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個月前,國家專用集成電路系統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東南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時龍興教授公開表明,可能在南京成立一所專門培養芯片人才的高校——南京集成電路大學。
就在10月22日,由南京江北新區聯合企業、高校共同成立的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正式在南京江北新區人力資源產業園舉行揭牌儀式。
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集成電路產業、教育界人士得關注。據了解,南京集成電路大學被稱為中國首個芯片大學。這個“芯片大學”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高校,而是由政府搭臺成立的一座特殊“學校”,旨在集合產業和高校資源,培養專業集成電路人才的創新型產教融合平臺。
那么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的成立是否能對日益擴大的人才缺口起著積極的作用?“芯片大學”的模式與我們一般理解的高校集成電路專業有什么不一樣?最后是這個人才培養模式對于產業人才培養的意義在哪里。
期望成為高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多年以來,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一大因素,據《2019年芯片人才數據洞察》顯示,到2020年芯片人才缺口將超過30萬,在芯片相關人才學歷方面,本科生占比高達73.76%,碩士及以上學歷僅占6.53%。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數據顯示,到2022年,我國需要74.54萬人從事集成電路行業。2019年就業人數在51.2萬人左右,同比增長了11%,而平均薪酬全行業同比提升了4.75%。不過從當前產業發展態勢看,集成電路人才在供給總量上仍顯不足,也存在結構性失衡問題,亟待通過集成電路一級學科,以及產教融合育人平臺的建設,解決產教脫節、供需失配等問題。尤其是在半導體快速發展的浪潮下,對芯片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步提升。
在傳統體制下的集成電路教育仍然以國內高校的集成電路專業為主體,全國目前高校設置集成電路專業的大學在逐步增多,當中比較有名的便是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不過當前情況下,大部分高校的集成電路專業招生數量仍然偏少,以清華大學為例,每年培養出的集成電路本科生只有十到二十名左右,而其他集成電路專業的院校培養的人才數量是百名的量級。
全國幾十所院校,滿足不了集成電路行業的人才需求,人才培養總量不樂觀。產業人才的供給與產業發展的增速不匹配。此外由于集成電路專業體系極其復雜,而且十分龐大,因此培養的學生從理論教學到實踐仍然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也間接造成了人才培養的速度無法及時填補產業的缺口。
可以說,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便是在這一環境下所成立的芯片大學,與傳統高校相比,主要存在承辦主體、定位、整數以及稱謂四點不同,目的是為了大學能夠圍繞產業的發展來對人才進行培養。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黃樂天接受集微網采訪后表示,“此大學非彼大學”。他告訴記者,集成電路大學的任務應該更類似于以前的“職工大學”,不過運行模式、培養模式等和當年計劃經濟時代的“職工大學”有很大的區別。當然也不同于“華為大學”、“奇瑞大學”等由公司設立,面向公司自身員工培訓、代理商和客服人員培訓以及技術推廣的“企業大學”。
說起“職工大學”,其是我國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20世紀70年代后期,實行改革開放后,要改變中國百廢待興的局面,參與國際競爭,人才成了關鍵。一些國家部委以及有關單位,為了提高本系統內現有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職工的素質,建立了各自所屬的高等學校。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和社會整體教育水平的發展,“管理干部學院”和“職工大學”初建時所面臨的干部的管理水平和職工的素質需要提高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逐步走上了合并和改革的道路。
在現今的情況下,我們國家的集成電路產業其實面臨建立職工大學之初類似的情況。黃樂天教授認為:“目前國內集成電路行業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短缺,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不但影響到了行業的發展,還對國家的整體戰略和發展造成了制約。因此我們需要建立這樣一個專門的機構來提升行業內人員素質,加快人才成長速度,為行業培養更多的更高素質的高端人才。”
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這個“芯片大學”的機構如期望一樣,其將會起到匯聚的作用,相比較于各個公司的“內部培養”是有更高的效率,同時這個機構是以職業教育和職業前教育為主,對于高校的學歷教育來說是有益的補充和延伸。
擔負“職業前”的教育任務
我國集成電路的高速發展與我們人才培養的速度不相符是導致目前人才缺口的主要原因,今年以來,國家把集成電路提升為一級學科,而且從國家戰略層面上支持高校的集成電路教學的發展。那么集成電路大學這類機構的成立會在哪方面發揮其作用呢?
黃樂天教授表示集成電路成為一級學科是保證了這一學科有獨立的學科建設經費,以及后續在考評、科研立項等方面有單獨的評比體系。這為未來科學研究的發展和研究生層次人才培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這并不解決目前行業人員素質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的短期實現問題。
目前來看,在集成電路設計中的物理設計是非常重要又非常“吃經驗”的一環,但這些工作不屬于“科學研究”或者說“創新創造”的一部分。以目前高校的學科管理方法和培養職能來說,培養這類人才實用性、工程性極強的人才是非常吃力的。不過這類人才在集成電路的相關行業中又是非常重要的,集成電路行業極高的試錯成本決定了需要大批這樣的高端工程性和應用性人才。
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集成電路大學對于培養這樣一類人才要比傳統高校培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黃樂天教授表示一級學科主要指的是研究生培養階段,而專業主要指的是本科生培養階段。他告訴記者,經過近20年的調整,我們國家本科階段的教育已經基本完成了以前蘇聯為師的專精”教育向英美國家的“博雅”教育轉變。因此目前的本科生教育更多以“寬口徑”的方式培養人才。這樣的培養方式當然是有很大好處的,但也很顯然按照“博雅”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才要適應某個具體崗位顯然是不可能的。”
由于高校培養的模式與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不完全吻合,因此相應地也產生了很大“職業前”教育的需求。對于集成電路相關的工作而言,其專業性高、知識體系復雜,通過“職業前”教育補充足夠的基礎知識、實操技能等非常有必要。
黃樂天教授認為,“芯片大學”的最大意義是可以在現行高等教育體系外,面向應用、市場快速地形成一個符合當前繼續的課程和教育體系,通過“職業前”教育極大的縮短從學校到職業之間的間隙。
實際南京集成電路大學是在探索了一種新的產業人才培養模式,將以培養產業人才為定位,與傳統高校取長補短,以機制創新、相互補充的方式,解決當前人才培養難點,促進地方產業發展,是一個銜接政府、高校、企業以及推進產教融合的開放平臺。
一般情況下,集成電路大學的學院都是有志于從事集成電路行業的應屆學生或初級工程師,本身的學習態度和專注度與一般的在校學生就有較大的區別。此外從課程體系來說,集成電路大學的學員就是瞄準未來從事集成電路行業的某一崗位,因此可以圍繞這一明確的目的來構建課程體系。
從學制而言,由于目的明確,因此可以把學制設計得比較短。從畢業生的出口而言,由于是直接面向某一崗位,因此學員有明確的去向。綜合以上優勢,對于集成電路產業快出人才、出高級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應該是有其價值所在的。
當然集成電路大學這一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針對產業發展的弱勢方面進行加強,不過這模式或者方案是否真正可行,成為了不少業界人士的擔憂,而其最終需要落實到課程體系的建設上。
“是否能以實用性為導向真正能夠打造出一套有別于高校課堂教學得課程體系,真正補好職業前教育這一環,這是集成電路大學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最基礎的因素。”黃樂天教授強調。
此外,為了支撐這套課程體系必然也要求建設合理的師資隊伍和實踐教學環境,依托東南大學甚至整個南京的高校資源,其有這實力基礎,不過當中的博弈并不是拍拍腦袋便可以做好,還是需要有很多細致的工作需要去做。不過在集成電路大學的特殊模式能讓它受到的制約較少,可以比較靈活的進行課程體系建設。但最終能否真正取得很好的效果還是要看課程體系建設的質量如何,這需要極大的耐心、時間與投入。
人才培養仍然需要多方多層次配合
事實上,對于集成電路產業的人才培養,并不是僅僅依靠成立一所大學或者一個學科等便可以解決,其還需要相關企業合作和政策的指引,其是一個體系協同解決的結果。
南京集成電路大學的成立是新時期面對集成電路產業人才培養不足而探索的新型模式,假如這模式建設成功,將會形成強力的人才輸出。此外對于南京來說,這模式一旦成功,對于南京成為集成電路產業重鎮也是有重要的意義。
老兵戴輝表示:“不論南京這個集成電路大學是否能走向建設成功,至少在當下起碼能達到不錯的宣傳效益,對于吸引大批集成電路相關企業到南京江北新區落戶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在這種示范效應下,黃樂天教授認為其他城市有可能會效仿南京這一做法,不過其也表示要想跟進這種模式,那便需要在師資、投入決心、產業氛圍和成熟度、企業配合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組織度上都達到相當水平。
從黃教授的觀察來看,全國范圍內同時具備這幾個條件的城市除南京外幾乎沒有。“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由于自身人才儲備已經足夠,雖然基礎條件均已具備但地方政府重新建設一個大學的動力其實并不大。大部分城市師資和產業氛圍均未到位,即使政府有投入決心也難以支撐。為數不多的“新一線”城市中可能具備了大部分條件,但缺乏南京江北幾年以來的積累和堅持。
因此集成電路大學可能在短期內仍然只會在南京出現。不過據集微網了解,目前南京集成電路大學具體在后續的師資、教學設施、課程設置等方面仍然在“未定”階段,其要真正落實運行下來必然需要經過多方的利益、權責等的博弈。
徹底解決人才培養問題需要多方面、多層次的配合。人才培養工作需要各方努力,切實配合來推進。因此真正有效的措施仍然是搞好內容建設,無論是普通高校還是集成電路大學,無論是課程還是產學合作。只有把真正的內容做好了,讓學生能夠有條件、有機會循序漸進的進行學習,這才是人才培養的最根本最基礎的條件。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25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2瀏覽量
363174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3瀏覽量
2226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我所知道的東南大學集成電路校友活動歷史
![我所知道的東南<b class='flag-5'>大學</b><b class='flag-5'>集成電路</b>校友活動歷史](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2/5E/wKgZPGdek4mAc5XQAACSA0uywiA992.jpg)
華天南京集成電路先進封測產業其地二期項目奠基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42/wKgZomb2ZWCAbXdSABo1eg1yHmQ886.png)
集成電路測試人才培養主題研討會圓滿舉行
![<b class='flag-5'>集成電路</b>測試<b class='flag-5'>人才</b>培養主題研討會圓滿舉行](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8/3F/wKgZomb2WqyAFanQAA3sE5ckNTU213.png)
華天南京集成電路先進封測產業基地二期項目奠基
賽昉科技與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達成課程合作,推動高校RISC-V人才培育
![賽昉科技與上海交通<b class='flag-5'>大學</b>國家<b class='flag-5'>集成電路人才</b>培養基地達成課程合作,推動高校RISC-V<b class='flag-5'>人才</b>培育](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A/02/poYBAGF47iiANcvqAABSphpOXQU436.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