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桌面處理器中,2006年到2016年這十年間一直都是最多4核(4核8線程),2017年隨著AMD重返高性能CPU市場,CPU終于開始了核戰,兩年時間主流桌面市場就變成了8核為主了。
在服務器市場上,AMD的“核彈”就更狠了,Naples那不勒斯家族的第一代EPYC霄龍處理器就是32核64線程了,今年的7nm Zen2架構的Rome羅馬處理器達到了64核128線程,而友商的至強服務器CPU最多依然是28核56線程。
桌面市場上也同樣再次翻倍,16核32線程的銳龍9 3950X取代以往的8核進入主流市場,而HEDT平臺已經有24核、32核的銳龍Threadripper 3960X、3970x,但是64核128線程的銳龍Threadripper 3990X已經不是秘密了,就是等著明年發布而已。
再往后呢?桌面達到64核之后還會不會再翻倍到128線程?如果有,這個事也只能是AMD做得到。
在接受采訪時,AMD高級副總、數據中心暨嵌入式業務總經理Forrest Norrod也回應了未來CPU核心數發展的問題,他說“隨著時間的推移,AMD希望跟隨制造工藝的改進而不斷提高CPU核心數量,有很多應用都是可以受益于核心數量的增加及計算密度的提升。”
換句話說,AMD這是在暗示未來的CPU核心數會突破現在的水平,128核256線程也是可能的。
不過Forrest Norrod的表態也很謹慎,因為計算性能的提升不只是核心數量增加的問題,他說AMD還需要確保計算密度、內存帶寬、IO接口之類的平衡性,避免某部分出現瓶頸。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AMD下一代的 7nm+工藝Zen3應該不會再增加核心數了,一方面是因為現有的桌面16核、服務器64核已經夠多了,另一方面也因為Zen3使用的是7nm增強版工藝,雖然說晶體管密度提升了20%,但總體增加不多,不足以支撐翻倍的CPU核心數。
再往后是Zen4架構了,AMD還在開發中,最快也要2021年才能問世了,屆時應該會用上5nm工藝,它的晶體管密度提升80%左右,這個提升倒是有可能支撐CPU核心翻倍。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09瀏覽量
231195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500瀏覽量
134645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5瀏覽量
2130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全志T113雙核異構處理器的使用基于Tina Linux5.0——異構雙核通信驗證
MicroBlaze V軟核處理器的功能特性
![MicroBlaze V軟<b class='flag-5'>核</b><b class='flag-5'>處理器</b>的功能特性](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2/FD/wKgaoWcPFNuAfldVAAApC7zxlVU088.png)
英特爾發布至強6性能核處理器
128核性能猛獸,劍指云數據中心算力升級!英特爾發布至強6性能核處理器
![<b class='flag-5'>128</b><b class='flag-5'>核</b>性能猛獸,劍指云數據中心算力升級!英特爾發布至強6性能<b class='flag-5'>核</b><b class='flag-5'>處理器</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4A/wKgZomb2g2eAJP6VAAe373I7scM156.png)
雙核dsp和單核dsp的區別
今日看點丨高通驍龍 X Plus 8 核處理器發布;2025 款比亞迪漢將于明日上市
淺談國產異構雙核RISC-V+FPGA處理器AG32VF407的優勢和應用場景
龍芯中科胡偉武:3B6600 八核桌面 CPU 性能將達到英特爾中高端酷睿 12~13 代水平
采用144核,能效提升66%!英特爾至強6處理器震撼上市,加速數據中心升級
![采用144<b class='flag-5'>核</b>,能效提升66%!英特爾至強6<b class='flag-5'>處理器</b>震撼上市,加速數據中心升級](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C/95/wKgZomZlgNOAVsrYAAxdtVocUxQ25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