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力推動下,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逐漸形成了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翼地區、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以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以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等為核心的中西部地區四大產業聚集區。
隨著新一輪集成電路發展熱潮涌現,除京滬等地繼續領跑外,中西部地區省市雖為第二梯隊,卻也因西安、成都、重慶、武漢、長沙、合肥等集成電路重點城市,成為產業發展最活躍的產業聚集區,其中湖北憑借著國家存儲器基地備受關注。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記者獲取的一份資料顯示,國家大基金二期將重點支持湖北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讓湖北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政策扶持產業發展
湖北省是國內較早確定集成電路發展方向的省份之一。2000年6月,國務院印發《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湖北省緊跟國家戰略發展步伐,也于2000年確定以其省會武漢為中心發展集成電路,隨后十幾年間相繼出臺多項相關政策推動該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2004年,湖北省武漢市出臺《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將通過貼息等方式鼓勵應用、擴大內需,面向需求、吸引人才,并用稅收優惠等政策扶持當地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2014年湖北省政府推動成立了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省政府領導擔任組長,各相關部門和單位為成員,組織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協調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落實各項相關政策等。同年9月,湖北省政府印發《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再次提升集成電路發展的發展高度,目標到2020年全省集成電路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
2016年4月,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推進會暨省集成電路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時任湖北省副省長許克振強調省政府高度重視集成電路產業,要求出臺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扶持政策;同年8月,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在武漢召開,研究部署下一步推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和國家存儲器基地建設工作。
2016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臺《《湖北省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當中明確指出依托武漢新芯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重點支持能夠提供完整應用解決方案的企業發展,培育集成電路設計業龍頭企業。
2017年1月,湖北省經信委編制《湖北省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將集成電路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重點的三大核心支柱產業之一。
隨后,湖北省關于仍持續出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相關政策。2019年3月,湖北省出臺《湖北省十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政策,集成電路產業位列湖北省十大重點產業榜首,以武漢為核心發展區,建設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武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以襄陽、宜昌、黃石、荊州、黃岡、隨州、潛江、天門為發展區,重點布局光通信芯片等。
2019年7月,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管理委員會印發《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及實施細則的通知》,助力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
2019年9月,《湖北省“一芯兩帶三區”布局產業地圖》出爐。其中,“一芯”主要依托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十大重點產業,大力發展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培育國之重器的“芯”產業集群。
基金推動產業升級
集成電路的發展離不開央地政府的支持,除了政策外資金也至關重要,近年來國內多地成立基金推動產業發展,湖北省也是其中之一。
2015年8月,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在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注冊成立。該基金由武漢經濟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公司等多家公司參與,除了三級政府財政資金引導外,該基金還吸引了社會資金參與。
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募集規模不低于300億元,重點投資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兼顧設計、封測等上下游產業鏈,將通過設立子基金和專項金融服務平臺,對接海內外資本市場,實現國家戰略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推動光谷打造千億集成電路產業,推動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除了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外,湖北省政府還通過其他基金支援集成電路產業。2015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決定由省財政出資400億元作為政府引導基金,向金融機構、企業和社會資本募集1600億元,共同設立規模為2000億元的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
2016年4月,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與TCL創投基金將聯合發起長江合志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超過100億元,重點投向半導體、集成電路等光電子信息行業,兼顧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2016年5月,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與產業投資機構簽訂協議,將設立5支新基金重點投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
2019年6月,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的受托管理機構長江基金管理公司與潛江市人民政府、馬鞍山基石浦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基金合作協議,將共同發起設立長江微電子材料產業基金,目標規模30億元、首期10億元。
科教奠定人才基礎
人才是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湖北省作為中國科教大省之一,集中了武漢郵電科學院、武漢709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及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眾多高校。
一眾產業科研單位及高校在產業發展初期就開始有意識地培養集成電路人才,本地企業與科研單位、高校間也就人才培養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這為湖北省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及輸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03年10月,教育部、科技部批準了華中科技大學為首批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的建設單位之一,擁有比較雄厚的微電子學科基礎和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2015年9月,華中科技大學與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共建的武漢國際微電子學院正式揭牌,該學院將進行微電子和集成電路產業急需的高端工程型人才培養。
除華中科技大學外,2008年武漢大學就啟動了“卓越芯火計劃”培養項目,旨在培育屬于武漢自己的“喬布斯”,通過與企業之間的合作,為企業定制專屬的微電子行業相關人才。
2020年1月,湖北工業大學正式成立芯片產業學院。該學院開設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專業,致力于培養契合湖北產業發展的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及其裝備、材料等方向專業人才。此外,學院還將建設芯片設計與工藝實驗中心,設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工藝、半導體器件測試三個功能區,覆蓋芯片設計、制造、封測等貼近企業實際需求的實踐環節。
除了培養本地產業人才外,湖北省也注重引入人才。2017年7月,武漢東湖高新區與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簽約,針對集成電路產業人才進行聯合引進與培養,以滿足光谷日益龐大的集成電路人才需求。
目前,人才短缺仍然湖北集成電路發展的發展瓶頸之一,而該省擁有國家九大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國家六部委批準籌建的國家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在滿足本地企業需求的同時,還肩負著向全國各地輸送集成電路人才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產業鏈已基本形成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目前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鏈已初步形成。據湖北日報2020年初報道,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省集成電路芯片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材料等相關企業有200多家,產業規模300多億元,近5年來年均增速20%以上
地域分布上,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主要集中在省會武漢市。根據《湖北省十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以武漢為核心發展區,建設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武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以襄陽、宜昌、黃石、荊州、黃岡、隨州、潛江、天門為發展區,重點布局光通信芯片等。
武漢是中國重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入列國家四大集成電路基地城市之一,2019年武漢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新興產業集群名單。武漢東湖高新區于2001年被原國家計委、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該區自2006年投資建設武漢新芯項目后一直致力于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現已匯集了長江存儲、武漢光迅、高德紅外等知名企業。
在2018中國光谷集成電路投資合作交流會上,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方面表示,光谷正規劃在武漢未來科技城打造占地1萬畝的集成電路產業園。據介紹,武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除容納長江存儲三期建設項目外,還將建設國家先進存儲產業創新中心、半導體設備基地、封裝測試基地、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湖北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武漢ICC中心、國際微電子學院、集成電路應用產業化基地、存儲芯片控制器及模組基地等一系列配套項目。
產業鏈方面,湖北省主要以存儲器制造為核心,同時發展設計、封裝測試、材料、設備等集成電路產業鏈環節?!逗笔∈笾攸c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指出,湖北省在集成電路產業重點發展存儲芯片、光通信芯片和衛星導航芯片。
目前,湖北已擁有一批重量級集成電路公司,其中長江存儲所承擔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是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其他如設計領域有烽火通信、昊昱微電子、聯發科、新思科技等企業,制造領域除了長江存儲外還有光迅科技、臺基股份等企業,封測領域有方晶電子、芯茂半導體等企業,材料領域有晶豐電子、興福電子、鼎龍股份等企業,設備領域有大華激光燈、精測電子等企業。
2019年湖北省引進不少集成電路產業新項目。2019年4月,三安光電宣布與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項目投資合同,將其Mini/Micro芯片產業化項目落戶武漢,投資總額120億元;2019年6月,晶瑞股份宣布將在湖北省潛江市投資建設微電子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15.2億元;2019年7月,臺灣利科光學半導體封裝及產業鏈項目落戶湖北仙桃,項目總投資75億元......
整體而言,在央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各路基金及資本的推動下,湖北省已基本形成了以武漢為中心、以存儲器為重點、以長江存儲為龍頭,涵蓋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等相對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并擁有如長江存儲、光迅科技、臺基股份等一批有實力的特色企業,成為國內不可忽視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
但目前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鏈處于初步階段,產業鏈實力相對薄弱,部分領域存在企業規模較小、高端人才欠缺等問題,產業鏈仍待進一步健全、持續提升競爭力等,要建設成一個成熟且完善的集成電路產業聚集區,湖北省還有相當一段路要走。
長江存儲
武漢新芯及長江存儲承擔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是湖北省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重點,在該省甚至全國產業均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06年,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區三級政府共同決策組建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投資107億元建設中部地區第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接下來10年間,湖北省市區政府累計投入100多億元,用于武漢新芯發展集成電路產業。
2016年,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落戶武漢光谷,隨后紫光集團、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共同出資,在武漢新芯基礎上組建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總投資1600億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的研發、建設和運營。
近年武漢新芯以后來的長江存儲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2016年,李克強總理、時任科技部部長萬鋼先后到武漢新芯進行視察、調研;2017年5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馬凱一行到長江存儲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現場調研;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武漢新芯......
如今長江存儲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已取得較大進展。2017年9月國家存儲器基地一號芯片廠房提前封頂;2017年10月,由長江存儲主導的國內首顆自主研發32層三維閃存芯片問世;2019年9月,長江存儲宣布量產基于Xtacking架構的64層256 Gb TLC 3D NAND閃存,這是中國首款64層3D NAND閃存。
烽火通信
烽火通信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專業的光通信設備供應商,旗下產品則已經涵蓋從光通信系統設備到光模塊器件相關的各類核心芯片。
臺基股份
臺基股份成立于2004年,半導體業務為大功率半導體器件及其功率組件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主要產品為功率晶閘管、整流管、電力半導體模塊等,是國內最具規模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生產企業之一。
三安光電
2019年,三安光電在湖北布局化合物半導體領域。同年7月,三安光電Mini/Micro顯示芯片產業化項目在湖北鄂州葛店開發區開工建設,計劃總投資120億元,將建成Mini/MicroLED氮化鎵芯片、Mini/MicroLED砷化鎵芯片、4K顯示屏用封裝三大產品系列的研發生產基地。
鼎龍股份
鼎龍股份以激光打印快印通用耗材產業、集成電路芯片及制程工藝材料產業為核心業務,以進口替代類化學新材料應用為拓展方向,集成電路領域主要產品為激光打印快印通用耗材芯片和化學機械CMP拋光墊產品等。
興福電子
興福電子是上市公司興發集團的子公司,專注于電子化學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囊括集成電路、液晶面板和太陽能光伏制造三大板塊,主要產品有電子級磷酸、電子級硫酸、鋁蝕刻液、ITO蝕刻液、顯影液、清洗劑、多晶硅等各類高純電子化學品。
精測電子
精測電子專業從事平板顯示測試系統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并正在向半導體、新能源行業的測試領域滲透。2019年9月,國家大基金入股精測電子的全資子公司上海精測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
新思科技
2012年,新思科技在武漢設立全球研發中心,2016年12月,新思科技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啟動Synopsys武漢產業園建設項目,這是其在全球首次投資建設的頂級研發產業園區。
聯發科
2010年,聯發科在武漢建設研發中心一期,主要為平板電腦、藍光播放器、數字電視等提供集成電路設計方案;2018年5月,聯發科武漢研發中心二期項目落戶光谷,將投資3.5億元,在漢新增車載電子、智能家居集成電路設計等布局。
光迅科技
光迅科技是光通信領域公司,據最新披露,該公司已針對不同類型的25Gb/s光芯片開展研發,部分規格芯片已經投入光模塊制造,交付客戶;部分規格芯片還在進行客戶驗證、內部可靠性驗證。
本文來自全球半導體觀察,本文轉載分享。
-
聯發科
+關注
關注
56文章
2692瀏覽量
255159 -
新思科技
+關注
關注
5文章
808瀏覽量
50424 -
三安光電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7瀏覽量
39819 -
長江存儲
+關注
關注
5文章
324瀏覽量
3797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