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檬骨新材料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GNU/Linux 與開源文化發展大致的脈絡

OpenFPGA ? 來源:OpenFPGA ? 作者:OpenFPGA ? 2020-11-13 18:07 ? 次閱讀

本文只梳理大致的脈絡,不做詳盡的敘述。

一、計算機的發明

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世上本無計算機,琢磨的人多了……沒有計算機,一切無從談起。

三個人對計算機的發明功不可沒,居功至偉。阿蘭·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阿塔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和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

圖靈從理論上證明了計算機的可行性;阿塔那索夫實踐了圖靈的理論;馮·諾依曼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體系結構。

圖靈說這玩意兒應該可以做,已經被證明了;阿塔那索夫二話不說動手就做了一個;馮·諾依曼說應該這么做才更好。

圖靈功勞很大,死得很慘,只因他是同性戀。他的最后時刻是吃了一個沾有氰化鉀的蘋果。有人說蘋果公司的Logo是為了紀念圖靈,不可證。確定紀念圖靈的是“圖靈獎”,計算機研究領域的最高獎項,由美國計算機協會于1966年設立。

阿塔那索夫名氣不大,享年較長。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是阿塔那索夫領導發明的ABC計算機,并非我們很多書上說的ENIAC

ABC 計算機設計圖

馮·諾依曼長得帥,聰明,研究領域廣,故事很多。今天我們使用的計算機都被打上了一個的深深的烙印,這個烙印就叫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關于計算機之父有很多說法,版本不一,這三個人都可以稱為計算機之父。曾有人奉馮·諾依曼為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說不敢當,殊榮當歸圖靈。

早年全世界的計算機中心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群星閃耀,璀璨奪目。馮·諾依曼曾在此工作,圖靈曾在此學習,他倆在普林斯頓的花園里聊過天。馮·諾依曼想讓圖靈給他當助手,被拒絕了。

二、最初的Unix和C語言

早期計算機個頭大,電子元器件多,開動一次電費都不少,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別的不說,一次只能干一件事就讓人受不了。先煮粥,半小時之后粥煮好了再炒菜。花老多錢雇的廚師,明明煮粥的時候可以炒菜好不好?一次做一件事,就叫單任務,比較笨。

受不了就要想辦法,就有人提出了操作系統的想法。操作系統就是想讓計算機用起來更方便,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1965年,MIT、貝爾實驗室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合作準備搞個超級操作系統,取了個霸氣的名字:Multics (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多路復用信息和計算機系統。能讓多個人可以同時干很多事,也叫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

Multics名字挺好,事沒干成,目標過于龐大,結果壯志未酬。

1969年,Multics項目進展緩慢,被迫停止,參與項目的兩個人肯·湯普森Kenneth Thompson和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也閑了下來。他們都是貝爾實驗室的人。沒活干了,就打游戲。他們倆找了一臺破電腦準備玩以前開發的一個游戲。

把游戲移植到一臺閑置機器(PDP-7)的過程中,實現了一個簡單的操作系統。到了 1970年,這個簡單的系統已經可以使用,但只能同時兩個人使用。有人調侃他們,說你們這個破玩意離Multics差遠了,就叫Unics(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吧。Unics是Multics的反義,與其說調侃他倆,不如說在調侃Multics。Ken Thompson稍微把名字修改了一下,Unix。

自此,Unix紀元開始。1970年是為Unix元年,今年已經是Unix 45年。Unix時間戳從1970年1月1日開始計算和Unix誕生的時間有莫大關系。

早年的操作系統最早是用匯編語言寫的,匯編語言低級落后,寫起來很痛苦。開發Unix過程中,Thompson發明了B語言,Ritchie在B語言基礎做了改進,稱之為C語言。

C語言發明后,Ritchie和貝爾實驗室的同事Brian W. Kernighan合著一本C語言的書,后來被稱為 K&R。Kernighan名氣沒Ritchie大,但并非凡人,Unix命令Awk中的K就是Kernighan。

接下來Thompson和Ritchie用C語言重新編寫了Unix系統。結果相當滿意,Unix可以見人了。1974年,Dennis M. Ritchie和Ken Thompson發表了第一篇關于UNIX的論文《The UNIX Time Sharing System》,從此Unix廣為人知。

在這幾年,世界上計算機的中心到了貝爾實驗室,Thompson、Ritchie、Kernighan還有好多。Thompson和Ritchie后來都獲得了圖靈獎。

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Multics目標宏偉,沒干成,Unix和C語言剛開始并沒想那么多,而且還是業余時間的作品,終成偉業!

Unix和C語言是計算機領域的常青樹,歷久彌新。從發明至今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從發明至今都基本保持原貌,足見偉大!

三、混亂的Unix發展過程

Unix一經出現,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很多人找Thompson和Ritchie要Unix的源代碼。那是個開放的時代,那是個相互學習研究的時代,把程序的源碼分享給別人是很平常的事。一份份的Unix源碼被流傳到各個實驗室、學校、公司。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有一幫熱衷于Unix的人,他們拿到源碼后不斷研究,不斷改進,大大推進了Unix的發展。

這個階段Unix發展有兩條主線,一條在貝爾實驗室內部,另一條就在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分校的成果很輝煌,著名的TCP/IP協議在Unix上的實現就是他們搞出來的。后來把他們搞的這套Unix稱為BSD(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伯克利分校一時風光無兩,最杰出的一位是Bill Joy。Bill Joy,是 Vi、Csh等等一系列軟件的作者,Sun公司的創始人。沒有Sun公司,就沒有今天的Java語言。

Unix剛誕生的時候,貝爾實驗室受反壟斷法所限,不能從事計算機業務。其實也并沒想到Unix發展勢頭如此之好。

等到1983年,貝爾實驗室的母公司AT&T已經被強制拆分為幾個小公司,不再受反壟斷法的限制。這時,AT&T發布了Unix最新版System V,宣布從此Unix只能商業使用,不再開放源代碼。AT&T想用Unix賺大錢。

BSD那邊受到了很大影響,他們不想急著賺錢,他們想開放源碼。沒辦法,伯克利分校決心把BSD當中受到影響的源碼重新寫過。從伯克利分校出來的幾位同學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開發BSD項目。直到有一天,他們宣布BSD當中再沒有最初來自貝爾實驗室的源碼。AT&T不買賬,告你,起訴,打官司。

這是一場漫長的官司,官司尚未打完,Unix版權就被倒賣了好幾次。買版權的好幾家公司繼續和BSD打官司,幾家公司相互也打官司。

等到硝煙散盡,BSD終究推出了完全屬于自己的Unix,因為版權的問題,不能再叫Unix,只能叫類Unix系統。

BSD的類Unix系統是FreeBSD、MacOS的前身。今天使用的蘋果電腦,iPhone手機上的操作系統都是從BSD這一支上發展而來。

漫長的官司耗盡了人們對BSD的熱情,也讓BSD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機會。后來的FreeBSD、NetBSD、OpenBSD都是從BSD分化而來,免費,開源,優秀,但再沒挽回曾經的榮光,因為已經有了Linux

Unix發展過程圖

四、斯托曼博士的GNU計劃

AT&T想靠Unix賺錢的時候,不止是AT&T,很多商業公司都希望通過軟件賺錢。不再免費,不再開放源代碼,不再相互通過源代碼學習研究。

曾經是多么好的時代,怎么現在就變得只認錢了呢?這一切讓一個人很不滿意。他曾經看到一個系統有問題,想要一份源碼拿來幫修改一下,別人冷笑以對。

世風日下,他要向這個令人沮喪的時代挑戰,他要還一個開源、免費的系統與人世間。請記住這個人的名字,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Matthew Stallman博士。

斯托曼是老牌黑客,Emacs的作者。Emacs和前面提到的Vi是計算機領域中兩大強悍的編輯工具,Emacs和Vi哪個更強是最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之一。為了少吵架,千萬別和寶馬車主說奔馳好。

斯托曼博士長頭發,大胡子,不修邊幅,一直單身。他一心投入自由軟件運動,他創建了自由軟件基金會(FSF)。他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項偉大的計劃,GNU(GNU's not Unix)計劃。Not Unix,不是Unix,是自由的、免費的、開源的、像Unix一樣好用的系統。

GNU起初進展很順利,GLibc、GCC、GDB,這一系列的操作系統必備軟件都有條不紊地在進展。所有的“G”來自Gnu的首字母。為什么叫“G”,斯托曼博士說當時他覺得好玩,而且他小時候聽過一首歌,很喜歡,歌名是《The Gnu》。

完全搞個操作系統看來也并非易事,GNU完成了一大堆軟件的時候才意識到遇到了大麻煩。GNU系統的內核項目Hurd遲遲不能令人滿意。內核之于操作系統,就像發動機之于汽車,必不可缺。

五、Linux出世記

1991年,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尚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一名學生,他在學校學操作系統的課程,他也想搞個操作系統玩玩。他當時已經在使用Gnu項目的Bash、GCC等軟件。受GNU的影響,把他自己開發的一個簡陋的操作系統內核放到了互聯網上。

這個內核系統就是Linux,Linus's Unix,Linus的Unix。名字并非Linux所取,他一貫的風格是取個調侃的名字,但當時管理員說Linux挺好,名字就這么定了。

Linux放到網上后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他們陸續通過互聯網加入到Linux開發過程中。1993年,大約有100多名程序員參與了Linux內核代碼。這時已經是互聯網的時代,他們不用相識,不用謀面,通過網絡討論,通過網絡協作,推進著Linux。

1994年3月,Linux1.0發布,Linux已經成為一個基本可用的內核。從此Linux就一直沒有踩過剎車,一步步從幼苗長成參天大樹。

Linus小時候被企鵝攻擊過,他給Linux定Logo的時候選中了企鵝,真不知道這是什么邏輯。長得像企鵝的除了QQ,還有Linux。

Linux

Linux開創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軟件開發模式。多人協作,代碼隨時提交,有問題及時修改,所有參與人員并非精英,而是一群狂熱的支持者。前前后后無數人參與了Linux項目的開發,組織不太嚴謹,有很多的爭吵和討論。Linus經常寫代碼,偶爾扮演仲裁的角色,而非傳統意義上的領導。

后來開源運動的吹鼓手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寫了一篇文章《大教堂與集市》來分析Linux的開發模式。大教堂要設計好圖紙,動用優秀的工匠,有序的工程計劃才能修筑,鬧哄哄無序如菜市場的一撥人能不能修一座大教堂?答案是可以的,因為他們建成了。

Linus后來坦言,他開發Linux時不了解還有FreeBSD等項目,如果知道了可能他就不會動手寫Linux了。那時各種BSD系統正在官司的陰影籠罩下,某種程度了也促進了Linux的發展。

他們一開始也沒什么圖紙,一邊修建,一邊請人參觀,出了問題隨時修復,有的地方干脆推倒重來。他們沒有嚴密的組織,只有大體的分工。隨時有人在使用教堂,給他們提出各種意見。他們建的教堂已經足夠好,他們建的教堂一直沒有竣工,會一直修建下去。

Eric Raymond這個人不得不提,早年和斯托曼博士一起共事,還幫斯托曼博士修改過Emacs的代碼。他比寫程序更擅長的是演講和寫文章。《大教堂與集市》是開源文化的扛鼎之作。斯托曼博士是開源運動的精神領袖,Raymond是開源運動的布道師和理論家。

六、Linux各種發行版

一邊GNU項目為內核苦苦掙扎,一邊Linux內核項目橫空出世,這不天作之合么?不錯,手快的人來不及同情斯托曼博士的痛苦,把GNU一大堆項目和Linux攢在一起搞了個新系統,GNU/Linux。

好了,終于大家可以拿去用了,可以用一個完全免費、源碼開放的系統了。

今天很多人把使用的系統叫Linux,很不公平,是對GNU工作的漠視。正確的叫法是GNU/Linux。

GNU/Linux

有了GNU/Linux還不是一切,只能是一個基礎的操作系統,要想用得更好還缺很多軟件。就像有了Windows系統,沒有Word,沒有Excel,沒有瀏覽器,沒有游戲,可干的事并不多。

所幸的是GNU/Linux誕生的年代,已經有了很多優秀的開源項目,他們和GNU無關,有的是個人開發,有的是組織開發,都遵循免費開源的理念。這些開源項目有Apache、Perl、Python、Vim、TeX等等。

攢系統的人干脆一股腦攢了起來,就是所謂的GNU/Linux的發行版。最早攢GNU/Linux系統的公司是Redhat,后來陸續一大堆GNU/Linux的發行版,Slackware、Mandrake、Gentoo、Debian、Ubuntu等等。有的已經消亡了,有的還活得挺好。

所謂GNU/Linux發行版,就是攢好的一套GNU/Linux。選用GNU項目中的基礎軟件,加上Linux內核,再找一堆開源免費,版權協議許可的軟件,最后做個安裝程序,就齊活了。更好的發行版大體就是考慮的更周全些,軟件包的更新、安裝、卸載更方便些。

能不能自己動手攢一個GNU/Linux的發行版?當然可以,Linux From Scratch,網上的一個項目,教你一步一步從頭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GNU/Linux發行版。

2002年,南非商人Mark Shuttleworth花了兩千萬美金,搭乘俄羅斯的宇宙飛船去了一趟太空。次年,他成立了Canonical公司,致力于開源文化的推廣,推出了GNU/Linux發行版Ubuntu。有錢人辦事就是不一樣,Ubuntu做得太好了,GNU/Linux用戶紛紛投靠,Ubuntu基本一統GNU/Linux發行版的江湖。

五、GNU/Linux和開源文化的背后

GNU/Linux來了,雖然沒成為大多數人電腦里的系統,但每個人都離不開它。諸多互聯網公司的服務器里都跑著GNU/Linux,名單不完全確認,Google、Facebook、淘寶、百度、騰訊、小說閱讀網等等。

大多人使用的安卓手機的系統也是基于Linux內核。

GNU/Linux的繁榮有宏偉的規劃,有個人的努力,也有很多無形的力量在起著作用。

沒有Unix就沒有GNU/Linux,是Unix給予了偉大的啟示。

沒有C語言就有沒有GNU/Linux,C語言簡單,優雅,介于高級語言和低級語言之間,開發系統軟件的首選編程語言。

沒有一系列Unix標準的制定就沒有GNU/Linux的繁榮。標準就是“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秦始皇可算最早的標準制訂者。遵循Posix標準為GNU/Linux發展鋪平了道路。

沒有互聯網就沒有GNU/Linux,GNU/Linux不是一個人在開發,是全球無數人協作的結果。如果沒有互聯網實在不可想象。當然,GNU/Linux也反哺了互聯網,無數互聯網公司采用GNU/Linux搭建服務器,GNU/Linux也促進了互聯網的繁榮。

沒有斯托曼博士的努力,就沒有GNU/Linux。他的功勞不僅是創建GNU組織,也不僅是編寫Emacs、GCC、GDB,他的精神感召著無數人為開源運動做貢獻。

當然還有Raymond的振臂高呼,搖旗吶喊。

還有GNU/Linux誕生之前就開發開源項目的人和組織。Larry Wall因為懶,整天被報表搞得焦頭爛額,發布了Perl語言;高德納教授因為對排版工人不滿意,十年時間停止重要工作,發明了偉大的排版軟件TeX;Guido為了打發圣誕節的無聊,編寫了新的腳本語言Python……

GNU/Linux發布之后,在前輩們的感召下無數人接受了開源的思想和理念,接受了開源文化的洗禮,興起了開源文化運動。無數為開源項目做出貢獻的人和組織,他們發布了PHP、MySQL、Ruby、Node.js、X.Org、Gnome、KDE……他們豐富了GNU/Linux,他們進一步推動了開源文化運動,他們繼續感召著別人。

KDE(Kool Desktop Environment)的初衷是想開發一套易用的桌面系統。Windows系統就是一種桌面,使用方便,不是像程序員整天對著黑乎乎的屏幕工作。桌面系統要有瀏覽器,他們就分了一個小組KHTML來開發瀏覽器。全世界能開發瀏覽器核心的也沒幾家,KDE做到了。后來蘋果公司和微軟鬧別扭,想自己開發瀏覽器,就是在KHMTL的基礎之上開發了自己的瀏覽器Safari。KHTML的瀏覽器核心模塊叫Webkit。Google推出安卓手機時瀏覽器也是基于Webkit開發的。

今天的iPhone手機和安卓手機的瀏覽器都是Webkit內核。

各種版權許可協議的制訂也為GNU/Linux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其中就有GNU的GPL、LGPL,還有Apache License、BSD協議。不可能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開源協議項目的版權協議,已經制訂好的版權許可協議使得軟件更好地傳播。

其實開源并非自由,有人說GPL是用自由抹殺自由。GPL許可要求任何含有GPL許可的軟件發布時必須開放源碼。BSD和Apache License相對比較寬松,算是準自由軟件。

版本管理軟件對GNU/Linux的發展和開源文化運動也功不可沒。Linux內核開發起初使用的是商用版本管理軟件,某天Linus Torvalds先生不開心了,就自己動手搞了一個。他好取自嘲調侃的名字,命名為Git,意為沒什么用的東西。

Git可不是沒什么用,太好用了,Linux內核源碼從此都用Git管理。Git免費、開源,Git成就了一家偉大的網站github.com,偉大的源碼項目托管網站。很多開源項目紛紛把源碼托管到了Github上。

GNU/Linux不朽,開源運動不朽!

六、后記

從最初安裝Redhat Linux起,陸續折騰過多種GNU/Linux發行版。后來萌生念頭,想寫一本GNU/Linux和開源文化的書,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愿。

作為GNU/Linux和開源運動的追隨者,書不知何時能寫完,這篇文章做個紀念。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聊一聊GNU/Linux 與開源文化的那些人和事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OpenFPG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Linux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11345

    瀏覽量

    210417
  • 開源
    +關注

    關注

    3

    文章

    3408

    瀏覽量

    42714
  • GNU
    GNU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43

    瀏覽量

    17542

原文標題:聊一聊GNU/Linux 與開源文化的那些人和事

文章出處:【微信號:Open_FPGA,微信公眾號:OpenFPGA】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高校開源開發者培養分論壇亮點前瞻

    數字化時代,開源成為了全球軟件與技術創新的重要驅動力,從Linux操作系統到Android移動平臺,從人工智能框架到云計算基礎設施,一個個開源項目遍地開花。然而,在開源蓬勃
    的頭像 發表于 12-17 14:06 ?208次閱讀

    《RISC-V能否復制Linux 的成功?》

    的產品,Linux成為開源軟件發展的基石。 這種成功是否可以復制到開源硬件上呢?RISC-V這樣的指令集架構(ISA)是否也可以像Linux
    發表于 11-26 20:20

    了解和使用GNU Radio軟件的功能并制作藍牙抓包器

    背景 在上一小節中,我們簡單介紹和使用了GNU Radio軟件的基礎功能和模塊,同時通過GNU Radio Companion(GRC)創建了簡單的流程圖,展示了信號生成、處理和輸出的流程。最后通過
    的頭像 發表于 11-15 16:10 ?730次閱讀
    了解和使用<b class='flag-5'>GNU</b> Radio軟件的功能并制作藍牙抓包器

    相約山東濟南,共話齊魯開源 | 開放原子校源行(濟南站)即將啟幕!

    開源事業的發展,促進校企合作,弘揚開源文化,助力開源人才培養。 ? ? 亮點搶先看 01 大咖云集,共謀
    的頭像 發表于 10-21 11:05 ?284次閱讀
    相約山東濟南,共話齊魯<b class='flag-5'>開源</b> | 開放原子校源行(濟南站)即將啟幕!

    GNU構建裸機系統

    基于AT91SAM7S平臺,介紹裸機開發,以閃燈為藍本,涉及匯編、鏈接、C/C++、中斷等。   無處不在的ARM處理器家族得到了GNU C/C++工具鏈的良好支持。雖然許多在線和印刷資源關注
    發表于 10-16 17:34 ?0次下載

    睿賽德科技正式推出RT-Thread開源 4+服務,助力企業用戶發展

    、車載、甚至航空航天等領域。RT-Thread的成功基于對開源前輩Linux開源成功經驗的學習,同時成功地促使行業達成了開源開放業共同發展
    的頭像 發表于 10-15 08:07 ?403次閱讀
    睿賽德科技正式推出RT-Thread<b class='flag-5'>開源</b> 4+服務,助力企業用戶<b class='flag-5'>發展</b>

    Linux開發怎么學?

    各種開源社區中,可以參加這些社區,了解最新的Linux 技術和趨勢,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9.持續學習和實踐: 學習 Linux 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實踐。保持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關注
    發表于 10-10 14:34

    紫光展銳分析5G廣播技術的發展脈絡

    本期,我們將一起了解關于5G廣播技術的發展脈絡,探究它如何提供“免流量刷視頻”等多元豐富的視聽服務。
    的頭像 發表于 08-26 09:24 ?604次閱讀
    紫光展銳分析5G廣播技術的<b class='flag-5'>發展</b><b class='flag-5'>脈絡</b>

    freebsd和linux哪個好用

    的。 開源許可證: FreeBSD使用自己的BSD許可證,這是一種寬松的許可證,允許用戶自由地使用、修改和分發代碼。Linux使用GNU通用公共許可證(GPL),這是一種更嚴格的許可證,要求所有基于
    的頭像 發表于 08-08 10:29 ?715次閱讀

    在ubuntu 24.04下嘗試使用riscv64-linux-musleabi_for_x86_64-pc-linux-gnu工具鏈編譯cv1800大核出現報錯的原因?

    在ubuntu 24.04下嘗試使用riscv64-linux-musleabi_for_x86_64-pc-linux-gnu工具鏈編譯cv1800大核,結果出現如下報錯: /home
    發表于 07-16 08:20

    開啟開源布道新篇章 — LF開源軟件學園誠邀開源精英加入成為OSPO講師

    OSPO——企業開源戰略的引擎在當今數字化時代,開源軟件已成為推動全球技術創新的加速器。它不僅重塑了軟件開發的模式,更成為企業構建競爭優勢的關鍵。然而,隨著開源文化的深入人心,企業面臨
    的頭像 發表于 07-04 08:36 ?382次閱讀
    開啟<b class='flag-5'>開源</b>布道新篇章 — LF<b class='flag-5'>開源</b>軟件學園誠邀<b class='flag-5'>開源</b>精英加入成為OSPO講師

    GNU make中文手冊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GNU make中文手冊.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6-05 13:22 ?0次下載

    航天微電子創新發展專項文化成果獲特色文化品牌成果一等獎

    5月15日至17日,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企業黨建與企業文化工作委員會在濟南舉辦“百年企業文化品牌創新發展經驗交流會暨第21期實踐對標學習專項行動”。
    的頭像 發表于 05-20 09:03 ?377次閱讀
    航天微電子創新<b class='flag-5'>發展</b>專項<b class='flag-5'>文化</b>成果獲特色<b class='flag-5'>文化</b>品牌成果一等獎

    HDMI論壇出手,AMD開源HDMI 2.1驅動被拒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作為一直在為開源社區不斷貢獻的科技大廠,AMD在Linux上貢獻了無數代碼,尤其是在圖形開源驅動,其貢獻的代碼行數遠超英特爾和英偉達,這也是Linux開發
    的頭像 發表于 03-05 00:10 ?3023次閱讀

    軟件無線電安全之GNU Radio基礎知識

    GNU Radio是一款開源的軟件工具集,專注于軟件定義無線電(SDR)系統的設計和實現。該工具集支持多種SDR硬件平臺,包括USRP、HackRF One和RTL-SDR等。用戶可以通過GNU
    的頭像 發表于 02-25 10:20 ?5068次閱讀
    軟件無線電安全之<b class='flag-5'>GNU</b> Radio基礎知識
    捷豹百家乐娱乐城| 东城国际| 百家乐官网有没有稳赢| 百家乐官网园首选海立方| 威尼斯人娱乐网网上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太阳城百家乐优惠| 博雅德州扑克网页版| 合乐8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网络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通州区| 百家乐在线手机玩| 百家乐下载免费软件| 澳门网络博彩| 葡京百家乐技巧| 大发娱乐场官方下载| 大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博必发| 正品百家乐官网地址| 赌百家乐2号破解| 百家乐官网正确的打法| 百家乐龙虎台布作弊技巧| 密山市| 百家乐视频二人雀神| 电白县| 百家乐网站赌博| 百家乐官网注册就送| 百家乐发牌靴发牌盒| 百家乐官网庄和闲的赌法| 红9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玩百家乐官网输澳门百家乐官网现场 | 在线百家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稳定打法| 百家乐英皇娱乐平台| 金鼎国际娱乐| 百家乐视频游戏大厅| 百家乐官网神仙道礼包| 金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高科技| 大发888亚洲游戏| 金字塔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通化大嘴棋牌官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