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iPhone相比,造車的利潤率要低得多,那么蘋果為何還要布局這一領域?高盛在周三的一篇研報中做了解釋。
高盛認為,在樂觀的情景下,蘋果有望到2025年獲得電動汽車市場5%的份額,年銷量達41.7萬輛,銷售均價為7.5萬美元。不過即便如此,蘋果在這一領域獲利的潛力也是微不足道的。
高盛稱:
我們認為,造車對于蘋果來說是有意義的,蘋果可以將它作為支持其服務的硬件平臺。但是汽車行業較低的利潤水平可能意味著,投資者從此舉中能夠看到的對盈利的貢獻是很有限的。
既然對利潤的貢獻有限,那么蘋果一定有別的打算,在高盛看來,Apple TV就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高盛認為,蘋果有可能采取類似Apple TV的模式,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的服務供應商,而不是直接從零開始打造一款低利潤率的汽車。報告寫道:
在不需要親自開發并銷售電動汽車整車的情況下,蘋果可能會有其他的選擇,同樣可以提供很好的用車體驗。
關于蘋果造車的傳聞近日又密集出現,12月21日周一上午,據中國臺灣《經濟日報》報道,蘋果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將在明年第三季度(9月)發布,比原先的外界猜測規劃至少提前了兩年。
隨后,在周一美股尾盤時段,路透的一篇報道則更加詳細的曝出更多猛料,其中提到,除了打造蘋果品牌的汽車之外,蘋果也有可能將“造車”計劃大幅壓縮,僅僅打造自動駕駛系統,提供給傳統車企使用。
在高盛看來,如果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大范圍流行,司機的注意力可以不用放在路上,從而可以專心使用車載信息服務,那么不管蘋果采取何種方式進入汽車市場,這對于其服務業務的長期影響都是巨大的。
高盛稱:
蘋果以及其他科技公司之所以希望進入這個業務,主要是因為未來消費者在從A點到B點的路上,在自動駕駛車輛中會有大量的時間使用信息服務。
高盛還認為,未來可能會出現“車輛即服務”(car as a service)的訂閱模式,蘋果有可能會對此感興趣。
不過不管蘋果造車還是不造車,高盛都建議賣出,當前給出的目標價為75美元,較上述研報發布前一個交易日周二的收盤價低43%。
蘋果周三收的0.7%至130.96美元,本周一與周二,蘋果累計漲約4%。
責任編輯:tzh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7瀏覽量
232457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5瀏覽量
199996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1瀏覽量
1670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