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70年,我的國、我的家”2019年成都市中小學開學第一課的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分會場上,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青年教師周濤,以“科創成都,智驅未開”為題,從2006年世界杯上的小紙條聊到大數據,再到人工智能帶來的改變,帶領現場600余小學生探尋關于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問題。
↑來自電子科技大學的青年教師周濤
大數據有多神奇?
世界杯的一張小紙條里有大秘密
2日上午,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的大禮堂內座無虛席,600余位身著校服的孩子坐得筆直,翹首等待新學期的第一堂課,一堂關于探索人工智能的開學第一課。
等待之余,孩子們已經按捺不住,興奮地談論著各自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可能未來的房子都是膠囊狀,我們可能會住在火星上,去其他星球旅行都走時空隧道……太酷了!”,還有學生表示,“說不定未來人類都像超級英雄那樣,不會變老,還有超能力。”……就在孩子們聊得起勁時,開學第一課的鈴聲響起,孩子們的科學偶像周老師、電子科技大學青年教師周濤走進了教室。
為了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實例和經典案例告訴孩子們大數據的作用。周濤先在大屏幕上放了一張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圖。那是2006年德國世界杯中,德國與阿根廷點球大戰的瞬間。
周濤介紹說,那場比賽時,德國隊守門員教練科普克在點球大戰前給了球隊門將萊曼一張小紙條,正是這張來自格魯內瓦爾德皇宮酒店的便筏,幫助德國隊戰勝了阿根廷人。
“這張小紙條上的內容,就是大數據最直觀的運用。其秘密就在于通過大數據分析,提前給了門將一個精準的預判,助力德國隊戰勝阿根廷隊。”
除了精彩一課
周老師還帶來了科技“禮包”
“如果覺得世界杯遙遠,那就聊聊人工智能是如何改變我們生活的?”周濤話鋒一轉,通過孩子們熟悉的課堂生活,從古代的上課方式,對比到當前課堂的多樣化。
緊接著,他又聊到了孩子們最關心的一個話題,如何用 “翻轉課堂”做個性化教學,從而提高學生成績。有孩子忍不住舉手:“我想用這個‘翻轉課堂’學習,因為我想變學霸。”
隨后,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機械手臂。周濤有趣的談論著機械手臂如何通過人工智能制作披薩的過程。臺下孩子們張大嘴發出“哇哦”聲,表示驚訝和好奇。
同時,周濤還帶來了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實踐應用,周濤表示,比如通過使用計算機、便攜式傳感和智能手機應用等技術手段,來追蹤和記錄運動、睡眠、飲食、心情等個體行為的情況,通過各種數據指標來研究、分析自身情況,讓人類更好地“量化”自己的健康狀況。
除了課堂上的精彩案例,在今年開學第一課上,還精心為師生們帶來了“大禮包”——周濤整理推薦的10本適合孩子們看的精選科技圖書。
周濤告訴記者,未來青少年不可缺少的兩種能力,分別是創新力和領導力,“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和成都的孩子們分享科技的奧妙,期待孩子們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更期待他們埋下科技的種子,并為之努力和奮斗。”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5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3瀏覽量
240289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