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第全國第42個植樹節來臨。每到此時,植樹造林活動就在全國各地開展起來。不過,春季也是天干物燥的季節,十年樹木,屢屢發生的火災卻讓無數人的努力付之一炬。因此,植樹節不僅需要聚焦造林,也需要關注護林。在這一方面,安防技術可以大顯身手。
視頻監控是實現森林防火的關鍵
隨著技術發展,在森林防火中,智能視頻監控系統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少林區已經建設了森林防火遠程監控系統,通過布設的瞭望哨、地面監控攝像頭等設備,充分研判森林火情。指揮中心一旦發現異常,就可以及時通知護林員前去查看,發現火情則會及時聯系森林消防。
人臉識別和熱成像技術是監控系統中的“硬核”科技。在進山口設置人臉識別監控系統,可以識別進山人員,當有無關人員進山時則會發出提醒,并將資料存檔,以備查看。
利用熱成像技術能夠根據不同溫度的物體輻射出的紅外線,得到與物體表面熱分布相對應的熱像圖,不僅可以實現林火或煙火識別,還能為森林防火指揮平臺的火情定位、滅火指揮、災損評估等提供依據。
可以看出,森林防火視頻監控系統能夠解決傳統手段難以解決的多種難題,尤其是可以實現“及時發現、有效識別、定位準確”的森林防火關鍵問題。
電子巡更提升巡檢效率
森林防火不僅需要視頻監控系統,也需要加大巡檢力度,以便及時處理突發狀況。安防行業的智能巡檢系統可以對護林員進行定位和巡護路線跟蹤,當護林員不在巡護范圍內或過長時間未移動時發出預警信息,提高地面巡護效率;而當護林員遇到危及人身安全的事件時,也可以通過該系統發出緊急求救信號和經緯度,便于營救工作的迅速開展。
無人機成為森林防火的多面手
在森林防火中,無人機擁有非常廣泛的用途。森林往往環境復雜、山高林密,通信往往存在困難,但無人機可疑搭建中繼通信設備,構建應急指揮系統,覆蓋任務區域,確保惡劣環境下的無線通信線路。救援人員因此可疑共享森林火災的動態信息,制定相應方案。
即便在火勢嚴重,救援人員與設備無法到達指定地點時,也可以通過無人機來觀察貨場情況,采集火場全區域的圖像、風力風向以及火場燃燒程度等信息,幫助救援人員判斷火災發展趨勢和蔓延方向。
當然,無人機也可以作為監控系統的補充,按照預定路線巡邏,將遙感資料傳輸至地面監控站和防火部門,執勤人員則可以通過遠程遙控控制無人機對可疑地點進行詳細勘察。
結語:熱成像攝像機、人臉識別系統、森林防火監控系統、智能巡更、無人機……安防設備能夠有效減輕林區工作人員的負擔,提高護林工作效率,使護林工作從依賴人防向技防為主、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
視頻監控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711瀏覽量
65159 -
安防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60瀏覽量
62885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5瀏覽量
823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