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檬骨新材料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實現3nm技術節點需要突破哪些半導體關鍵技術

半導體動態 ? 來源:wv ? 作者:半導體百科 ? 2019-09-15 17:23 ? 次閱讀

將互連擴展到3nm技術節點及以下需要多項創新。IMEC認為雙大馬士革中的單次顯影EUV,Supervia結構,半大馬士革工藝以及后段(BEOL)中的附加功能是未來的方向。IMEC納米互連項目總監Zsolt Tokei闡述了這些創新 ,這些創新已在ITF USA和最新的IITC會議上公布。

當今的互連技術

金屬互連 ,芯片后段(BEOL)中的微小布線,用于分配時鐘和其他信號,為各種電子系統組件提供電源和接地,并連接芯片前段(FEOL)的晶體管。互連線由不同的金屬層組成:本地(local Mx),中間層(intermediate),半全局(semi-global)和全局(global)線。總層數可以多達15個,而Mx層的典型數量范圍在3到6之間。這些層中的每一個都包含(單向)金屬線(或軌道)和介電材料。它們通過填充金屬的通孔結構垂直互連。由于在在90年代中期引入雙大馬士革銅制程和低k電介質(例如SiO2,SiCO(H)和氣隙,因此銅在邏輯和存儲器芯片應用中一直是金屬線和通孔的主力金屬。

傳統的CMOS技術節點縮放,導致互連金屬線節距減小。雖然FinFET晶體管的尺寸縮放預計會減慢,但后段金屬節距仍然會保持以0.7倍左右的速度縮放,以跟上所需的面積縮放。目前正在生產的最先進的互連技術(即10nm和7nm技術節點)其local M1層,金屬節距縮小至36nm,以適應前段的縮放。同時,為了保持后段的性能,業界已經開始采用鈷(Co)和氣隙(Air gap)來制作金屬互連。

在中間互連層中集成薄膜晶體管(TFT)被認為是為BEOL增加額外功能的另一個機會。在該中間互連層中,通孔密度相對較低,這為諸如TFT等小晶體管提供了空間。這里,它們可用于各種應用,例如電源管理。BEOL中首批采用TFT的技術主要限于物聯網應用。

邁向3nm互連

低于5nm技術節點的器件尺寸縮小正變得越來越具有挑戰性。這主要是由于前段的電性和工藝漂移限制,以及后段線路中顯著的RC延遲和線路擁塞。RC延遲是由金屬線的橫截面積減小引起的,其導致互連系統的RC變高。這最終導致信號延遲和功耗的大幅增加。這些問題在幾個節點之前就開始了,每一代技術都在變得越來越糟。

為了繼續超越5nm技術節點的互連擴展,IMEC正在探索各種新的工藝創新,微縮助推器和材料。特別是,用于未來互連的工藝“工具箱”包括在雙大馬士革工藝中引入單次極紫外(EUV)光刻,與氣隙結合的半大馬士革工藝,以及諸如Supervia結構的微縮助推器以實現更好的可布線性。所有這些創新都需要新的導體材料,與傳統的Cu或Co相比具有更好的品質因數。“工具箱”與BEOL中的TFT集成相結合,可實現各種附加功能。在接下來的部分中,將更詳細地討論這些新穎的互連結構。

實現3nm技術節點需要突破哪些半導體關鍵技術

用于將互連擴展到3nm及以下的“工具箱”

雙大馬士革工藝

在轉向新的集成工藝之前,半導體行業將盡可能長時間地擴展當前的雙大馬士革工藝。將雙大馬士革工藝延伸到較小金屬節距的關鍵是引入單次EUV光刻以圖案化最密集的線(M1和M2)和通孔(V1),這降低了工藝復雜性。對于當前浸沒式光刻的多重顯影,單次顯影EUV將實現成本效益且具有更短的工藝流程。這種方法的真正效益將在制作低至少30nm節距的金屬線時體現出來。

在IITC2019展會上,IMEC展示了3nm 節點的雙大馬士革工藝TQV結果。M1層用單次顯影EUV工藝制作。為了實現M2 的21nm節距,IMEC提出了一種混合光刻方案,使用193i SAQP來制作線和溝槽,以及單次顯影EUV用于制作隔斷和通孔。此次TQV實現了無阻擋層的釕(Ru)金屬連線方案和介電常數k = 3.0的絕緣介質層。與前幾代產品相比,RC獲得了30%的改善,而且擁有相同的可靠性。

21nm間距雙大馬士革試驗車的RC特性

目前,IMEC團隊正在探索實現16nm金屬節距的可行性。這就需要多重顯影方案,由于工藝漂移和機械穩定性問題,16nm金屬節距依然挑戰重重。

半大馬士革工藝

將基于大馬士革工藝擴展到16nm金屬節距的另一種有趣方法是引入半大馬士革工藝。它可以與傳統的雙大馬士革工藝結合使用。雙大馬士革和半大馬士革之間的本質區別在于省略了金屬的化學機械拋光(CMP)步驟。

半大馬士革開始于通孔開口的光刻并蝕刻介電膜。然后用金屬(例如Ru)填充通孔并過填充(意味著繼續沉積金屬),直到在電介質上形成金屬層。然后掩蔽并蝕刻金屬以形成金屬線。

與傳統大馬士革工藝相比,半大馬士革的真正優勢在于能夠降低工藝漂移并在金屬線之間形成氣隙(傳統電介質的替代品)。當采用釕(Ru)作為導體時,在電介質和導體之間不需要擴散阻擋層。在傳統雙大馬士革工藝中,在較高縱橫比下的電容增加被視為改善互連RC的主要障礙。需要更高的深寬比來降低電阻和工藝漂移,但是它們的積極效果被不希望的電容增加所消除。使用無阻擋層的釕(Ru)金屬線搭配氣隙的半大馬士革工藝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早些時候,IMEC團隊展示了其工藝可行性。最近它與EUV單次顯影相結合,產生均勻的30nm金屬節距線,如下圖(右)。

半大馬士革工藝:示意圖和SEM切片

Supervia實現更好的可布線性

互連領域的下一個游戲規則改變者是Supervia結構,高深寬比的通孔,以最簡單的形式連接Mx層和Mx + 2層。Supervia屬于縮放助推器系列,用于減少軌道數量,因此可以降低標準邏輯單元的單元高度。

在其最簡單的形式中,Supervia通過以自對準方式繞過中間Mx + 1層,提供從Mx到Mx + 2金屬層的直接連接,Supervia和常規通孔可以在同一設計中共存。

(左)通孔電阻與面積關系(右)Supervia結構 第一個用例是SRAM結構和掩埋電源軌結構,即埋在芯片前段的電源軌,以幫助釋放互連的布線資源。例如,在2019年IITC,IMEC展示了具有高良率和低電阻率的Ru回蝕刻工藝(埋入式電源軌集成的關鍵工藝)。

為了將Supervia結構擴展到3nm節點之外,IMEC定義了一個Supervia工藝路線圖,其中包含第二代(從Mx到Mx + 3和Mx + 4)和第三代(從Mx到Mx+ 5)。這個最終的第三代,也被稱為‘Ubervia’,是非常復雜和仍遠未實現的。但它可以從Mx直接“跳”到更寬的金屬線,從而進一步降低RC。

關鍵促成因素:替代導體

多年來,IMEC一直致力于尋找新金屬,以取代傳統的Cu,鎢(W)和鈷(Co)在各種互連中的應用。這些替代導體將是實現上述創新的關鍵,包括“下一代”雙大馬士革和半大馬士革工藝,以及Supervia結構。

尋求替代金屬的第一步:定義品質因數(FOM),以給候選材料進行排名。該FOM定義為體電阻率與金屬中載流子平均自由程的乘積。現在科學界廣泛認為Cu,W和Co是材料排名的基準點。具有最低FOM的金屬是銠(Rh),然后是鉑(Pt),銥(Ir),鎳(Ni),Ru,鉬(Mo)和鉻(Cr)。然而,排名不包括成本,退火敏感度或與電介質的粘附性等指標。例如,Ir和Rh對電介質的粘附性非常差,特別是Rh非常昂貴,甚至比金(Au)貴。在實驗方面,IMEC證明了Mo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互連金屬,特別是作為W的潛在替代品。關于替代金屬的工作已在2019年IITC上提出。

尋找替代導體:Mo的薄膜研究

該團隊還研究了二元和三元化合物作為傳統導體的替代品。特別是所謂的“MAX相”,其比純單質金屬有更好的性能。MAX相是由早期過渡金屬(M),A族元素(A)和碳或氮(X)組成的分層結構。

最后,還可以通過用石墨烯覆蓋連線來降低諸如Ru的金屬的電阻率。石墨烯已知具有原子級薄,并且具有高導電性和導熱性以及高載流能力。在IITC2019,IMEC證明了制造的石墨烯包覆的Ru線具有較低的電阻率和較高的熱穩定性。這些發現為碳/金屬互連提供了可能的途徑。

向BEOL添加功能

在高級節點芯片的中間M6到M8互連級別,通孔密度相對較低,可提供實現小晶體管的空間。薄膜晶體管足夠小且溫度兼容,可以完成這項任務,從而為BEOL增加了額外的功能。

BEOL中的TFT:示意圖

目標應用是服務器和移動應用的電源管理,雙V T邏輯電路,FPGA(具有大型SRAM陣列),用于電壓轉換的高壓I / O,用于神經形態概念的信號緩沖器(buffer)。它也可以在DRAM存儲器中找到它的方式,或者用于非易失性存儲器的選擇器(selector)。

最終的互連夢想是將它們用作中繼器,中繼器在當前設計中占據了很大一部分面積。但是,由于需要n型和p型TFT,后者對于實際實現來說還達不到要求。BEOL的其他挑戰包括可靠性,CMOS工藝技術的成熟度以及成本,盡管在這些“寬松”尺寸下,可以使用簡單的單次浸沒式光刻技術來提高其成本效益。

IMEC團隊最近在300mm晶圓上提供了功能性銦鎵鋅氧化物(IGZO)TFT的硬件演示,即使在高溫下也具有低漏電。

總結

在本文中,imec提出了幾種未來的方案,這些方案有望解決RC延遲問題,并將互連擴展到3nm技術節點及更高版本。通過啟用新工藝(例如半大馬士革),新的縮放助推器(Supervia,以獲得更好的可布線性),新材料(例如替代導體和氣隙)以及通過添加功能來減小面積和降低成本。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CMOS
    +關注

    關注

    58

    文章

    5735

    瀏覽量

    236090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

    文章

    27703

    瀏覽量

    222628
  • IMEC
    +關注

    關注

    0

    文章

    58

    瀏覽量

    22285
  • EUV
    EUV
    +關注

    關注

    8

    文章

    608

    瀏覽量

    8614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蘋果iPhone 17或沿用3nm技術,2nm得等到2026年了!

    有消息稱iPhone17還是繼續沿用3nm技術,而此前熱議的2nm工藝得等到2026年了……
    的頭像 發表于 12-02 11:29 ?359次閱讀

    意瑞半導體亮相第五屆汽車電驅動及關鍵技術大會

    近日,第五屆汽車電驅動及關鍵技術大會在上海圓滿落幕。本次大會以“成本效率,雙輪驅動”為主題,聚焦于電驅動總成及冷卻技術、高壓功率模塊、大功率充電、高壓系統測試等熱點話題,邀請各界專家展開討論,旨在助力行業取得更多突破
    的頭像 發表于 12-02 09:55 ?282次閱讀

    臺積電產能爆棚:3nm與5nm工藝供不應求

    臺積電近期成為了高性能芯片代工領域的明星企業,其產能被各大科技巨頭瘋搶。據最新消息,臺積電的3nm和5nm工藝產能利用率均達到了極高水平,其中3nm將達到100%,而5nm更是
    的頭像 發表于 11-14 14:20 ?467次閱讀

    高精密潔凈艙在半導體生產中的關鍵技術研究

    高精密潔凈艙在半導體生產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直接關系到半導體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的頭像 發表于 10-25 17:52 ?251次閱讀

    臺積電3nm制程需求激增,全年營收預期上調

    臺積電近期迎來3nm制程技術的出貨高潮,預示著其在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進一步鞏固。隨著蘋果iPhone 16系列新機發布,預計搭載的A18系列處理器將采用臺積電3nm工藝,這一消息
    的頭像 發表于 09-10 16:56 ?710次閱讀

    臺積電3nm/5nm工藝前三季度營收破萬億新臺幣

    據臺媒DigiTimes最新報告,臺積電在2024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表現強勁,僅憑其先進的3nm和5nm制程技術,便實現了營收突破1萬億新臺幣
    的頭像 發表于 08-28 15:55 ?514次閱讀

    臺積電3nm代工及先進封裝價格或將上漲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臺積電一直以其卓越的技術和產能引領著行業的發展。近日,據業界消息透露,臺積電3nm代工價格或將迎來上漲,漲幅或在5%以上,而先進封裝的價格漲幅更是高達10%~20%。這一消息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的頭像 發表于 06-24 11:31 ?831次閱讀

    臺積電3nm產能供不應求,驍龍8 Gen44成本或增

    半導體行業的最新動態中,三星的3nm GAA工藝量產并未如預期般成功,其首個3nm工藝節點SF3E的市場應用范圍相對有限。這一現狀促使了科
    的頭像 發表于 06-15 10:32 ?865次閱讀

    三星電子:加快2nm3D半導體技術發展,共享技術信息與未來展望

    技術研發領域,三星電子的3nm與2nm工藝取得顯著進步,預計本季度內完成2nm設計基礎設施的開發;此外,4nm工藝的良率亦逐漸穩定。
    的頭像 發表于 04-30 16:16 ?593次閱讀

    華光光電808nm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近日,華光光電808nm高功率半導體激光芯片研究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經過公司研發團隊持續地科研攻關,華光光電成功研制出25W高功率高可靠性激光芯片,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10:54 ?1454次閱讀
    華光光電808<b class='flag-5'>nm</b>高功率<b class='flag-5'>半導體</b>激光芯片研究取得重大<b class='flag-5'>技術</b><b class='flag-5'>突破</b>

    十大半導體技術將徹底改變電子制造

    的不懈追求,到連接和計算范式的突破性進步,半導體行業不斷突破可能的界限。以下是正在徹底改變電子制造的半導體技術
    的頭像 發表于 04-26 08:27 ?434次閱讀
    十大<b class='flag-5'>半導體</b><b class='flag-5'>技術</b>將徹底改變電子制造

    臺積電3nm工藝迎來黃金期,蘋果等巨頭推動需求飆升

    為加速其AI技術突破,蘋果計劃在今年顯著提升對臺積電3nm晶圓的采購規模。即便蘋果已獨占臺積電全部3nm產能,其訂單量預計仍將較去年激增50%。
    的頭像 發表于 04-17 09:52 ?778次閱讀

    半導體發展的四個時代

    代工廠來開發和交付。臺積電是這一階段的關鍵先驅。 半導體的第四個時代——開放式創新平臺 仔細觀察,我們即將回到原點。隨著半導體行業的不斷成熟,工藝復雜性和設計復雜性開始呈爆炸式增長。工藝技術
    發表于 03-27 16:17

    半導體制造技術節點:電子科技飛速發展的幕后英雄

    半導體制造技術是現代電子科技領域中的一項核心技術,對于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等眾多產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半導體制造技術
    的頭像 發表于 03-26 10:26 ?1235次閱讀
    <b class='flag-5'>半導體</b>制造<b class='flag-5'>技術</b><b class='flag-5'>節點</b>:電子科技飛速發展的幕后英雄

    臺積電擴增3nm產能,部分5nm產能轉向該節點

    目前,蘋果、高通、聯發科等世界知名廠商已與臺積電能達成緊密合作,預示臺積電將繼續增加 5nm產能至該節點以滿足客戶需求,這標志著其在3nm制程領域已經超越競爭對手三星及英特爾。
    的頭像 發表于 03-19 14:09 ?727次閱讀
    龙口市| 澳门百家乐才能|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双扣| 金龙娱乐城开户送彩金|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更| 百家乐公开| 做生意房门挂啥招财| 永利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澳门百家乐官网十大缆| 阜城县| 珠海市| 长丰县| 蛟河市| 百家乐官网娱乐官方网| 3U百家乐官网游戏| 库车县| 六合彩图库| 太阳城娱乐城管理网| 最新六合彩开奖结果| 天博国际| 肃宁县|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聊天| 六合彩聊天室| 丰城市| 在线百家乐官网娱乐| 百家乐官网现金平台排名| 百家乐官网投注秘笈| 百家乐官网赌博技巧论坛| 百家乐官网赌博娱乐城大全| 百家乐官网上海代理| 尊龙百家乐官网娱乐| 百家乐官网园首选去澳| 风水24山头| 百家乐百家乐论坛| 网上百家乐娱乐平台| 免费百家乐分析工具| 德州扑克书| 百家乐又称什么| bet365论坛| 百家乐官网分路单析器| 百盛百家乐官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