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高世代面板廠林立,供過于求壓力未減,***面板廠盼透過微發光二極體(Micro LED),領先跨入下一代面板產品。專家認為,臺廠確有優勢,但韓廠、中國大陸廠的競爭仍難避免。
集邦科技(TrendForce)分析師楊富寶表示,臺廠在 Micro LED 技術領先全球,是千真萬確的,因為***的半導體產業、電子產業及代工發展完整,具備發展新技術所需要的上中下游供應鏈,可即時支援及解決問題,這是臺廠一大優勢。
楊富寶指出,韓廠主要優勢是掌握全球品牌及通路,對于 Micro LED 上市的引爆點,具有相當大的主導權。中國大陸近兩年也極力發展 Micro LED 技術,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未來等到技術瓶頸克服,大量生產后,將加速 Micro LED 商品化,但也將加入與***廠商的競爭行列。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研究副總監徐美雯表示,***面板廠發展 Micro LED 顯示面板,受限于巨量移轉技術門檻,明年應該只有小尺寸面板量產,大尺寸產品量產可能還要等個 1、2 年,但也有面板廠推出藍光 Micro LED 搭配彩色濾光片制程,希望能提早上市。
徐美雯說,大尺寸 Micro LED 顯示面板無法快速量產,關鍵卡在巨量移轉技術不夠成熟,因為良率低,所以無法達到量產規模;而且即便明年廠商推出小尺寸 Micro LED 顯示面板,量產初期良率也偏低,價格同樣也會明顯偏高。
楊富寶預估,2020 下半年至 2021 年將有機會看到售價超高的 Micro LED 手表及電視產品,以高階產品規格上市。至于 Micro LED 車用顯示器,因為要符合安規的認證,至少要 3 至 5 年才有機會獲得認證。
Micro LED 制造商 Mikro Mesa 策略長陳玠廷解釋,Micro LED 現階段除了巨量移轉技術不夠成熟,造成產品價格偏高之外,LED 本身的切割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以時下流行的超高解析度(4K2K)電視面板為例,5 微米(Micron)大小的 LED 晶粒,利用 4 吋晶圓可切割出 1 億顆以上的 LED,但若尺寸改為 25 微米,切割顆數只有幾千萬顆,可切割顆數會大打折扣,也因此會再墊高成本。
-
面板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684瀏覽量
54033 -
MicroLED
+關注
關注
30文章
620瀏覽量
381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天合光能入選國家級數字化供應鏈案例
同星智能即將亮相第六屆汽車新供應鏈大會
![同星智能即將亮相第六屆汽車新<b class='flag-5'>供應鏈</b>大會](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0/07/pYYBAGJrUk2AaMaTAAAQONQtdzo461.jpg)
利用Minitab應對供應鏈中斷問題
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供應鏈特點分析
![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b class='flag-5'>供應鏈</b>特點分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6/F7/wKgaomWCnqCAVALtAAAoP02go7w921.png)
數字孿生在供應鏈優化中的作用
臺積電美廠產iPhone A16芯片,蘋果供應鏈戰略調整
供應鏈大屏設計實踐
![<b class='flag-5'>供應鏈</b>大屏設計實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8/88/wKgaomaFDKKAQOEBAAmWP1ug3rE179.png)
戴爾榮獲Gartner供應鏈的最高榮譽“年度供應鏈突破獎”
![戴爾榮獲Gartner<b class='flag-5'>供應鏈</b>的最高榮譽“年度<b class='flag-5'>供應鏈</b>突破獎”](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D8/wKgaomX4-rKAZg-uAAA5EJd8aSM01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