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15日發表的兩項獨立研究,成功演示了能在以現有運行溫度的15倍溫度下運作的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以上被認為是該領域一個重要里程碑,對于將現有原型擴展至更大更強的量子計算機來說,研究結果將能帶來極大影響。
量子比特對應經典的計算比特,可以通過超導電路實現或在半導體(比如硅)內形成。這類固態平臺需要冷卻至極低溫度,因為熱量產生的振動會干擾量子比特,進而影響性能。一般來說,固態平臺需要在約0.1開爾文(零下273.05攝氏度)的溫度下運轉——這需要非常昂貴的制冷技術。
此次最新的兩項獨立研究分別報道了各自的概念驗證性實驗,成功讓硅基量子計算平臺在超過1開爾文的溫度下運行。其中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科學家曼諾·維爾德霍斯特及其同事,制作了一個能在1.1開爾文溫度運作的量子電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團隊演示的一個系統,則能在約1.5開爾文的溫度下運作。
兩項研究都把限制在硅中的電子自旋作為量子比特,并與周圍能在超過1開爾文溫度下正常運作的材料很好地隔離開來。在這個溫度下,可以引入定域電子來操控量子比特,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將這類量子處理器擴展至百萬量子比特的先決條件。
盡管此次升溫幅度相對來看并不大,但能將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以上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冷卻到這一閾值以下既不容易也不便宜。隨著溫度提高到1開爾文以上,成本將大幅下降,效率將顯著提升。此外,硅基平臺也是很有誘惑力的選擇,因為這將有利于集成利用現有硅基硬件的經典系統。(記者張夢然)
責任編輯:wv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9瀏覽量
222703 -
制冷技術
+關注
關注
2文章
15瀏覽量
11053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2瀏覽量
350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NVIDIA 助力谷歌量子 AI 通過量子器件物理學模擬加快處理器設計
![NVIDIA 助力谷歌<b class='flag-5'>量子</b> AI 通過<b class='flag-5'>量子</b>器件物理學模擬加快處理器設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5/63/wKgaoWc7-ouAFcDeAAGdJBWepuQ898.jpg)
imec實現硅基量子點創紀錄低電荷噪聲
英特爾開發300毫米低溫檢測工藝,為量產硅基量子處理器奠定基礎
NVIDIA通過CUDA-Q平臺為全球各地的量子計算中心提供加速
NVIDIA 通過 CUDA-Q 平臺為全球各地的量子計算中心提供加速
![NVIDIA 通過 CUDA-Q <b class='flag-5'>平臺</b>為全球各地的<b class='flag-5'>量子</b><b class='flag-5'>計算</b>中心提供加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EB/wKgaomZBv9mAPqB2AAQeD4OiP8Q898.jpg)
研究人員利用定制光控制二維材料的量子特性
![<b class='flag-5'>研究人員</b><b class='flag-5'>利用</b>定制光控制二維材料的<b class='flag-5'>量子</b>特性](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1/03/wKgaomY4CGeAHBOkAAdMGHuAaTU7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