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運營商面臨傳統業務增長乏力的困境,但5G投資巨大,讓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走到了一起,共建共享來減少資本開支。
“中國聯通這次一定會參加某一家或者是多家合作的局面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上周回應有關5G網絡共建共享話題時說,中國聯通目前正考慮兩種方案,并傾向于與中國電信合建一張5G網絡的方案。
到了本周,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捅破了兩家合作的“窗戶紙”,直言“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管理層在5G網絡共建共享方面形成高度共識,目前正積極推進落實”。
運營商經營壓力加大
5G網絡共建共享離不開通信行業整體負增長的背景。
在5G網絡推進和建設過程中,電信運營商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其資本開支也直接影響著整個行業的發展,而在通信行業負增長的背景下,三大運營商壓力更大。
柯瑞文說,通過共建共享,運營商可以大幅節省資本開支和運營開支,還能最大限度地盤活雙方的存量資產。有消息稱,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上周的財報會上表示,與中國電信共建共享可在5G建設周期的5年時間里為雙方各自節省2000億元的資本開支。對此,柯瑞文并未直接回應。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電信業務收入完成6721億元,同比下降0.03%。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這是多年來,工信部首次公布電信業務收入負增長。具體來看,6月當月電信業務收入實際為1131億元,該月電信業務收入同比降幅超過1.1%。
截至目前,三大運營商均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中國移動營運收入實現人民幣3894.27億元,同比下降0.6%;股東應占利潤560.63億元,同比下降14.6%。中國電信實現經營收入人民幣1904.88億元,同比下滑1.3%;凈利潤139.09億元,同比增長2.5%。中國聯通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449.5 億元,同比下降 2.8%;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0.2 億元,同比增長 16.8%。
中國聯通稱,受提速降費、市場飽和、激烈市場競爭以及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影響,上半年,公司實現移動主營業務收入人民幣787億元,同比下降6.6%。
與此同時,運營商正加快部署5G網絡。5G已經成為拉動投資,引領科技創新,實現產業升級,發展新經濟的基礎性平臺。
工信部、國資委去年聯合發文稱,要加快推進5G技術產業發展。在今年6月的5G發牌儀式上,工信部部長苗圩要求基礎電信企業加快5G商用步伐,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
王曉初在財報會議上稱:“政府鼓勵運營商在資源上共建共享,因為5G投資非常大。中國聯通這次一定會參加某一家或者是多家合作的局面 。”
5G將改變社會已成為行業共識,但在網絡實施、投資效益和商業模式等方面都面臨挑戰。
在今年年初,三大運營商都表示謹慎進行5G投資,中國聯通預計2019年的資本開支為580億元人民幣,其中60到80億元用于5G投資。中國聯通稱今年安排90億進行規模試驗,下一步會根據試驗情況、牌照發放情況和產業鏈成熟程度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擴大或推進商用。”
中國移動在8月披露,今年全年資本開支不超過1660億,與去年1671億相比有所下滑,其中在5G方面的投資預計為240億元。
資源高度互補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合作具有高度互補性。
“中國電信跟聯通、移動、鐵塔都有很多共建共享的合作。目前重點考慮與聯通的共建共享,特別是無線側、頻率和傳輸側,尤其是接入的傳輸方面和聯通有很多資源高度互補。”柯瑞文這樣回應與中國聯通5G網絡的共建共享問題。
柯瑞文指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管理層在5G網絡共建共享方面形成高度共識,目前正積極推進落實,雙方已經建立了聯合的團隊,就共建共享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并達成了廣泛一致。“比如,大家覺得投資最大的,也就是占投資80%以上的無線側和傳輸側要共建共享。同時,在核心網和業務平臺方面又保持相對獨立性,以便為各自的客戶提供差異化服務。”
從所分配的5G頻率資源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高度互補。去年12月,三大運營商獲得全國范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移動則獲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的5G試驗頻率資源。
如果將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兩家各100M頻段合起來,便是200M的連續頻譜帶寬。同時,柯瑞文指出,“兩家在2.1G加在一塊也有50M,在4G的頻段方面,1.8跟2.1也相鄰,有很多資源方面的互補性,兩個結合起來會產生很好的效果。”頻譜越寬則速率越高、容量越大,可承載的用戶也會更多。
王曉初表示,中國聯通5G共建共享分為兩種方案,一種方式是和中國電信合作建網,他表示,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合作的最大優點是兩家5G頻率非常接近,可以提高頻譜效率,帶寬速度更快,網絡質量更有效。“在這種方式下,我們總體的想法就是共建共享,雙方共同建設,誰建誰維護,維護成本大大節約;各自經營,保持各自的品牌和客戶去經營;結算簡單。”
與此同時,中國聯通也在和中國移動進行談判,以漫游的方式合作,“可以在中心城市先建,建的地區就不再需要漫游了,大部分的地區可以給中國移動漫游,這樣我的用戶可以全網享受5G業務體驗,同時提高了中國移動的網的效率,也是雙贏。”不過,從當天財報會的態度看,中國聯通更傾向于和電信共建共享。
除了頻譜互補,柯瑞文指出,在傳輸和站點等方面,聯通在北方區域有豐富的資源,而電信在南方資源相對更多。
中國移動的主要營收來自移動網絡業務,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的個人移動市場收入為2516.62億元,占通信服務收入的71.6%。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移動業務收入分別占主營業務的59.2%和48.3%。
從4G基站數看,截至2018年底,三大運營商合計4G基站數為478萬站,中國移動一家就占241萬站。中國電信和聯通在移動網絡業務的互補性更高。
除此之外,柯瑞文還提到,通過共建共享,雙方的存量資產能夠最大限度地盤活。
共建共享仍存挑戰
雖然雙方資源高度互補,共建共享也達成共識,但5G是一種新技術,雙方在大范圍、深層次推進共建共享時,將遇到一系列問題,尤其是5G技術標準還有待確定。
柯瑞文稱,如何把握獨立組網的時間節點,如何在非獨立組網的時候錨定各自4G網絡,又要實現共建共享的技術方案和現場測試等都還在探討中。
“獨立組網是5G的發展方向。從長遠來看,共建共享應該是共建一個獨立組網的5G網絡,目前獨立組網的技術標準和產業還在過程當中。 什么時候R16版本出來,什么時候基于R16的產品和設備能夠出來?這可不是兩家(決定的),我們兩家要積極去推進,但是也不完全是兩家。”
柯瑞文指出,目前業界談的更多的是在非獨立組網的模式下實現共建共享,非獨立組網的特點是在各自4G網絡基礎上升級,“4G網絡都是分別建設、分別運營的,所以在這樣一個4G網絡基礎上,要能夠實現5G的共建共享,要為客戶提供商業化的服務要花點時間。”
即使存在很多挑戰,柯瑞文在財報會上多次強調,雙方在共建共享的大方向上保持高度一致,“而且雙方都認為對雙方有利、對行業有利、對用戶有利的事情,大家都不算小賬,都算大賬,把握這么一個行業的機會,抓住5G的機會。”據他透露,現在雙方方案已經認證,正在進行現場試驗階段。
至于今年計劃建設的4萬個基站,柯瑞文指出,這些基站主要基于非獨立組網的方式,部署在重點城市,和聯通有一定程度的重疊,“因為雙方談共建共享時,也不能把所有的東西全部停下來等共建共享。如果雙方達成一致的意見,當然肯定會達成一致,我們會對這些基站做一些局部的調整,只是站址的調整,硬件都是通用的,成本不會特別高。”
至于什么時候雙方能簽約,柯瑞文稱,在技術各方面比較成熟,對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的方向把握比較準確的時候會加快去推進。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61瀏覽量
62886 -
中國聯通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648瀏覽量
62053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