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19年的雙十一天貓交易總額2684億元,京東累計成交額2044億元。
從快遞行業來看,最主要的現象就是快遞量的增長。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2017年“雙十一”期間就送了這一年快遞的4%。上半年,全國快遞累計已完成173.2億件。在《全國社會化電商物流從業人員研究報告》中指出,到2020年中國電商物流包裹數量有望達到1,000億個,日處理量超過3億個。
那么,問題來了,一天這么多快遞,它是怎么快速“分堆”送到你手中的呢?依靠人力肯定是不現實的,對于物流業這種對人力成本敏感的產業來說,機器人的出現可謂是劃時代的突破。
如下動圖,頂著橙色托盤的小機器人在倉庫里穿梭有序,將一件件快遞包裹運送到指定位置,猶如行駛在一座縮微城市中的車輛,這種機器人在快沒電的時候還可以自己找到電源充電,儼然是具備了人工智能的“黑科技”。
(工作中的快遞分揀機器人)
據介紹,這款機器人主要針對長不超60厘米、寬不超50厘米,重量在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在2000平方米大小的中轉站里,只需300臺機器人便可在一小時內完成2萬單貨物的分揀。分揀員只需將傳送帶上的快件放到機器人的橙色托盤中,機器人便可自主完成稱重,并且掃碼識別快遞信息,每次讀碼時間可控制在1秒以內,準確率高于99.99%。
黑科技的核心——以視覺識別為基礎的自動技術
擁有自動高效等優勢的智能技術正成為快遞企業關注的熱點,而有一項技術使得機器人在快遞界能夠大展拳腳,這就是“視覺識別”。
(分揀機器人識別障礙物并自動避障)
1.自動化的色碼掃描
應用自動化的色碼技術,工作人只需掃描商品上的條形碼,將相關信息輸入到分揀系統中,分揀機器人便會接收到指令,判斷商品將會進入到哪一個分揀的區域中。這一項技術的核心在于分揀系統的控制裝置,它依據商家或貨主提供的商品材質、重量等因素進行信息分類,發出分揀要求,機器人便會將商品運送到各分類區域。
快遞企業采用這種基于視覺識別的形狀識別技術使工作效率不斷提高,不僅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提高商品向外配送的速度。
2.自動化數量檢測技術
網絡購物作為一種隱形的購物方式,及時補充貨源,滿足客戶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分揀機器人不僅僅可以對商品自動分類,還可以對倉庫內的數據信息進行檢測。
為了及時了解庫存,應對突發斷貨事件,快遞企業可以通過自動分揀系統了解向外輸送商品的數量、庫存、客戶退還等信息,從而為了解市場行情提供準確數據,還可以使快遞公司和供貨商之間形成更為科學的供貨方案,提高雙方業績。
3.自動化形狀識別技術
對于不同的快遞物品而言,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形狀”。所以,基于視覺識別的形狀識別技術,在快遞企業分揀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這種專門針對形狀識別的技術使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分揀機器人根據商品的形狀能夠進行快速、精準的分類,不僅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提高商品向外配送的速度。
在市場應用方面,隨著物流業快速發展,特別是電商、快遞等行業的業務爆發,以及人力成本不斷上升,自動化輸送分揀裝備市場出現爆炸式增長。
要高效地處理如此大的物流量,離不開兩個關鍵因素:協同結網、智能技術。其中,包括自動分揀系統在內的自動化物流裝備的使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用自動化的快速分揀技術,取代大量的人工分揀,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時還大幅提高了分揀作業的效率與準確率。電商包裹配送的多品種、小批量、高頻次特征,是推動自動分揀系統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基礎。
除了電商、快遞市場的需求大增,輸送分揀設備應用的主要領域還包括煙草、醫藥、流通、食品、汽車等各個行業。這些領域的輸送分揀設備市場需求量仍然占據總需求的大部分比例,對輸送分揀設備需求增長比較穩定。此外,隨著智能制造不斷推進,制造企業的生產環節和倉儲環節對輸送分揀系統需求上升,也有越來越多的物流裝備企業研發和提供了相應的輸送分揀解決方案。如,英特諾針對汽車領域推出零壓力積放和24V的輸送技術,憑借超低能耗和不會磨損輪胎等優勢,在輪胎輸送領域得到實際應用。
從地理區域角度看,傳統的輸送分揀系統應用項目大多集中于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地區。尤其是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是重要的制造基地和消費市場,物流快遞公司在這些區域建設項目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是不能忽視的是,這些區域土地可獲得性日益緊張,土地價格也不斷上漲,而電商等行業的項目在今年又出現大幅下滑,給市場的成長性帶來一些變數。但是,很多業內企業家還是堅定看好中國物流市場的發展。
行業發展
在市場中提供輸送分揀系統的企業主要分為兩類:國內外的專業輸送分揀技術和解決方案公司以及物流系統集成商。
從企業層面來講,國內輸送分揀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必須要承認的是,國內輸送分揀領域的技術發展,更多是學習國外先進企業的技術。如傳統的自動化輸送分揀技術,國內企業主要學習了如范德蘭德、西門子、法孚等歐美先進企業的技術;國內AGV分揀系統的發展則源于KIVA機器人的技術和模式。在輸送分揀的高端市場,如機場行李處理系統,郵政、煙草、醫藥等行業,國際先進企業還是起到了引領和啟蒙的作用。但是,國內目前成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如快遞和電商的市場,都是對成本極其敏感的,而在產品性價比上,無疑國內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這部分市場幾乎被國內企業占據。至于國際先進企業和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對比。
還有一些國內企業跨界進入到機器人領域。比如國內某品牌就通過收購德國庫卡集團開拓機器人市場。某企業發布的配送機器人,身高1米左右,能承載約10-20個包裹,在接受指令后,可自動規劃最優配送路徑,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
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在技術方面,隨著物聯網、信息化技術在物流業應用,輸送分揀技術朝著智能化、柔性化方向發展;而物流機器人(AGV)制造和應用技術的進步,使得物料輸送分揀產生革命性的變革發展。
責任編輯:PSY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6瀏覽量
208427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8瀏覽量
377073 -
自動分揀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17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