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什么?區塊鏈的架構模型又是什么?下面是詳解匯總:
首先解釋一下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的架構模型
1、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2、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
簡而言之,其實推廣區塊鏈誰是受益者,目前來說,就是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持有者,可見炒了多少年,差點崩盤的東西,現在搞區塊鏈,為的就是變現,可見背后推動之力量強大,國家資金都有可能購買虛擬貨幣,財富將被洗盤,眾所周知,虛擬貨幣就是泡沫經濟,實體經濟其實沒有多出來,而形成的財富坑要誰去填?就是每天上班出賣勞動力的大多數
那到底什么是區塊鏈架構模型呢?
一般說來,區塊鏈系統由數據層、網絡層、共識層、激勵層、合約層和應用層組成。
1、數據層
數據層封裝了底層數據區塊以及相關的數據加密和時間戳等技術;
2、網絡層
網絡層則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等;
3、共識層
共識層主要封裝網絡節點的各類共識算法;
4、激勵層
激勵層將經濟因素集成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來,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機制和分配機制等;
5、合約層
合約層主要封裝各類腳本、算法和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可編程特性的基礎;
6、應用層
應用層則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該模型中,基于時間戳的鏈式區塊結構、分布式節點的共識機制、基于共識算力的經濟激勵和靈活可編程的智能合約是區塊鏈技術最具代表性的創新點。
其中,數據層封裝了底層數據區塊以及相關的數據加密和時間戳等基礎數據和基本算法;網絡層則包括分布式組網機制、數據傳播機制和數據驗證機制等;共識層主要封裝網絡節點的各類共識算法;激勵層將經濟因素集成到區塊鏈技術體系中來,主要包括經濟激勵的發行機制和分配機制等;合約層主要封裝各類腳本、算法和智能合約,是區塊鏈可編程特性的基礎;應用層則封裝了區塊鏈的各種應用場景和案例。
擴展資料:
1、比特幣對等網絡將所有的交易歷史都儲存在“區塊鏈”中。區塊鏈在持續延長,而且新區塊一旦加入到區塊鏈中,就不會再被移走。
2、區塊鏈共享價值體系首先被眾多的加密貨幣效仿,并在工作量證明上和算法上進行了改進,如采用權益證明和SCrypt算法。
3、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群分散的用戶端節點,并由所有參與者組成的分布式數據庫,是對所有比特幣交易歷史的記錄 。
4、區塊鏈技術將應用于金融行業的征信,交易安全和信息安全。區塊鏈在金融方面可以形成點對點的數字價值轉移,從而提升傳輸和交易的安全性。
責任編輯:YYX
-
數據存儲
+關注
關注
5文章
983瀏覽量
51056 -
區塊鏈
+關注
關注
111文章
15563瀏覽量
10669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