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我們未來將立足于全月面到達。我們將在月球南極研制建設一個科研站。在月球南極南緯 89 度,可能存在連續 180 多天的光照。月球的正面和背面是 14 天白天、14 天黑夜,沒有連續的日照,一些儀器設備就不能連續工作。
吳偉仁還稱,2030 年之前,將在月球南極建設一個科研站基本型。隨著后期科研站規模的擴大,我們可以在月球上進行蓋房子、打磚、3D 打印等工作。同時,也可以在月球上開采礦物,這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此外,還可以借助月球做跳板,前往更遠的深空、更遠的星球。
IT之家了解到,今日嫦娥五號已成功返回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 “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實現了我國首次月球無人采樣返回。
責任編輯:PSY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科研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瀏覽量
9065 -
月球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7105 -
航空航天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6瀏覽量
244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科馭數獲批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加強DPU產學研合作
的設立是對企業在科技創新和高水平人才隊伍建設的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將進一步推動中科馭數在科研創新、DPU產學研合作、DPU高層次人才培養等領域不斷精進。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在企業、
日本民企i太空公司計劃2025年再次發射月球探測器
日本民間企業“i太空公司”(ispace)近日宣布了一項新的太空探索計劃,該公司將于2025年1月中旬再次發射月球探測器,旨在挑戰在月球的冷海區域進行著陸。 這
專注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領域的賽目科技獲準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24年12月12日召開的“新設站培訓暨加強博士后人才培養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會”上,賽目科技榮獲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委會正式授予的“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委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單位”資質。 賽目科技此次成
嫦娥六號成功抵達月球軌道,將進行背面采樣并返回地球
隨后,借助鵲橋二號中繼星,嫦娥六號探測器將調整軌道高度及傾角,擇機完成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與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分離。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將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實施軟著陸,按計劃開展采樣返回任務。
中國擬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助力深空探索
國家航天局在 2024 年“中國航天日”活動中宣布,國際月球科研站已新增尼加拉瓜、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及阿拉伯天文學和空間科學聯盟三個合作伙伴。
NASA選定三家企業研發月球車,目標最早2030年初探月
研究周期為一年,任務完成后只有一家企業能爭取到最后的演示階段,他們必須制成月球車并進行實際測試。此外,NASA預計最早在2030年初展開阿波
探秘我國集成電路科技工作者早期創業足跡
,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主持下,我國第一個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1956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于1956年制定完成并頒布實施,其中把發展半導體技術列為
發表于 03-30 17:22
什么是科研用的小型氣象站
JD-CQX7科研用的小型氣象站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于科學研究領域的氣象監測設備,其主要特點是小巧輕便、靈活易用,并具有高精度的測量性能。這種氣象站通常包括多個傳感器,能夠測量和記錄氣
中國2030年將進行火星采樣返回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國家航天局公布了中國深空探測任務規劃,其中包括:嫦娥六號將于2025年左右執行月球背面采樣返回任務,嫦娥七號預計著陸于月球南
中俄將在2033-2035年月球建造核電站?
此外,鮑里索夫強調俄羅斯與中國在嫦娥探月工程中的緊密合作。他堅信,憑借俄羅斯在核動力轉化技術方面的強大實力,定能為月球研究站供電提供技術支持。
中國南極昆侖站首度進行近紅外天文學觀測及全時段近地空間環境監測
昆侖站地處南極冰蓋最高點——冰穹A區,其大氣凈化程度極高,具備絕佳的天文觀測條件。在極夜期間,遠程操控的近紅外望遠鏡將與昆侖站的AST3-2南極巡天望遠鏡共同完成時域天文學觀測,彌補昆
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
降低電路設計難度,大幅減小體積重量,實現激光陀螺儀電路低成本、國產化……近日,我國科研團隊成功研制出新一代激光陀螺驅動模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