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特斯拉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務報表,這里很有意思的一些數據,Q3總營收為87.71億美元,同比上升39%,其中汽車業務營收76.11億美元,增長47%,里面積分收入有3.97億美金;汽車業務毛利潤21.05億美金,毛利率為27.7%,凈利潤實現3.31億美元,同比增長131%。從整體來看,特斯拉在電動汽車業務上已經實現了平衡,從未來的發展角度來看就是增加不同市場的滲透率,不斷提升規模降本并且打造新的收入模式(自動駕駛和軟件付費),電動汽車帝國的地基已經在不斷變得堅固起來。
01
這次發布會里面的信息
1)產能
今年前三季度交付31.89萬,Q3業績會上特斯拉確認在今年年底前交車50萬輛的目標,對應的第四季交付量的缺口在18.1萬。從產能角度來看,年化的產能Fremont 工廠的 Model 3/Y 年產能從 40 萬增長到 50 萬輛(Q4能夠產12.5)、上海工廠 Model 3 年產能從 20 萬增長到 25 萬輛(Q4能夠產6.25)。從這個角度來看,3個月完全能產出18.45萬臺車,目前上海的月度產能大概在1.2萬左右,要拉到2萬臺要解決核心部件短缺的問題。
2)儲能和超充
儲能業務增長了81%,隨著太陽能和儲能業務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增長,這塊對于特斯拉導入LFP進入低成本通道還是很有意思的。超充增加了1337個充電頭(估算為700個不到超充充電樁),增加了146個超充站,這塊形成業務模式閉環的地方。
3)電池降本和增加體積能量密度的辦法分解
56%的成本下降幅度是非常大,在電芯層面的Baseline對比的是21700電芯,從小電芯到大電芯的成本下降幅度大這是經過中國這邊做到200Ah大電芯驗證的。
目前需要做評估的是在Super Charging狀態下,4680 電池熱量導出的問題是否能通過無極耳技術妥善解決,這塊電池方面的改進持續關注。 Drew Baglino 在QA的時候提及了幾個重要的信息:
Fremont已經有了試產線設施,柏林工廠將按照這套設施升級擴大規模
4680電池方案會擴展到多種能源和車型上
快充限制主要是負極析鋰,Tabless主要能防止電芯溫度過高(存疑),所以單體設計和負極材料選擇對于快充的功率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想要完成這部分的工作,需要有一個垂直整合的大的團隊,目前這部分來看還是有很大的困難。當然特斯拉的風格就是往核心處提出目標,然后招募優秀的人才去解決。實際上從現有的電池系統設計過渡到CTC的一體化設計可能是個長期的過程,更多的還是一種車型改進迭代的方向。
小結:特斯拉的打法降價、豐富品類不斷在全球各個市場尋找突破,這種玩法基于的是不停提高BEV市場率,不停把燃油車的消費者吸引過來,策略上對傳統汽車產業的格局影響真的很大。而對于關鍵的部件的核心突破,真的是一步步垂直整合給出不同的答案,這個地基確實是很扎實的。
責任編輯:haq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8瀏覽量
232462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181瀏覽量
171615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32瀏覽量
1268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