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
電壓(voltage),也稱作電勢差或電位差,是衡量單位電荷在靜電場中由于電勢不同所產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單位正電荷因受電場力作用從A點移動到B點所做的功,電壓的方向規定為從高電位指向低電位的方向。電壓的國際單位制為伏特(V,簡稱伏),常用的單位還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此概念與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壓”相似。需要指出的是,“電壓”一詞一般只用于電路當中,“電勢差”和“電位差”則普遍應用于一切電現象當中。
電壓等級劃分及適用范圍
1、高、低壓的劃分
按照電力行業標準DL408-1991《電力安全工作規范(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規定:
低壓:指設備對地電壓在250V及250V以下;
高壓:指設備對地電壓在250V以上。
2、電壓的適用范圍
220kV及其以上電壓為輸電電壓,用來完成電能的遠距離輸送。110kV及以下電壓,一般為配電電壓,完成對電能進行降壓處理并按一定的方式分配至電能用戶。
35~110kV配電網為高壓配電網;10~35kV配電網為中壓配電網;1kV以下為低壓配電網。
3kV、6kV、10kV是工礦企業高壓電氣設備的供電電壓。
企業對配電電壓的選擇;
工礦企業用戶的供配電電壓有高壓和低壓兩種,高壓供電通常指6~10kV及以上的電壓等級。
中、小型企業通常采用6~10kV的電壓等級,當6kV用電設備的總容量較大,選用6kV就比較經濟合理;
大型工廠宜采用35~110kV電壓等級,以節約電能和投資。
低壓供配電是指采用1kV及以下的電壓等級。大多數低壓用戶采用380/220V的電壓等級,在某些特殊場合,例如礦井下,因用電負荷往往離變配電所較遠,為保證遠端負荷的電壓水平,要采用660V電壓等級。
提倡提高低壓供配電的電壓等級,不但是節電的一項有效措施,經濟效益明顯,而且已成為世界上的一種發展趨勢。
電壓規律
電壓是推動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流之所以能夠在導線中流動,也是因為在電流中有著高電勢和低電勢之間的差別。這種差別叫電勢差,也叫電壓。換句話說。在電路中,任意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這兩點的電壓。通常用字母u代表電壓。
電源是給用電器兩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的大小可以用電壓表(符號:V)測量。
串聯電路電壓規律:串聯電路兩端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和。
公式:ΣU=U1+U2
并聯電路電壓規律:并聯電路各支路兩端電壓相等,且等于電源電壓。
公式:ΣU=U1=U2
歐姆定律:U=IR(I為電流,R是電阻)但是這個公式只適用于純電阻電路
串聯電壓之關系,總壓等于分壓和,U=U1+U2.
并聯電壓之特點,支壓都等電源壓,U=U1=U2
-
電壓
+關注
關注
45文章
5638瀏覽量
116265 -
電位差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34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