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體疏遠的時候,音樂物聯網的應用變得越來越重要。
之前,我們討論了物聯網和表演藝術的融合領域,這種現象被稱為音樂物聯網或“ IoMusT”。這項技術僅在COVID-19時代才變得更加普及,在COVID-19時代,從演唱的意義上講,不再有許多現場音樂活動,例如音樂會。
以下是我們看到IoMusT出現在實際應用程序中的幾種方法。
基于網絡的協作
通過網絡連接的音樂表演使音樂家既可以到達同一地點,也可以到達偏遠的觀眾。
IoMusT網絡框圖。
一個示例是稱為ReacTable的網絡音樂表演(NMP)系統,該系統由桌子的可觸摸界面組成,該界面可以跟蹤物體在表面上的移動方式,以隨后控制音樂輸出。該界面允許位于不同位置的音樂家與桌子上的物品進行協作,并在同一場音樂會上進行實時表演。
ReacTable接口。圖片由ReacTable提供
聯網的表演還允許各種事物之間的連接,例如智能樂器和可穿戴設備,從而為音樂家和聽眾成員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和音樂合作。聯網音樂系統可以通過局域網(LAN),廣域網(WAN)或無線傳感器網絡(WSN)進行。
互動表演
交互式表演通常由配備傳感器的現場表演者和音樂家組成,他們可以使用身體手勢實時控制燈光等媒體元素。數字樂器是現場表演的關鍵部分,它映射手勢以控制樂器的信號。
創作歌手Imogen Heap是互動音樂表演技術的先驅。她以開發MI-MU手套而聞名,這使她能夠通過手和手臂的動作將聽覺元素引入到她的表演中。
MI-MU手套依靠嵌入在織物中的運動傳感器。圖片由MI-MU提供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作家約翰·于根森(John Jurgensen)解釋說:“堆女士并沒有像許多電子藝術家那樣在舞臺上擺弄筆記本電腦,而是通過WiFi連接的手套和自定義動作來控制自己的裝備,例如張開雙臂以增加回聲她的聲音或捏手指以使合成器音調變亮。”
虛擬和增強現實音樂會
VR和AR界面(包括頭戴式顯示器)可以使用戶沉浸在多感官的音樂體驗中。最近,這甚至擴展到了將世界各地的人們聯系起來的遠程音樂會和合作。
這些虛擬環境有時包括用戶自己可以演奏的許多虛擬樂器。身臨其境的音樂表演包括3D小部件和圖形元素,允許用戶控制和可視化音樂。例如,Melody VR是一款應用程序,可讓您“從沙發上觀看音樂會”。
Melody VR是一款允許用戶使用VR技術體驗現場演唱會表演的應用程序。圖片由Melody VR提供
增強現實通過將現場表演舞臺與充滿各種數字元素和控件以控制音樂過程的虛擬環境相疊加,從而增強了現場表演。
Coachella是世界上最大的音樂節之一,以使用這種沉浸式技術而聞名。2017年,音樂會籌劃者為節慶者發布了AR / VR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允許參與者使用粉絲的“ Welcome Box”號碼作為跟蹤標記來訪問AR體驗。
音樂觸覺可穿戴設備
隨著物聯網技術變得越來越復雜,最近幾年可穿戴設備出現了巨大的增長。現在,有許多智能設備可以用作可穿戴設備,它們可以感應,存儲,分析數據并將其發送回應用程序。
IoMusT可用的可穿戴設備稱為音樂觸覺可穿戴設備。
該臂章原型是觸覺可穿戴設備的示例,該設備可讓一組音樂表演者在即興創作過程中以非語言方式交換音樂指導。屏幕截圖由Internet of Musical Things提供
這些設備包括觸覺仿真,手勢跟蹤和無線連接。音樂觸覺設備促進了位于同一位置和偏遠位置的音樂家之間的通信層的增加。
通過技術吸引觀眾
近年來,通過各種互聯技術積極吸引觀眾的趨勢已經增加。這稱為技術介導的受眾參與(TMAP)。在TMAP表演中,觀眾可以控制通過智能手機在音樂會中傳遞的情緒和視覺內容。
一場開放交響樂表演。圖片由Mathieu Barthet提供
這種機制的示例包括被稱為“情感驅動的互動音樂表演”的Mood Conductor和Open Symphony,后者是傳感器和應用程序的組合,可讓聽眾影響現場環境中播放的音樂。
連接音樂愛好者無處不在
盡管工程師們在IoT領域不斷創新,但在物理聚會(包括音樂家排練,音樂會和其他音樂聚會)受到限制的時候,IoMusT變得越來越重要。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