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五邑大學參與研發的4800萬像素硅基液晶數字光場芯片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首發,被評為“科技創新服務示范案例”。這是我國首顆工業數字光場芯片,其以4800萬個光場像素創造了硅基液晶芯片分辨率新的世界紀錄,也標志著我國數字光場芯片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此次展示的硅基液晶芯片將同類芯片分辨率世界紀錄由983萬像素提高到4800萬像素,因此可獲得更高的成像精度和更大的曝光面積,具有巨大的技術價值和商業價值。同時,也代表我國數字光場芯片技術逐漸從技術追隨者變為技術引領者。
五邑大學智能制造學部部長張昕介紹,4800萬像素數字光場芯片可以廣泛應用于3D打印、PCB數字曝光、數字光刻等工業曝光領域。目前,我國的工業數字光場芯片100%依賴于美國進口,首顆工業數字光場芯片的面世,將為我國的數字光場類應用發展提供“芯”動力。
據介紹,目前4800萬像素硅基液晶數字光場芯片已實現了自主設計、自主流片、自主封裝,具有了100%的自主知識產權。芯片由五邑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及北京數字光芯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研發而成。
其中,五邑大學主要負責半導體材料開發、芯片測試、芯片驅動硬件設計及驅動軟件開發工作。在開發過程中,該校開發出了高通量視頻信號并行輸入系統的硬件與軟件系統。未來,五邑大學將與合作伙伴致力于研發更多先進的數字光場芯片技術,致力于我國數字光場芯片的自主可控。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3月,五邑大學便攜手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共建“數字光芯片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設在五邑大學內,雙方以實驗室為基地,聯合研究與開發數字光芯片相關應用技術,共同開展前沿基礎性科研工作和人才培養。聯合實驗室成立一年多以來,現已形成20余人的研究團隊,并與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福州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實質性的科研合作。
這款4800萬像素硅基液晶數字光場芯片,由五邑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及北京數字光芯科技有限公司等聯合研發而成,創造了硅基液晶芯片分辨率新的世界紀錄,也標志著我國數字光場芯片技術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資料顯示,此次展示的硅基液晶芯片將同類芯片分辨率世界紀錄由983萬像素提高到4800萬像素,因此可獲得更高的成像精度和更大的曝光面積,具有巨大的技術價值和商業價值。同時,也代表我國數字光場芯片技術逐漸從技術追隨者變為技術引領者。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4800萬像素硅基液晶數字光場芯片已實現了自主設計、自主流片、自主封裝,具有了100%的自主知識產權。目前,我國的工業數字光場芯片100%依賴于美國進口,首顆工業數字光場芯片的面世,將為我國的數字光場類應用發展提供“芯”動力。
或許很多人不了解硅基液晶數字光場芯片,硅基液晶數字光場芯片是可通過計算機數字信號控制形成任意光場圖形的芯片的統稱,可以幫助人類通過信息技術實現任意所需的光場。
目前,數字光場芯片廣泛應用于工業和民用領域的各個方面,在電影、投影儀、激光電視、智能車燈、虛擬現實、印刷打印、光固化3D打印、PCB電路板曝光、芯片光刻等領域起著重要的作用。
責編AJX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2瀏覽量
427278 -
像素
+關注
關注
1文章
205瀏覽量
18632 -
光場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17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