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要想流行起來,必須做到體驗更好且價格可以被普通家庭接受。
最近幾年,各IT廠商都在布局智能家居。試圖在智能手機之后找到新的增長點。谷歌收購了Nest,蘋果制定了HomeKit硬件規格,微軟、高通、英特爾也都在力推智能家居的解決方案。但是一直到現在,智能家居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原因何在?智能家居路在何方?
各自為戰的智能家居標準
眾所周知,智能家居并不是一個新事物,早在10年前的電子展會上,我們已經看到海爾、海信等家電企業曾推過智能家居的概念。當時還沒有出現智能手機,家用的無線路由器也不普及,我們所看到的智能家居非常低級,甚至還有短信控制方式。
隨著智能手機、3G/4G高速網絡以及家用Wi-Fi的出現,智能家居有了控制終端和網絡基礎,而越來越便宜的嵌入式芯片讓智能家居不再昂貴。當谷歌高價收購Nest之后,智能家居的開發一度達到高潮,三星、LG、海爾、TCL等家電廠商,谷歌、百度等互聯網廠商,小米等智能手機廠商,華為、中興等通訊設備廠商,英特爾、高通等芯片廠商,紛紛開始涉足智能家居設備。
諸多廠商的加入,使得智能家居的標準就有好幾個,例如三星、英特爾、戴爾等公司聯合成立的智能家居設備標準聯盟OIC;高通、夏普、LG、思科、微軟等公司組建的另一個家居設備標準聯盟AllSeen;三星、ARM、Nest等4家公司聯合推出的智能家居使用的無線網狀網絡新標準Thread……
但是這些看似極其強大的聯盟卻各自爭斗,無法形成統一的標準,A聯盟的產品到了B聯盟就不能用,結果是市場空間變小,難以形成規模,成本無法降低。
名不副實的智能家居
目前,智能家居產品雖然有很多,但是卻沒有流行起來,原因何在?
首先,現在的智能家居還不夠智能,智能家居廠商所提供的方案只是解決“偽需求”。例如現在我們看到的智能家居產品雖然很多,但是分析一下具體的技術,無非是傳統家電或者家用產品安裝一個Wi-Fi或者藍牙接收器,然后增加程控功能,最多再加一個手機APP遠程控制。但隨之而來問題在于,家電很多是不需要這些功能的。除了空調、熱水器等需要提前開啟的設備,遠程控制有點作用外,其他大多數家電并不需要遠程控制。
手機控制燈光開啟只是少走兩步路,手機控制電飯鍋、洗衣機,并不能讓米和水自動“跑到”鍋里,讓臟衣服自動“跑到”洗衣機里。
現在所謂的智能家居,從人工智能的角度看“連門都沒有入”,“聯網控制家居”的名字也許更為合適。
智能家居的未來
眾所周知,家庭娛樂最早是收音機,后來有了提供圖像的電視機,之后是錄音機、錄像機、DVD,最終PC統一了家用娛樂平臺。如今是智能電視與盒子成為家用娛樂平臺的主流。
每一種新產品都比舊產品有更好的體驗,同時價格也能被家庭用戶所接受,而智能家居要流行,必須也做到體驗更好且價格可以被接受。
一個能聯網、可以用手機APP控制的洗衣機就算智能家居,但是對用戶來說,用手機APP遙控并不比用按鍵操控更方便,所謂的“智能”用戶并不買賬。而能自動收集臟衣服、自動清洗、自動晾干、自動把干凈衣服放進衣柜的綜合洗衣設備,才是智能家居。這種洗衣機賣1萬元人民幣也會有人買單,因為它改變了人們洗衣服的方式,有更好的體驗。當然,這種洗衣機如果賣100萬,也不會進入家庭,因為這個價格超過了普通家庭能夠接受的范圍。
所以,現在智能家居未能普及的原因在于其體驗不夠好,而且價格不夠低。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體驗更好的智能家居的出現,價格也會降低。當到達一個體驗與價格相匹配的時間點,智能家居就會流行開來。
責任編輯:tzh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9瀏覽量
89251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30文章
9607瀏覽量
186420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4瀏覽量
2402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