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爾木市首次使用探地雷達系統(tǒng)為全市67條道路做“體檢”,計劃測線長度439公里。
據悉,雷達探測原理是一種通過發(fā)射高頻電磁波并分析其在地下介質中的傳播、吸收以及反射等物理特性,查明相對介電常數(shù)存在較大差異的目標體(或地質體)的一種電磁波探測方法。主要采用探地雷達法進行雷達數(shù)據采集,微損旋壓觸探法及內窺鏡進行隱患驗證。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幾名工作人員正推著探地雷達慢慢行駛在江源路上,主機把探測到的圖像等信息傳輸?shù)绞滞栖嚿厦娴娘@示屏上。
“別看儀器小,只要沿著路面掃一下,地下的情況便一目了然,整個過程就像是在醫(yī)院做‘彩超’,一旦發(fā)現(xiàn)地下有隱患,我們可通過顯示屏觀察到,并將隱患點詳細記錄下來。”工作人員一邊沿著道路檢測一邊告訴記者。
對采集的數(shù)據,將依據相關地質信息庫進行分析研判、篩選出疑似點,并通過GPS定位鎖定其所處具體位置,以便及時進行施工處理。
據介紹,這是格爾木市首次運用探地雷達檢測技術給市政道路全面做“體檢”,徹底排查道路病害體。本次雷達探測主要檢測道路下方5米范圍內是否存在影響道路安全的隱蔽性病害體,如地下空洞、土質疏松層、脫空等不良地質體,并確定其具體位置、分布范圍、大小及埋深,探測精度達5厘米。
“當探地雷達的電磁波經過正常土層與地下空洞等缺陷土體分界面時,會產生較強的反射,根據反射波特征可以確定地下空洞等缺陷土體的平面位置、埋深、分布范圍等特征,因此探地雷達方法是檢測地下空洞的有效方法。”該項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了解,該項目由格爾木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牽頭組織,具體工作由青海省核工業(yè)地質局和柴達木綜合地質勘查院兩家單位共同實施。通過道路檢測,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消除道路安全隱患,做到早檢測、早預防、早治理,全力保障市民的通行安全。
責任編輯:pj
-
電磁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470瀏覽量
53942 -
儀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3762瀏覽量
49897 -
探地雷達
+關注
關注
2文章
19瀏覽量
8961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