 34.7%。另外,相比2016年公司名單,今年產業分布圖移除了96家公司,又新增了346家公司。其中,有少數幾家大型企業同時覆蓋幾個不同的類別。
從這張圖中,我們除了看到谷歌、蘋果、亞馬遜、微軟等國際巨頭企業,同樣看到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富士康等國內廠商。物聯網正在經歷青春期發展階段,很多東西在不同的領域建立起來,可能并非所有的東西看上去都很漂亮或者都表現的很好,但是很多這都是基礎性的成長過程。
下文我們將重點介紹上圖中的一些關鍵部分。
1基礎設施層
2.軟件:云平臺、移動操作系統;
3.通信:網絡協議、M2M(人機、機器之間的通信協議)、電信服務商、WiFi;
4.第三方合作伙伴:工業設計與顧問、標準化聯盟、零售商、代工廠、創業孵化器、眾籌及投資機構。
云端巨頭都瞄準了物聯網
微軟增加了許多重要的功能(為那些不想自己管理云端的物聯網客戶提供了一個用于完全托管的 SaaS 產品 IoT Centra;用于邊緣計算的 Azure IoT Edge;時間序列數據庫Time Series Insights)
亞馬遜也不甘落后(讓簡單設備可以觸發 Lambda 的 AWS IoT One-Click;保護物聯網設備的 AWS IoT Device Defender;規模化遠程管理物聯網設備的 IoT Device Manager)。
也許最能說明問題的或許是,Google 也加入了這一陣營,推出了能夠大規模連接和管理遠程物聯網設備的 IoT Cloud Core,并與包括 BigQuery、Dataflow 和 Pub / Sub 在內的 Google Cloud 產品進行了整合。
與此同時,通用電氣不再執著于構建自己的“Predix Cloud”,轉而專注于在 AWS 上構建應用程序。
強大的云基礎設施的出現是物聯網領域的一個重大進展,因為這樣能夠大大降低設計和安全部署物聯網設備的總體復雜性,這在之前一直是阻礙物聯網領域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
云計算可能無法適用于所有的物聯網客戶,尤其是對數據高度保護的工業領域客戶來說更是這樣。值得慶幸的是,邊緣計算的出現將有助于這些客戶在本地處理他們的數據。
邊緣計算的興起
邊緣計算在此之前已經是一個熱門話題,但在 2017 年,我們看到了邊緣計算真正的飛躍。
不僅是初創企業(包括霧計算平臺開發商 Foghorn 和 Mythic 等)在邊緣計算和分析方面進行了一些有趣的探索,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科技巨頭也開始紛紛進軍邊緣計算領域。
自 2016 年以來,AWS 推出 Greengrass、微軟推出 Azure IoT Edge、戴爾宣布在邊緣計算領域投資 1 億美元、獲得包括戴爾在內的 50 多家貢獻者支持的開源項目 Edge X Founder 也在 2017 年春季推出。
2平臺層(橫向)
1.軟件
2.信息安全
3.網絡連接
4.分析工具
5.開發者工具
6.金融支付
7.人機交互: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其他智能型人機交互設備;
8.3D:3D掃描及打印、3D內容設計及發布平臺
物聯網連接:關鍵性基礎設施方面的進展
在當前的物聯網創新浪潮中,如何更好地將物體連接到互聯網(以一種可靠、可擴展、省電以及低成本的方式)仍然是一個發展勢頭迅猛并且非常有競爭力的主題。
絕大多數設備很可能繼續通過短距離連接技術(如 Wi-Fi、藍牙、Zigbee 和 Z 波)來進行連接。值得注意的是,雖然 Wi-Fi 在室內用例(例如家庭自動化)方面具有很多優點,但要想用于更廣泛的物聯網領域,則在功耗和成本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缺陷。IEEE 802.11ah 和 802.11ax 新標準可能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但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
與此同時,廣域連接(長距離連接)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
Sigfox(由一家法國初創公司建立的專用蜂窩網絡,投資額約為 3.1 億美元)和 LoRA(最初也是一家法國企業研發的技術,后于 2012 年被Semtech 收購)都是不錯的案例。這些都屬于低功耗廣域網(LPWAN)無線技術,專門用于在很長的范圍內以低比特率連接低帶寬、電池供電的設備。
2017 年大型運營商紛紛加入這一行動,推出的產品可分為兩種類型:窄帶物聯網(NB-IoT)是由大型電信運營商支持的一個許可標準(與未經許可的 SIgfox 和 LoRA 相對),在 2017 年取得了不小的飛躍,德國電信在荷蘭推出了首個 NB-IoT 官方服務。2018 年 1 月,T-Mobile 也宣布將在美國推出首個 NB-IoT 計劃。除此之外,據稱 Dish Networks 或與亞馬遜合作,部署 NB-IoT 網絡。
另外,Verizon 和 AT&T 都于去年在美國推出了自己的 IoT 網絡,加入無線技術的競爭之中。NB-IoT 和 CatM1 技術都各有其優缺點,但要用于大量物聯網設備,成本仍是他們所共同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T-Mobile 最新推出的 NB-IoT 產品每個設備每年的連接費用是 6 美元,相當于“Verizon Cat-M 計劃費用的十分之一”。
最后,不得不說 5G 的希望也很大,它的數據傳輸速度更快,更適合像自主駕駛汽車這樣競爭激烈的物聯網用例。但這要等到實現廣泛的部署之后才可以,在美國,可能還需要十年的時間。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22 -
IOT
+關注
關注
187文章
4230瀏覽量
197606
原文標題:物聯網產業鏈全景分析,看看你瞄準了哪一塊?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world,微信公眾號:嵌入式資訊精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