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電力新基建,開創新未來。10月29日,國網信通產業集團“電力人工智能沙龍”在蘇州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內蒙古電力集團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系統相關領導專家匯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電力行業典型應用。本次沙龍旨在積極落實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于“新基建”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電網業務領域應用落地,助力電網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能是面向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重要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基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是電網由數字化走向智能化、智慧化的重要驅動力。結合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產業現狀、電力領域各專業應用需求的研究,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全面開展了人工智能能力平臺、核心算法、樣本庫和典型場景應用的研發,形成了“1+4+3+N”的人工智能產品體系,即構建1個統一的AI能力組建中臺,依靠平臺沉淀語音、圖像、文本、視頻4個資源庫,基于平臺構建智巡、智服、智策3個產品系列,打造N款人工智能產品。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總經理李強指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正在改變世界格局;構建安全高效的能源互聯網,離不開人工智能;集團積極發揮頭雁效應,賦能電網業務,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經過四年多的發展,集團的人工智能創新基礎設施得到加強,電力人工智能能力平臺得到較大發展,人工智能系列創新產品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初步形成。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互聯網部副主任樊濤表示,人工智能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數字化工作重要組成,也是“新基建”核心任務之一。人工智能的發展,具有識別、認知、感知三個不同層次。人工智能與電力相結合有三個關鍵點,即數據、算法/模型和算力。期望與會的領導、專家們共同謀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應用的新藍圖,尋求在業務場景上創新,在關鍵技術上突破,賦能新基建,助力數字新基建建設。
據悉,國網信通產業集團集中優勢資源,自主研發了電力人工智能能力平臺,平臺提供智能語音、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OCR識別、視頻分析等技術服務,是電力系統內首個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平臺并得到廣泛應用。目前支撐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人工智能平臺已開展二期建設,應用成效顯著,已涵蓋輸電線路巡檢、智慧變電站、變壓器聲紋監測、現場作業安全管控、電網設備技術監督、智能語音客服以及智能營業廳等12項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利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提升電網運營、檢修、監督工作效率60%,減少人員投入成本達8000萬元。在國網福建省電力公司,依托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支撐建設的人工智能平臺,深化平臺的共性支撐、算法模型的迭代優化、AI應用的拓展落地,完善技術先進、應用場景豐富、管理機制高效、人才隊伍專業的AI生態圈,進一步拓展電力AI+電網設備管理、AI+電網安全監察、AI+電網營銷客服等領域的智能應用建設。在國網遼寧省電力公司,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支撐打造了人工智能建設體系,完成全天候的山火識別、線路通道障礙物智能識別能力構建,輸電故障、跳閘等風險降低5%,隱患推送占比達到99.8%。實現緊急巡檢、復雜場景辨識,以及設備故障預警及協同診斷等功能,覆蓋巡檢點38個,全面巡視替代率78.6%。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將堅持“能源互聯網信息支撐體系的建設者和價值創造體系的實踐者”戰略定位,以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能源為實施路徑,以電力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為依托,以科技創新驅動優化人工智能業務布局,加強與能源企業、互聯網企業、裝備制造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社會各界的合作,共同促進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持續推動能源企業數字化轉型,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全面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積極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YYX
-
電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2112瀏覽量
5936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7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