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智慧城市的規劃需要自上而下,注重因城施策的頂層設計,具體落實時應自下而上分頭建設,由點到面地推進,聚焦“智慧城市微單元“。城市區域視角上的一個單元,園區、社區等都可以視作城市單元,功能上幾乎具備城市所能提供的所有基本要素。
社區是城市的組成細胞,是城市管理、政務服務和市場服務的載體;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建設落地的觸點,是對智慧城市概念的繼承、發展和實施,打造智慧社區能有效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智慧園區從一定程度上說是智慧城市的小區域范圍內的縮影,是建設智慧城市的重要構成,是推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據統計,國家級園區規模超過500,省級園區超過1000家,在國家大力扶持下,園區經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助推器,城市安全是保證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是政府保障公眾享有安全和請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以及良好的社會秩序的關鍵著力點,是政府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
所以,在不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過程中,智慧社區、智慧園區和城市安全成為了三個智慧化建設的重要應用場景。
(1)智慧社區
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建設的基本單元,是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智慧社區建設廣義上包括新建智慧社區和老舊小區智能化改造。與新建社區相比,老舊小區不僅在智能化設施上是一片空白,甚至在基礎設施上都有所缺失。2020年,國務院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各地計劃改造小區數量與涉及居民戶數,是2019年的一倍,其中智慧社區建設,是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智慧社區逐漸成為新形勢下面向未來社會管理創新的一種新模式,通過將社區的家居、物業、商務、醫療等進行信息整合,實現了居民生活的信息化、智能化,為社區居民帶來便利、安全、舒適、高效、幸福的生活體驗。例如通過智慧社區系統中的電梯控制系統與政府安檢或質檢部門聯動起來,將一個個小區的所有電梯運行數據對接到安檢部門,把先進的梯控系統定成一種可行的運行標準在城市各社區推行,這將徹底杜絕隨著電梯老化帶來的安全事故,做到最有效的安全防范和事后追責監督標準。再如把小區的對講和門禁系統以及社區一卡通技術中集成的人臉識別技術、身份證識別技術采集的數據與政府的公安系統進行對接,包括小區的監控系統周界防盜和報警系統進行智能化分析分級上報對接到政務公安系統,對小區居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和社會治安將是一次徹底升級。
此外,智慧社區建設需要綜合考慮地域的差異性、經濟水平的不同、社區的建設時間、社區居民文化k平及人口結構等,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建設模式、社區服務和特色應用。
(2)智慧園區
產業園區是城市經濟的重要載體,是智慧城市的特色功能區塊和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智慧園區被認為是城市政府加強經濟管理,提升對企業服務的重要抓手,同時,智慧動區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單元是智慧城市在一個小區域范圍內的縮影。從2012年至今,頒布了多項政策推進智慧園區的建設,國內或多的各類型細區投身于園區的智慧化建設中。
智慧園區建設是利用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來感知、監測、分析、控制、整合園區各個關鍵體節資源,在此邪隨上實現對各種需求做出警慧響應,使園區整體運行具備自我組織、自我運行、自線優化的配力,為回區企業創造一個綠色、和諧的發展環境,提供高效、便捷、個性化的發展空間。
產城融合是智慧園區發展的一種重要趨勢。隨著園區發展的不斷迭代,借助上智慧化解決方案的園區將不再是單一功能的園區,而是向一個集產業發展、科學研究、居民生活等于一體的城市綜合功能集聚區轉變。智慧園區在逐步地消除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之間的邊界,讓一切更自然地有機融合。
(3)城市安全
安全,是城市政府為城市當中居民、企業所提供的基本保障。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城市安全包括了兩個方面。
第一,是城市物理環境的安全。具體包括了公共安全、消防、醫療衛生、交通、應急管理等多個領域。
在智慧城市中,相關領域的智慧化建設和運營,一方面可以進行實時的智能監管,并通過可視化大屏幕墨現,從而及時發現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快速協同調度資源,以解決問題
第二,是城市網絡空間的安全。從新型智慧城市需求側和供給側安全發展兩個視角來看,”隱私保護“和”自主可信”成為關注焦點。為此,區塊鏈等技術被引入,各類法律法規持續完善。
責任編輯:gt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9瀏覽量
137862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3瀏覽量
37700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78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5瀏覽量
977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