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零售、自動駕駛、智慧銀行、遠程醫療……如今,在新一輪人工智能浪潮的催動下,我們已經生活在曾經憧憬的未來。對志在建設全球卓越城市的上海而言,在應用場景、數據資源上具有明顯優勢,人工智能更成為代表全國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的重要領域。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滬成功舉辦以來的一年間,上海在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征途上加速奔跑,通過一系列組合拳,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已形成了較成熟的產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在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等領域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人工智能產業正呈現出鮮明的“頭雁引領”效應,創新生態和創新氛圍漸趨完善。即將于8月29—31日在上海舉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無疑將是上海服務國家戰略、打造人工智能發展高地的又一次重要亮相,借助大會舞臺,上海也將再次向世界宣示打造人工智能發展高地的決心。
國際巨頭本土翹楚齊頭并進
2018年7月,上海市領導在市委中心組學習會上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作為戰略性技術、顛覆性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世界,對國家和城市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上海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良好基礎,要主動求變應變,堅定信心決心,緊緊抓住人工智能這一戰略突破口。”僅僅兩個月后,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滬舉辦,世界頂尖的“AI大腦”在黃浦江畔激蕩出“未來之聲”。2019年以來,上海更是深入落實******關于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要求,加快向人工智能高地進軍。
尤其是在“優先發展戰略”推動下,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迎來“黃金時間”。
如今,國際巨頭與本土翹楚正形成齊頭并進之勢。微軟、亞馬遜等國際科技巨頭,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帶來國際視野和開放協同交流的機會;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國內龍頭企業,科大訊飛、商湯、寒武紀、云從等行業領先者,利用自身的技術積累賦能百業。
值得關注的是,依圖、深蘭、氪信等一批上海本土人工智能新銳的崛起,正在為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活力、做大基數。這些企業依托上海扎實的產業鏈基礎和創業氛圍,實現快速增長,在各自領域嶄露頭角。深蘭科技董事長陳海波表示,上海一定要培育出人工智能企業集團,才能真正成為行業認可的科技之都、行業高地。如今,深蘭的“一帶一路”形象產品——自動駕駛熊貓公交已經馳騁在天津、重慶、廣州、濟南、常州等十幾個城市的公路上,成為當地奔跑的“網紅”。深蘭熊貓環衛車首批200輛交付山東和江蘇,熊貓自動駕駛洗掃打蠟一體機也正在向十余個城市交付超過1000臺,是目前國內最大訂單。在區域分布上,人工智能集聚效應也日益凸顯。目前,全市已形成以浦東張江、徐匯濱江重點區域為引領,楊浦、長寧、閔行、靜安等各區域聯動的發展格局。日前,閔行馬橋等創新試驗區正式啟動,AITower、AISPACE等人工智能創新機構和加速器也紛紛設立。可以說,在與各區特色產業集聚聯動中,上海人工智能產業輻射和協同創新效應作用凸顯,人工智能產業新生態正加速形成。
隨著高端智庫型人才集聚,AI創新策源地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相關報告顯示,全國已有1/3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尤其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識別、腦智工程等領域牢牢掌握著行業話語權。伴隨著人才的集聚,技術創新加快布局。一年來,微軟—儀電創新平臺、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交大、復旦、同濟相關研究機構相繼成立;亞馬遜、阿里巴巴、百度、科大訊飛AI創新中心落戶上海;騰訊、上汽、寶鋼AI實驗室成立運作;國家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掛牌成立。這些高端平臺匯聚的“聰明大腦”,正為上海人工智能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創新驅動因子。
為全球開放AI應用試驗場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能高地,不僅僅是科研和實驗室的聚集地,一定要有商用落地能力。人工智能最終須服務民生和經濟轉型,直白點說,就是在上海到處可以看到別的地方看不到的人工智能產品和應用。
當前,上海正以開放的姿態和極大的誠意,為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提供應用場景。這正是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給予上海的啟迪。大會結束后,在全國率先發布“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實施計劃”,聚焦教育、醫療、制造業、城市管理等重點領域,開放應用場景、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吸引更多新技術在上海率先應用,打造世界級標桿應用。
據統計,首批場景共吸引全球170多個解決方案。其中既有微軟、IBM、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華為等國際頂尖企業,也有商湯、依圖、訊飛、深蘭、小i、流利說等國內優秀企業,還有一批初創團隊,共85家企業入圍,非滬企業占22%。首批入選的12家試點場景,以一年為周期開展建設,當前在張江人工智能島、長陽創谷、建行上海分行等場景已有數量較為可觀的人工智能應用。
在張江人工智能島這塊堪稱中國最“聰明”的地標上,無人機在島上空實時監控,捕捉畫面上傳云端;無人清掃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定時巡邏;只要點開園區服務APP,無人駕駛短駁車召之即來;環島的“智慧河”里,無人監測船和智能水下巡航機器人,可對水質即時檢測和反饋……目前,張江人工智能島已聚合了30多種應用場景。
就在上月,上海第二批28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需求發布,誠邀全球人工智能優質場景解決方案。開放應用場景,對于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發和迭代提供了落地可能性。一些全新場景的探索,更是在為AI未來發展提供“N+1”種可能性。到2020年,上海要形成60個AI深度應用場景、6個創新應用示范區,全力打造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未來,上海將圍繞“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交通、醫療、安防等領域的全面應用,形成國際化的人工智能大都市。
而隨著智庫的持續壯大、企業的不斷集聚、場景的深度開發,上海人工智能創新氛圍正愈加濃厚。
機制資金平臺凝聚強大合力
如果說2018年是上海人工智能全面啟動的一年,2019年就是上海人工智能加速發展的一年。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說,按照******考察上海重要講話要求,上海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強前瞻布局,加快創新突破,聚焦痛點、難點、堵點,打出制度供給組合拳,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升級和應用賦能,更好服務國家人工智能發展大局。
強化頂層設計,破除發展痛點。上海市主要領導親自聯系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形成市區兩級合力推進工作機制,并陸續出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22條”實施辦法、智能網聯汽車路測等行業政策,以及公共數據和“一網通辦”管理辦法等政策。在一系列政策催化下,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界勁頭十足,上海云從董事長周曦深有感觸,“正是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讓上海形成了人工智能頭部企業集聚,產學研合作緊密,智慧應用廣泛、高端人才集聚的良好格局,云從科技從中獲益匪淺。”云從科技已經成為我國銀行業人臉識別第一大供應商,安防領域已在31個省級行政區上線實戰,協助全國公安抓獲超過3萬名犯罪嫌疑人。
提供資金保障,解決發展難點。作為頭腦型的輕資產公司,及時的資金支持是人工智能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上海市經信委專門設立人工智能專項資金,2018年83個項目獲得支持,8個項目入選工信部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名單,37個項目上報工信部揭榜行動,2019年度人工智能專項項目支持力度將繼續加碼。基金方面,G60科創走廊AI產業基金、楊浦人工智能創業投資母基金等基金相繼發起設立。值得關注的是,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也已形成組建方案,正加快設立進程,有望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正式亮相。一個聚焦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基金群雛形已現。
建立平臺組織,解決發展堵點。打造人工智能的專家、企業家“朋友圈”,正為產業發展凝聚起強大合力。一年來,以上海市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上海市人工智能產業安全專家咨詢委員會為代表的專家協同平臺,以上海人工智能學會、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為代表的學術協同平臺,以及以上海人工智能發展聯盟、青年AI科學家聯盟為代表的產業協同平臺,正在持續完善,不斷促進上海人工智能技術、產業、應用的有機協同,為人工智能發展營造良好的綜合生態環境,不斷推動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建設。
從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至今,短短一年時間,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的成色越來越足,正日益成為上海新高度的代言。再過十多天,以“智聯世界無限可能”為主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再次綻放浦江兩岸。肥沃的人工智能土壤,加之上海的積極作為,一塊全國乃至全球的人工智能高地正在上海快速崛起。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6瀏覽量
240297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1瀏覽量
1670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