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時強調指出:“改革創新最大的活力蘊藏在基層和群眾中間,對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強鼓勵和引導,讓新生事物健康成長,讓發展新動能加速壯大。”從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和特點來看,大數據不僅是一種物態,更是一種應用;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思維。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技術正在成為全面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支撐,這將會改變以往依靠經驗分析判斷事物的狀況,取而代之的是大數據治理模式,全面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拓展基層治理內涵。基層社會治理涵蓋地方治理、鄉村治理、社區治理、環境治理等諸多方面,涉及人口、環境、資源、民生等種類繁多的大量數據,這些數據是保障基層治理結構合理化和激發基層治理活力的寶貴資源。在新時代背景下,大數據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實踐絕不僅僅是人口、環境或資源等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應通過利益的協調與整合來實現基層有效治理,通過分析研判、深入調查和科學決策,破解基層社會治理難題。從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支撐來看,基層治理現代化不會憑空到來,不會自然而然實現,總是要依賴于某種推動力量。這種推動力量,通常是在基層治理變革中涌現出來的現代技術力量。以大數據驅動基層治理,可最大限度地縮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背景下的“數字鴻溝”,使得基層治理結構趨于扁平化,從而加快基層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使之能與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相適應。
重塑基層治理體系。大數據時代的基層社會治理,信息獲取能力空前增強,擁有對海量基層大數據的占有、分析、處理的主導權,有助于以此為基本參數和坐標進行基層治理體系的構建,運用大數據探索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合作共治。推動基層治理方式的系統性重構和創新性變革,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題中應有之義。在推動基層治理實踐中,應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進一步規范相關數據資源的采集、儲存、傳輸、處理的程序和方法,制定相應的規則及標準,努力搭建縱向貫通、橫向集成、共享運用、安全可靠的“多元共治”大數據信息平臺,更加主動地謀劃和引領科技手段的應用,從現代技術支撐中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確保基層治理大數據建設和應用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更大的力度推動大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和基層治理體系協調發展。
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在未來的基層治理中,大數據思維將引領不確定性環境下基層治理模式的新發展。大數據思維要求基層治理模式體現出基于現代社會治理體系構建的系統思維、基于信息化治理的大數據思維和基于科學研判的前瞻思維,能夠依托大數據管理和區塊鏈技術,通過提升基層治理智能化水平,從海量衣食住行、醫療教育、收入消費等數據終端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繼而在多個主體之間實現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通過建構基于大數據系統“多元共治”的“合作”“共享”機制,統籌開展復合型基層大數據管理特征庫和分析模型建設、驗證和推廣,在基層大數據治理實踐中整合優化各類信息資源,形成互信、互助、互擔的整體數據鏈,進行滾動跟蹤預測,實施高效、專業、精準保障,以信息化治理模式創新助推基層治理能力現代化。
提高基層治理研判感知。未來的基層治理亟須進一步推廣大數據技術應用、適應現代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趨勢。顯而易見,推進基層治理實踐也必將高度依賴海量大數據的分析與研判的有機結合。由于信息瞬息萬變,基層治理變革在“計劃式、預案式”協同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動態管理,實時掌握社會基層運行態勢,快速分析決策,最大限度地滿足現代基層治理需要。而以信息為中心、以搜索分析處理為中樞架構的大數據融合技術,能夠在全域范圍內實現信息資源的自動搜索、甄別、過濾、檢測、跟蹤,極大提升了大數據融合技術與基層治理實踐的協同能力,可實現“從數據轉化為研判和決策”的智能化和實時化,將有效提高信息化治理過程中歷史數據、現實態勢及未來發展的快速感知,進而極大提高基層治理科學研判和決策能力。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未來基層治理,在大量的數據分析下,通過對海量數據信息交換、共享、使用等一系列數據的采集和整合,強化科技手段運用,進一步科學評估基層治理效能,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基層治理方案,實現基層社會治理資源整合、力量融合與功能聚合。無論是基層治理改革,還是多元共建、信息共享、數據協同,在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的綜治大數據支撐下,都能夠摒棄以往依靠經驗的慣性操作而帶來的問題,去除不必要的重復流程,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精準研判。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優勢,信息技術將為基層治理變革提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能夠更好地采集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實時分析出動態狀況和需求,使得基層社會治理在質量、效率、精度上實現較大進步。
升級信息化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與探索,離不開信息化相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近些年,在大數據技術迅猛發展及廣泛應用的驅動下,對于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都致力于搶占先進技術高地,對于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高度重視。擴充和發展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可以采取引進和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彌補人力資源上的缺口。通過建立良好的引進培養和選拔任用機制,促使信息化應用型專門人才不斷更新升級自身知識儲備,進一步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適應激增的信息化治理需求,為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責任編輯:pj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7瀏覽量
103871 -
儲存
+關注
關注
3文章
201瀏覽量
22441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DS1675最大數據吞吐率是是多少?
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三者關系
物聯網和大數據的關系
智慧城市與大數據的關系
中交興路入選中國信通院“卓信大數據計劃”
![中交興路入選中國信通院“卓信<b class='flag-5'>大數據</b>計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D0/wKgZomafB-WAXMnDAAAekn39U0A740.png)
使用CYW20829的BLE進行最大數據發送應用,BLE丟失數據如何解決?
大數據采集系統分為幾類
大數據在部隊管理中的運用有哪些
數大數據時代的關鍵:融合數據治理與AI為企業增值_光點科技
在微芯片上使用3D反射器堆棧有助于加快6G通信的發展
CYBT-343026傳輸大數據時會丟數據的原因?
為何電感器對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為何電感器對于<b class='flag-5'>大數據</b>及人工智能產業<b class='flag-5'>發展</b>至關重要](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CB/wKgZomXe0UuAEieXAALf6A7haZ0630.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