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由搜狐網、搜狐教育頻道聯合打造的以“變革、創新、融合”為主題的2019年度搜狐教育盛典在北京成功舉辦。500余名權威教育專家、知名學校代表、教育投資人、教育公益項目代表、跨界名人參與了本次盛典,共同聚焦高考改革、教育創新、人工智能與教育、K12教育、未來學校、教育公益等領域。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建行大學首席學習官、執行校長薛勝利,美國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機器人與未來教育項目主任、里蘭學院聯合創始人蔣里博士,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在本次主題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
在《未來教育的機遇和挑戰》的主題演講中,蔣里博士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將會取代重復性的體力和腦力勞動,因此未來的孩子不應該與智能機器人在它擅長的領域競爭,而是要發掘自己與人工智能/機器人不同的能力,掌握人工智能思維的三大核心。
第一,未來的孩子需要懂得人工智能工作的原理。只有讓孩子了解、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具備人工智能思維,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來高效完成工作。第二,把自己和人工智能機器人區分開的能力。我們需要發展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共情力、設計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等其他能力,這才是人類和機器人最大的區別。第三,與人工智能機器人協作的能力。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普及讓信息無處不在、無孔不入。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信息巨量生產并高速傳播,但人類的大腦并沒有辦法處理如此龐大的信息數據。因此,未來時代將是人類與人工智能機器人并存的時代,孩子不僅需要了解、掌握人工智能,還要具備與人工智能協作的能力。
他提出,人工智能思維將是未來社會的常識,應該讓學生們把學習人工智能及其相關知識提到和數學一樣重要的位置。為此他在美國硅谷創立了里蘭學院,目的就是能夠讓學生學習到全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知識。
迄今為止,里蘭學院已經在國內外多地做過很多大膽的嘗試:在美國硅谷采取了混齡教學法,將小學、初中、高中的孩子放到一個班級里,給他們講授斯坦福研究生的人工智能課程;受邀到中國頂級公立/私立學校,給學生們講授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相關知識;帶領里蘭學院的成員到中國西部偏遠地區,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講授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知識。
如今,我們身處人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的環境下,時代背景已遠非100多年前的社會可比。因此,蔣里博士強調,我們必須重視孩子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等相關課程的學習,掌握人工智能思維的三點核心,同時培養他們創造力、共情力、人工智能思維、設計思維以及解決開放式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成為引領未來的人才。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5瀏覽量
208426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0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