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機是一種最普及的電子設備,也是無線電和電子愛好者制作最多的項目之一。圖10-1所示為典型的6管超外差收音機電路,接收頻率范圍535~1605kHz(中波調幅廣播),額定輸出功率100mW。
大家知道,收音機的功能是接收廣播電臺發出的高頻廣播信號,處理還原出音頻信號并播放出聲音。因此,位于電路圖最左邊的磁性天線W為總輸入端,位于最右邊的揚聲器BL為總輸出端,電路圖的走向為從左到右,與電路圖的通常畫法一致。
圖10-1所示電路圖中,核心元器件是6只晶體管VT1~VT6,可以依據這6只晶體管劃分出主要單元電路。
VT1等構成的變頻電路。
VT2等構成的第一中頻放大電路。
VT3等構成的第二中頻放大電路。
VT4等構成的低頻放大電路。
VT5和VT6等構成的推挽功率放大電路。
在變頻電路前面有可變電容器C1與磁性天線一次繞組L1構成的輸入調諧電路,在中放與低放之間有二極管VD3等構成的檢波電路,圖10-2所示為其方框圖。
從方框圖中可以看出電路的簡要工作原理是:廣播電臺發出的高頻調幅信號由輸入調諧電路選擇接收,變頻電路將高頻信號變換為固定的465kHz中頻信號,經過兩級中頻放大后,由檢波電路檢出音頻信號,再經低頻放大和功率放大,推動揚聲器發聲。
變頻電路
變頻電路是超外差收音機所特有的電路,它的作用是將接收到的高頻調幅信號變換成為一個固定的中頻調幅信號(465kHz),而其上的音頻調制信號不變。
變頻電路的工作原理是:將接收來的高頻調幅信號與本機產生的高頻等幅信號相混頻,得到中頻調幅信號。圖10-1所示電路圖中,晶體管VT1構成變頻電路,同時完成本機振蕩和混頻功能。
中頻放大電路
中頻放大電路是一種諧振放大電路,它具有選頻作用。中頻放大電路包括VT2和VT3兩級中頻放大器。
以一中放為例,VT2接成共發射極放大器,所不同的是其集電極負載為一并聯諧振回路,該諧振回路由中頻變壓器T3一次繞組與C4組成,諧振于465kHz。并聯諧振回路諧振時阻抗最大,放大器增益也最大。失諧時則阻抗很小,放大器沒有什么放大作用。所以,中頻放大器只放大中頻信號(包括一定的帶寬)。中頻放大器的這種特性,保證了超外差收音機既有較高的靈敏度,又有良好的選擇性。
變頻級輸出的中頻信號,通過T2耦合至VT2基極進行第一次放大,放大后的信號由VT2集電極輸出,通過T3耦合至VT3基極進行第二次放大,再由T4耦合至檢波級。R4、R7分別是VT2、VT3的基極偏置電阻。
檢波電路
檢波電路的功能是利用二極管的單向導電特性和電容器的旁路作用,將音頻信號從中頻信號中分檢出來。檢波電路由二極管VD3和C12、C13、R9、RP等組成。
檢波電路工作原理是:二中放輸出的中頻信號由T4二次側加至檢波二極管VD3,通過VD3后得到包含有完整音頻信息的負半周期中頻信號,再經過C12、R9、C13組成的π形濾波器,濾除中頻成分,得到音頻信號。耦合電容C15的作用是隔斷音頻信號中的直流成分。
自動音量控制電路
由于種種原因,收音機接收到的廣播電臺信號會發生強弱變化。為保證收聽效果,超外差收音機一般都設計有自動音量控制(AGC)電路。AGC電路是一個反饋電路,如圖10-2所示。
圖10-1中,AGC電路由R6、C7等構成,被控制級是第一中放管VT2,控制電壓取自檢波后的直流分量。
當接收到的電臺信號較強時,檢波后得到的直流分量也較大。由于采用的是負向檢波,因此直流分量是負電壓。這個負電壓通過R6和T2二次繞組加到VT2基極,使VT2基極電壓下降,基極電流減小,工作點下移,放大增益降低。反之,當接收到的電臺信號較弱時,則使放大增益提高。這樣就起到了自動音量控制的作用。C7的作用是濾除負電壓中的音頻成分。
低放和功放電路
檢波級輸出的音頻信號非常微弱,還需要進一步放大。低放電路的作用是對檢波得到的微弱的音頻電壓進行電壓放大。功放電路的作用是對音頻電壓進行功率放大,保證有足夠的功率推動揚聲器。
-
收音機
+關注
關注
60文章
596瀏覽量
76280 -
超外差收音機
+關注
關注
3文章
11瀏覽量
95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