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亞迪半導體部門低調官宣比亞迪芯家族里的MCU芯片經過十余年深耕,已經在一線家電和汽車中獲得批量采用,其中,首款批量裝車車規級MCU芯片,出貨量超300萬顆!這是本土MCU在汽車領域的重大突破!
4月15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2008年成立的比亞迪微電子已經完成內部重組,重組后,比亞迪微電子更名為比亞迪半導體,未來比亞迪半導體將重點推進車規級半導體、工業半導體、消費級半導體產業發展。
MCU即是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 Unit),又稱單片機,是除了CPU外集成了各種外設如內存、計數器、USB、A/D轉換、UART、PLC、DMA等周邊接口的SoC芯片,MCU在手機、PC外圍、遙控器,消費電子、工業、汽車總有廣泛應用,每年全球MCU出貨超過300億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本土MCU需求暴漲,很多企業都在考慮用國產MCU取代美國等其他產MCU,一些本土企業如華大半導體、芯海科技、靈動微電子、國民技術、航順科技等公司的MCU出貨量暴增。
目前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每輛汽車采用的MCU超過300顆!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將突破1億輛左右,因此僅汽車級MCU需求要達到200到300億顆,因此很多國內外公司都將汽車應用作為主攻方向,不過要實現車規級的MCU挑戰很大,一方面目前車規級MCU主要采用國外公司如NXP、ST、TI等公司的產品另外,車規級MCU需要高可靠性,獲得認證的周期也比較長,要打入前裝市場難度很大,但難度大不代表不能進入,只要長期堅持,還是有機會進入這個市場的。
據悉,比亞迪半導體車規級MCU芯片BF7111A于2017年開始量產裝車,截止2019年8月突破100萬顆,到今年7月車規級MCU突破300萬顆,說明其MCU應用呈現加速勢態。
據悉,比亞迪在車規級MCU方面有70余人的研發團隊,80%本科以上學歷,80%五年以上工作經驗,多年來共獲得328件國內外專利,201件發明專利,在設計上已經完全掌握8051/32位ARM處理器設計與應用、電容傳感器技術、數字/模擬信號處理技術;另外,比亞迪工業級及汽車級MCU產品出貨量累計超5億顆, 工業級MCU產品客戶端不良率《10PPM。比亞迪車規級MCU分為車規級8位MCU和低端車規級32位MCU兩個系列,其中32位有單核系列和雙核系列。
未來比亞迪還將要推出車規BMS芯片, 電機驅動芯片以及多核鎖步32位車規級MCU ,逐步推出更多系列車規MCU。
比亞迪半導體最早是2008年進入工業級觸控MCU市場,主要市場為品牌家電客戶,長期占據品牌客戶觸控MCU市場占有率榜首,截止目前出貨量已超7億顆。
后來,比亞迪半導體在工業級觸控MCU基礎上開發車規級觸控MCU芯片。目前很多本土IC廠商也在積極從消費電子、工業領域進入汽車電子領域,比亞迪半導體無疑是值得學習的榜樣,我記得一位半導體業內資深人士說過,在中國做IC ,要做好“板凳要做10年冷”的準備--就是必須有深入的積累然后才有爆發,前幾天我的另外一篇文章介紹的芯海科技也是這樣,用17年專注換來信號鏈MCU第一股,詳見《17年專注,成就科創板“信號鏈MCU”第一股!》,一句話,就是厚積薄發!期待看到更多本土IC爆發!
-
比亞迪
+關注
關注
19文章
2329瀏覽量
54358 -
MCU芯片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3瀏覽量
11635
原文標題:比亞迪MCU,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geek,微信公眾號:MCU開發加油站】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Figure AI宣布終止與OpenAI合作,稱已在AI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重大突破!優刻得×腦虎科技腦機接口臨床試驗取得新進展
![<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優刻得×腦虎科技腦機接口臨床試驗取得新進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C5/wKgZO2d3pmWAUnNsAADF5lqz1UQ569.png)
國外科研團隊在X射線科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谷歌量子芯片實現計算領域重大突破
谷歌量子芯片Willow實現重大突破
Anthropic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2/AE/wKgaoWcIfSaAKRQfAAaYZq8WgZ8328.png)
中國芯片制造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預計一年內實現應用落地
NVIDIA攜手聯發科,G-Sync技術獲重大突破
努比亞發布自主研發的星云大模型,在AI技術領域又一重大突破
我國科學家實現激光雷達系統研制重大突破
![我國科學家實現激光雷達系統研制<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7/25/wKgZomaD1VeAGr12AABl0fBfgd8740.png)
據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報道!暢能達科技實現散熱技術重大突破!
重大突破│捷杰傳感APEF自適應算法將設備健康監測誤報率和漏報率降低92.8%!
![<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捷杰傳感APEF自適應算法將設備健康監測誤報率和漏報率降低92.8%!](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FD/wKgaomYFG7iANWyuAACdvDVjJI4276.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A3/wKgaomXYDmCADgc0AAf1qyZrj-I44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