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標準第一個演進版本——3GPP R16已于7月正式凍結,R16標準的完成,實現了5G從“能用”到“好用”的過渡升級,讓5G進一步走入各行各業,催生新的數字生態產業。
在今天舉行的中國移動研究院“智慧講堂”第十二期--“5G R16標準解讀與R17展望”上,中國移動首席專家、3GPP RAN全會副主席徐曉東表示:R15到R16,從“能用”到“好用”。R16版本圍繞“現有能力挖潛、新能力拓展、運營降本增效”三個方面,進一步增強5G更好服務行業應用的能力,提高5G的效率。
新能力拓展包括:一是工業互聯網(IIoT),無線代替有線,滿足工業控制、時鐘同步要求;二是URLLC,多業務/信道并發時,明確數據搶占和排隊機制保證URLLC業務;三是NR車聯網(V2X),支持LTE-V2X所有應用場景并增加車輛編隊,半自動駕駛等新場景;四是NR定位增強,理論精度提高,室外小于5米,室內小于3米,但有些對現實要求很苛刻;五是非公共網絡(NPN),控制非授權用戶準入,提供區域性資源隔離保障要求。
現有能力挖潛包括:一是大規模天線增強,包括R15來不及做的,多點傳輸增強,上行滿功率利用;二是移動性增強,0ms中斷時延,賦予終端一定主動權的條件切換;三是終端更節能,改善非重度手機使用者的待機體驗;四是載波聚合增強,立足于不需它的時候你看不見它,但想它時候它立馬在你身邊;五是接入回傳一體化,類似4G中繼技術,通過無線回傳擴展覆蓋;六是NR非授權,3GPP提供的另類“WiFi”。
運營降本增效包括:一是無線數據采集和應用,通過標準化的無線數據采集上報機制、網元間交互流程,實現部分網絡自優化功能,并為AI網優提供必要數據;二是遠端基站干擾管理,定義進端基站干擾的空口和回傳方案,實現5G高效自動化的TDD遠端干擾抑制。
談及對R17的展望,徐曉東表示:一是能力精細化,覆蓋增強、小包傳輸、DC-CA增強、終端節能、MIMO增強、終端中繼、多播廣播、IAB增強、多SIM卡、更高頻段;二是業務外延化,無線切片增強、更精準定位、IIoT和URLLC增強、低成本終端、終端直連增強、AR/VR增強、非地面網絡;三是網絡智能化,面向網絡自動化SON/MDT功能增強、面向無線+AI的數據采集和應用、用戶體驗QoE數據采集和優化。
責任編輯:pj
-
中國移動
+關注
關注
22文章
5556瀏覽量
71790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00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28瀏覽量
942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