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SAM顯存智取技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廠商移植到Intel平臺,華碩、微星之后,華擎也下手了。
不同于華碩、微星公布完整的移植計劃和時間表,華擎只是在Z490 Tachi主板上先做了個試驗,發放了一個1.72 Beta測試版BIOS,并且重新起了個名字叫“CAM”(Clever Access Memory),也就是把AMD SAM名字中的Smart改成了Clever。
同時在BIOS設置中隱藏得也比較深,需要在啟動項中打開CSM。
結果倒是不錯,使用i7-10700K處理器、RX 6800 XT顯卡,測試了《古墓麗影:陰影》、《刺客信條:英靈殿》兩款游戲,平均幀率分別可以提升3.32%、11.54%。
估計接下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在Intel主板上移植,但照目前的情況看,大概率只會有400系列主板和十代酷睿才能享受,更老的300系列主板和八九代酷睿就別想了。
責任編輯:p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07瀏覽量
231182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96瀏覽量
134635 -
intel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483瀏覽量
18643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I Agent智能體平臺:如何助力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飛躍?
智能體平臺技術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帶來顯著的效益和價值。通過引入智能體平臺技術,企業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
多平臺FPGA工程快速移植與構建
作為一名FPGA工程師,經常需要在多個FPGA設備之間移植項目,核心的問題是IP的管理和移植,今天通過安裝和使用 FuseSoC 在多個 AMD FPGA 之間移植一個簡單的項目。從
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視頻監控AI分析做到了攝像頭上?
,人們越來越希望利用AI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和算法對視頻監控畫面進行分析,然后分析拍攝結果并自主反饋,以提高視頻監控的功能和利用效率。比如我們目前可以使用AI的技術進行人臉識別、物體識別、火焰識別,安全帽識別,高空拋物識別,工服識別,離港識別等等,可以實現的識別算法非常豐富。
顯存技術不斷升級,AI計算中如何選擇合適的顯存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顯存,是顯卡上用于存儲圖像數據、紋理、幀緩沖區等的內存。它的大小直接決定了顯卡能夠同時處理的數據量。 ? 在AI計算中,顯存的大小對處理大規模數據集、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
隨著戶儲的發展推進,相關技術要求也越來越多
戶用儲能是一種在家庭或住宅環境中使用的儲能系統,通常是電池儲能系統。它們的主要目的是存儲電能以供日常用電或在需要時使用。戶用儲能系統可以與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或風力發電機等可再生能源系統結合使用
【分享】基于Easygo仿真平臺的三電機實時仿真測試應用
本帖最后由 CC_Tasya 于 2024-4-10 09:08 編輯
隨著伺服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多電機控制系統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實體電機確定生產或多電機控制系統控制算法選用前,進行
發表于 04-09 16:49
嵌入式會越來越卷嗎?
,嵌入式系統能夠實現更快速、更穩定的通信。 這使得嵌入式系統能夠更好地與其他設備或系統進行交互和協作。 安全性增強:隨著網絡安全問題的日益嚴重,嵌入式系統的安全性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通過采用各種安全
發表于 03-18 16:41
UWB技術
、機房、機場、體育等諸多不同的垂直領域。
UWB進一步被大眾所了解,則是在2019年蘋果在iPhone 11系列上配備了這一技術,也使得UWB開始逐步被越來越多的設備應用。
發表于 03-07 15:02
IC datasheet為什么越來越薄了?
剛畢業的時候IC spec動則三四百頁甚至一千頁,這種設置和使用方法很詳盡,但是這幾年IC datasheet為什么越來越薄了,還分成了IC功能介紹、code設置、工廠量產等等規格書,很多東西都藏著掖著,想了解個IC什么東西都要發郵件給供應商,大家有知道這事為什么的嗎?
發表于 03-06 13:5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