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廣西廣電、東方明珠、貴廣網絡、歌華有線、天威視訊等在內的廣電系省網(或相關)上市企業紛紛發布公告,確定了成立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電股份公司)持有股份比等情況。而在公布的廣電股份公司注冊資本中,除了廣電系企業外,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要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和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也進行了注資。
實現“全國一網”整合小目標
廣電股份公司即廣電“全國一網”股份公司?!叭珖痪W”整合關乎其未來的5G業務發展,一直是業界關注的重點。今年2月,中宣部等部門下發了《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到廣電股份公司由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廣電)牽頭,與省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和戰略投資者共同組建,以推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的整合與發展。目前,“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名稱已于2020年8月4日正式申報登記,部分出資情況也已公布。
記者注意到,在廣電系上市公司中,貴廣網絡、天威視訊、廣西廣電、吉視傳媒、湖北廣電、廣電網絡均以2億元現金出資,將持有廣電股份公司0.2%股權;東方明珠、江蘇有線、華數傳媒則以5億元現金出資,將持有廣電股份公司的0.49%股權。廣電系上市公司出資遠小于其市值。對此,工信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數字文化工作組組長包冉表示,由于歷史原因,廣電系公司上市時“打包”的非主營業務資產估計會提前剝離,不會全部進入廣電股份公司。
中國廣電拿到5G牌照之后,“全國一網”整合的力度是十幾年以來最有大的。由于疫情原因,“全國一網”整合進度略慢于預期。公開信息顯示,參與組建廣電股份公司的發起人共有47家,除了上市公司之外,還有20多家非上市的廣電系企業未發表聲明,TMT產業觀察家、融合網及呼麥網總編吳純勇表示,“全國一網”整合的推進速度取決于這些公司的整合情況,在市場競爭激烈、信息傳輸通道越來越發達、各項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的整合、市場化運營步伐越快越好。
目前廣電股份公司的成立只是在基本面上快速形成全國一張網,并不是“全國一網”整合的最終結果。在吳純勇看來,未來廣電股份公司在商業化層面還有其他舉措。按照實施方案的規劃,廣電股份公司最終將組建形成由中國廣電控股主導、對各省網公司按母子公司制管理的“全國一網”股份公司,建成“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的運營管理體系,而其距離這個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阿里巴巴和國家電網為何入局?
在目前公布的廣電股份公司注冊資本情況中,令人意外的是,國家電網和阿里巴巴分別以100億元的出資額占據了9.88%的股份。
其實,早在2014年阿里巴巴就注資了中國廣電相關企業。2014年,實際控制人為馬云和史玉柱的杭州云溪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65.36億元入股華數傳媒,獲得20%股份。同期,阿里巴巴集團和華數傳媒達成戰略合作。
除了早有淵源之外,在包冉看來,阿里巴巴注資廣電股份公司也是因為5G移動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數字經濟時代,網絡成為必要的、普遍的基礎設施。我國提出的“新基建”更是將5G作為“新基建”的重點。從阿里巴巴的角度看,一方面,戰略投資廣電股份公司既可以深度參與到我國“新基建”的大潮中;另一方面,5G可以直接帶動大規模的信息消費增長,是十分優質的投資資源,對于阿里巴巴的產業孵化十分有利。
對于廣電股份公司來說,阿里巴巴的注資除了可以帶來資金上的助力外,也會對未來廣電的5G業務有很大助益。吳純勇表示,在全國一張網形成之后,最重要的是如何把這張網運營起來,給現有的1億多有線電視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阿里巴巴可以針對中國廣電的5G特點進行相應的業務研發,探討商業模式。同時,吳純勇呼吁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充分利用自身戰略規劃與布局(例如無人駕駛、無人機配送、物聯網等),參與到中國廣電的業務發展中來,把中國廣電牌照、技術、用戶等資源(例如5G、700MHz、上億用戶規模等)真正利用起來,“盤活”中國廣電一張網。
除了阿里巴巴,國家電網戰略投資廣電股份公司也是業界關注的焦點之一。從5G行業整體發展的角度看,國家電網深度參與5G或是必然。能耗問題是目前制約5G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國家電網是5G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員。包冉表示:“如果沒有國家電網積極參與和實質性電價補貼,5G的建設成本預估要增加一倍,建設時間或將推遲30~40%?!?/p>
對于國家電網來說,5G也是重要的發展機遇。中國電科院信息通信研究所總工程師汪洋表示,5G滿足了智能電網戰略目標和業務場景的剛性需求,將會給電網行業發展帶來深入而持久的影響。近日,中國電科院國網能源互聯網技術研究院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進一步增強了國家電網在5G電力行業應用標準制定方面的話語權。
目前,地方電網公司也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分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支撐4G/5G基站建設,解決信號覆蓋問題,合作開展邊緣計算、大數據、商務運營、物聯網等業務,以及成立聯合研究攻關團隊、合作打造優質服務管理體系。包冉預測,未來傳統三大運營商或將與國家電網有更深度的合作。
阿里巴巴和國家電網的加入將給廣電股份公司5G發展增加更多的可能性,廣電股份公司即將揚帆起航。而作為新成立的公司,外部資本入局門檻較低也是阿里巴巴和國家電網注資廣電股份公司的原因之一。
廣電700MHz產業鏈逐步成熟
中國廣電手握700MHz頻段,是其顯著的優勢之一。700MHz低頻段的核心優勢在于頻率低、覆蓋范圍廣、傳播損耗低、穿透能力強,適合大范圍連續網絡覆蓋,被譽為“黃金頻段”。未來,700MHz 5G網絡建設主要應用于偏遠山區、農村、城鄉結合部、以及人口密度不高的城區,是加速5G全覆蓋的重要利器。
依托700MHz,廣電股份公司的成立將對目前的5G產業格局產生一定沖擊,但是在吳純勇看來,其在短期內不會對5G產業格局產生較大影響?!爱吘箯V電系剛剛成長,業務發展還未起步。期待阿里系等互聯網企業能發揮極強的業務、技術、內容、商業模式等各方面的創新能力,深度參與到中國廣電5G建設中來,進而激發出中國廣電自身的優勢?!眳羌冇氯缡钦f。
打鐵還需自身硬。目前,中國廣電700MHz 5G標準、互聯互通測試和終端等都有不錯的進展。中國廣電主導制定的700MHz頻段2x30MHz/40MHz大頻寬技術方案正式獲3GPP采納成為5G國際標準;近期中國廣電攜手合作伙伴完成全球首個700MHz 2x30MHz 5G端到端系統方案演示驗證;中國廣電推動700MHz 5G手機、CPE終端、工業模組、基站設備完成型號核準入網,中國廣電5G 700MHz產業鏈正逐步成熟。
中國廣電副總經理曾慶軍表示,下一階段,中國廣電將繼續在標準制定、技術合作、應用創新、生態共建等多個維度聯合全球產業伙伴共同推進大頻寬700MHz 5G產業鏈科學、高效、快速發展,以支撐高標準、高質量的廣電5G網絡建設;充分落實中央關于5G網絡建設共建共享、加速落地的指示精神,通過深挖頻譜、媒體、網絡、家庭用戶等立體資源優勢、革新網絡建設模式、創新業務發展形態,構建引領廣電行業轉型升級的新型融合5G網絡。
責任編輯:tzh
-
電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2112瀏覽量
59363 -
網絡
+關注
關注
14文章
7599瀏覽量
89243 -
廣電
+關注
關注
2文章
232瀏覽量
21045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移遠通信5G RedCap模組RG255C-CN通過中國電信5G Inside終端生態認證
![移遠通信<b class='flag-5'>5G</b> RedCap模組RG255C-CN通過<b class='flag-5'>中國</b>電信<b class='flag-5'>5G</b> Inside終端生態認證](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7E/74/poYBAGOFf5yATa2-AAAcsfElJTM256.png)
5G新一代應用:技術創新引領市場新機遇
嵌入式設備中的4G/5G模塊管理
中國廣電引領5G新紀元,5G-Advanced網絡能力部署全面啟動
請問mx880 5G數據終端可以設置優先5G網絡嗎?
智能化升級:PROFINET網絡結合TSN技術將引領工業自動化新潮流
![智能化<b class='flag-5'>升級</b>:PROFINET<b class='flag-5'>網絡</b>結合TSN技術<b class='flag-5'>將</b><b class='flag-5'>引領</b>工業自動化新潮流](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6D/31/poYBAGM1GMyAT5M1AAANJWQoPiE053.png)
中國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啟動5G異網漫游商用
廣電計量入選“汽車網絡與數據安全行業全景圖”
![<b class='flag-5'>廣電</b>計量入選“汽車<b class='flag-5'>網絡</b>與數據安全<b class='flag-5'>行業</b>全景圖”](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CC/wKgaomZBa6OAB-GSAAAx5FoHj6I398.jpg)
利用5G智能網關實現多行業數字化升級
![利用<b class='flag-5'>5G</b>智能網關實現多<b class='flag-5'>行業</b>數字化<b class='flag-5'>升級</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B/23/wKgZomYrPl-ALPLWAAPVgT1WpFg83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