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牙技術聯盟
司南物聯轉載
本文是“如何為物聯網應用選擇無線連接技術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有許多無線連接技術可供物聯網開發人員選擇,但就單個項目而言,并非每種技術都適合,也不存在適用所有項目的通用技術,選擇連接技術最終都要根據項目的需求和要求。
項目的要求取決于所涉及的應用類型。在本文中,我們將重點關注工業和商業領域最流行的物聯網應用類型、定義本系列文章中使用的術語、概述影響無線技術選擇的最重要特性,并確定最適合在本系列文章中進行討論的幾種無線連接技術。
應用介紹
一些最常見的工業和商業應用類型包括:
控制和自動化系統:商業照明、安防系統、安防攝像機等。
資產追蹤:例如,追蹤醫院內醫療設備的位置。
術語定義
在介紹物聯網系統特性之前,我們先定義在本系列文章中使用的術語。
IoT(物聯網):這個術語的定義目前還不明朗,您可能看到很多種對物聯網的定義,有時這些定義甚至相互矛盾。為方便起見,我們將物聯網定義為設備通過一個或多個無線網絡相互通信的能力。
設備:一種能夠與網絡中其他設備進行無線通信的電子設備,包括智能手機、互聯燈具、互聯傳感器,門鎖和智能手表。
網關(Gateway):一種用于橋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網絡(通常無法相互通信)的設備。例如可以將網關安裝在一幢裝有十幾個藍牙門鎖的建筑中,然后將通過藍牙連接的門鎖橋接到互聯網或本地Wi-Fi網絡。
云(Cloud):指公共域網絡(互聯網)或私有域網絡,例如蜂窩網絡。
特性簡介
下面我們將了解特性在本系列文章中的定義。特性是一種屬性,用于定義物聯網系統內設備行為及設備間連接和交互方式。
物聯網系統的最重要特性包括:
通信模型
通信模型指系統終端設備的通信要求。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們將介紹下面幾種通信模型。
設備到設備:網絡內的設備需要互相通信
設備到網關:網絡內的設備需要連接系統內的一個或多個網關
設備到云:網絡內的設備需要與云端后臺服務器通信
距離
距離指一個系統內兩臺設備之間實現可靠連接的最大距離。
吞吐量
吞吐量指一個系統內的設備連接所支持的最大數據速率。請注意,系統不同部分對吞吐量的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
移動性
移動性是指設備硬件是固定的還是可移動的。
功率
功率指系統內設備的總體功耗。系統內每臺設備的功率可能會有所不同。
環境
環境差異取決于系統周圍區域的物體和無線噪聲情況。環境分為四類:室外環境、工業環境、辦公室環境和家庭環境。
成本
相關成本分為兩類:
一次性成本,例如設備本身的成本和安裝成本
經常性成本,例如可能因連接產生的訂閱費用
無線技術
本系列文章將討論的物聯網常用無線技術包括:
低功耗藍牙
Wi-Fi
基于IEEE 802.15.4的技術,包括Thread 和Zigbee
Z-Wave
5G技術
系列預告:
在后面幾篇系列文章中,我們將對比各種無線技術,重點介紹特定類型的應用,列出與每種應用相關的最重要特性,以及最適合每種應用的無線技術。
原文標題:深度系列解讀:如何為物聯網應用選擇無線連接技術 - 術語和應用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8瀏覽量
377073 -
無線連接
+關注
關注
2文章
426瀏覽量
36068
原文標題:深度系列解讀:如何為物聯網應用選擇無線連接技術 - 術語和應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scinaniot,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