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達芬奇”機器人落戶哈醫大四院,很多患者慕名前來讓機器人“主刀”,機器人已經成為廣大患者眼中的“紅人”。
切除腫瘤出血不足10毫升
74歲的孫先生總是感到排尿困難,到醫院進行磁共振檢查,發現前列腺上長了腫瘤。哈醫大四院泌尿外科團隊在全面細致地評估了患者的手術指征后,決定為其實施“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前列腺癌根治術。術中,患者出血不足10毫升,孫先生表示,“機器人太厲害了,我非常滿意!”
目前,哈醫大四院“達芬奇”機器人已成功完成數十例前列腺癌根治術。
據悉,前列腺癌主要危險因素與遺傳、家庭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早期前列腺癌可以進行有效診療和控制,未轉移前列腺癌生存時間較長,轉移后不可治愈。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目前仍然是治療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主要包括開放性恥骨后前列腺癌根治術、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等。開放性根治術需在下腹部作較大切口,手術創傷大、失血多。由于前列腺在盆腔內位置較深并且需要精細剝離,腹腔鏡下手術較難掌握,使其應用受到限制。“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的出現,在前列腺癌治療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專家介紹,前列腺位于盆腔深處,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在泌尿外科微創手術界一直是公認最難的手術之一。應用機器人手術系統,15倍放大清晰的三維視野、精細靈活的機械手臂保證了這一復雜手術的精準完成,使一些高難度的手術操作變得相對簡單,“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也成為目前全球范圍應用最多的機器人手術。
經過二十余年的發展,在前列腺癌高發的美國及歐洲大部分國家,“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前列腺癌根治術已經成為治療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金標準,相比開放手術和腹腔鏡手術能達到相同的治療效果,術中出血更少,而且在術后控尿功能和勃起功能的恢復方面更有優勢。
專家建議廣大男性市民,一旦出現排尿困難,一定要高度重視,不要自行服藥或求助于不正規的衛生診所,應及時到正規大醫院就診。
巨大子宮肌瘤巧切除
66歲的朱女士從未生育過,幾年前體檢時發現長了一個直徑3厘米左右的子宮肌瘤。幾個月前,朱女士出現了尿頻的癥狀。經過檢查,發現朱女士子宮肌瘤沒有萎縮反而增大到直徑8厘米,她立即到哈醫大四院婦科就診。經過評估,婦科趙宏輝主任決定為其實施“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全子宮切除術。
趙宏輝主任介紹,患者的宮頸完全萎縮了,術中發現患者膀胱和直腸側骨膜和子宮廣泛粘連非常嚴重,在機器人輔助下實施了全子宮及雙附件切除術。“達芬奇”機器人顯示器具有3D超高清的放大作用,機械臂可以做270度旋轉,空間比較狹小的盆腔也適合靈活操作。
精準切除肺部結節
53歲的李先生體檢時發現左肺有炎性病變,以為只是炎癥,他口服消炎藥后就正常上班了。近日,他經常有咳嗽、咳白痰的癥狀,便來到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做胸部CT檢查,并找到胸外一科徐進志主任尋求幫助。
徐進志教授認為,從影像學表現考慮結節惡性可能性大,建議李先生進行手術治療,并給他推薦了“達芬奇”機器人系統,“我們會通過3D導航與重建的方法,確定你病灶的準確位置。在15倍高清3D視野下,如果只是炎癥結節,機器人可以盡可能精準地切除病灶,不浪費一寸健康肺組織。”李先生接受了徐進志教授的建議。
術中,徐進志教授僅用時約10分鐘,就找到并精確切除了肺結節,術中快速病理回報為左肺癌。徐進志教授又為他在“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進行左肺癌根治術,手術順利完成。
徐進志教授介紹,哈醫大四院引進的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Xi系統,是國內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醫生可以更精確地進行手術操作,從而開展更復雜的手術。利用術前3D導航重建加之機器人技術輔助手術,可使手術更加精準,解剖層次更清晰,操作更靈活,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大大降低了手術并發癥的發生。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2瀏覽量
208421 -
達芬奇
+關注
關注
1文章
91瀏覽量
1460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