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內核中有三個watchdog(看門狗),它們都需要被悉心的喂養照料,分別是:
1. /dev/watchdog
2.softlockup檢測機制
3.hardlockup檢測機制
首先看 1./dev/watchdog,此看門狗該怎樣喂養呢,linux內核中有一段樣例代碼:
此例子中,每隔10秒鐘就會向“/dev/watchdog"文件寫入0, 這就是喂狗過程,看到這個樣例,好像不太能感受到這個看門狗大的用處,但是放在實際工程中,用處太大了,舉個例子:
某國中央銀行在一臺有 內存4T, 320個cpu核 的Linux服務器上跑一個數據庫程序,數據庫上存有他本國所有人民的銀行賬號信息,當此數據庫程序在運行過程中,發生了IO讀寫錯誤,或者程序bug, 一下卡住了,那么他本國人民就都不能存錢取錢轉賬了,整個國民經濟瞬間癱瘓。
此時想想看,Linux系統有沒有什么機制來解決這種問題了,這時候“/dev/watchdog" 來了,
這個時候只需要在數據庫程序中加上類似上面的樣例程序,每隔10s中就去喂狗一次,
只要數據庫程序卡住,卡住之后就不能喂狗了,等到比如默認60s以后,這只狗就罷工了,立馬會默認觸發服務器重啟。
服務器重啟會重新加載數據庫程序, 或者服務器在重啟過程中,由于服務器與它所在的服務器集群失聯,從而觸發集群中的分腦檢測,把數據庫程序挪到集群中其它設備上跑,此時就減少了很多損失.所以這只狗/dev/watchdog 用處太大了。
再來看下它的實現原理:
看到系統中有個內核線程watchdogd, 和兩個字符文件:/dev/watchdog和/dev/watchdog0
其中watchdogd實時調度類線程負責具體執行喂狗,/dev/watchdog是內核提供給用戶層的通用操作接口文件,用來開啟這只狗,喂狗,查詢狀態等。/dev/watchdog0 是具體的狗子實現,可以基于具體的物理設備實現,或者是softdog內核模塊以軟件的方式(具體使用方法:modprobe softdog)模擬硬件實現。
來看下softdog內核模塊怎樣模擬硬件實現這個功能:
從代碼實現來看,很好理解,在開啟看門狗(open "/dev/watchdog")之后,默認60s以后就會觸發系統重啟,在60s倒計時過程中,只有喂狗(softdog_ping)一次,它就又會恢復到60s以后才會觸發系統重啟,所以只要一直喂狗,emergency_restart()就不會執行,系統就不會重啟。
再來看下2.softlockup檢測機制 和 3.hardlockup檢測機制。
softlockup檢測機制的喂狗方式是,每cpu上的hrtimer會喚醒一個migration/N內核線程,migration/N每次被喚醒之后都會對某個時間戳進行重置。
hardlockup檢測機制的喂狗方式是,hrtimer每次執行時都會對一個變量進行加一。
關于softlockup和hardlockup檢測機制的具體原理實現和應用場景,我最近發布了一個視頻“Linux常見鎖和lockup檢查機制"包含了從實現原理(linux內核代碼層)和原理驗證(使用ftrace調試手段)、樣例代碼、動手模擬實驗,可以全方位理解softlockup/hardlockup.
責任編輯:lq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45瀏覽量
210392 -
代碼
+關注
關注
30文章
4825瀏覽量
69049 -
Watchdog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瀏覽量
9449
原文標題:總結Linux內核中watchdog
文章出處:【微信號:LinuxDev,微信公眾號:Linux閱碼場】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