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設備)屬于我國第三類醫療器械,是高端高值的醫療器械產品之一。2017-2019年,我國超導磁共振設備行業進出口總額增長,貿易逆差波動下降。在不考慮零部件產品的情況下,2020年1-8月,我國共進口超導核磁共振成像系統228套,進口金額為3.61億美元,德國是主要的進口市場。出口方面,目前,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仍以滿足內需為主,出口產品主要是相關零件,成套系統的出口量較少。2020年1-8月,成套系統和零件出口額分別為0.74億美元和2.1億美元,其中零部件出口金額占比達74%。
1、貿易逆差總體擴大
磁共振成像是隨著電腦技術、電子電路技術、超導體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物磁學核自旋成像技術。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設備)屬于我國第三類醫療器械,是高端高值的醫療器械產品之一。因超導核磁共振成像設備的制造屬于技術、資金密集型行業,近年來,國內市場對于這類設備的需求主要依賴于進口。
2017-2019年,我國超導磁共振設備行業進出口總額增長,貿易逆差波動下降。2019年,我國超導磁共振設備行業進出口金額合計13.31億美元,較2018年減少了2.53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逆差為2.78億美元,較2018年減少了1.13億美元。2020年1-8月,進出口總額和貿易逆差分別為8.06億美元和2.39億美元。總體來看,目前我國超導磁共振設備行業以進口貿易為主。
2、2020年德國是主要的進口市場
進口方面,在不考慮零部件產品的情況下,2019年,我國共進口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397套,進口金額達5.44億美元,較2018年有所下降。2020年1-8月,共進口超導核磁共振成像系統228套,進口金額為3.61億美元。
在進口市場方面,2020年,我國從德國進口的超導磁共振成像系統的金額最多,達2.15億美元,其次是荷蘭和美國,進口金額分別為1.14億美元和1.09億美元。
3、出口貿易以零件出口為主
在行業出口方面,目前,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仍以滿足內需為主,出口產品主要是相關零件,成套系統的出口量較少。2019年,我國超導磁共振設備行業成套系統出口額為1.76億美元,超導磁共振成像裝置的零件出口額為3.51億美元。2020年1-8月,成套系統和零件出口額分別為0.74億美元和2.1億美元,其中零部件出口金額占比達74%。
責任編輯:gt
-
醫療
+關注
關注
8文章
1835瀏覽量
58948 -
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4543瀏覽量
708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