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5日)盤中,據記者獨家獲悉,廣汽集團石墨烯電池已進入實車量產測試階段,并將于本月底發布有關石墨烯電池技術的詳細信息。
另據廣汽埃安當天發布的官方海報,搭載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的車型8分鐘可充滿80%,NEDC續航里程1000公里,硅負極電池將進入“月充時代”。海報還稱,這一全新動力電池科技“即將量產搭載,不用等到明年”。
這也是本月蔚來攜“固態電池”引發市場矚目后,國內鋰電池行業再迎“黑科技”,且從市場反應來看,新鮮感不減。消息發布后,廣汽集團A股拉升至漲停,石墨烯概念股也有不同程度上漲。
事實上,無論消費者亦或是投資者,對石墨烯電池并不陌生。去年10月,小米集團手機部總裁曾學忠科普小米10至尊版的電池技術稱,小米10至尊版應用了石墨烯技術,在120W大功率充電下,小米10至尊版電池充放電循環800次后容量≥90%。
眾所周知,鋰電池的正常工作是通過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相互移動實現的,因此,其正負極材料的性能將直接影響到鋰電池的功率性能。
而石墨烯具有優異的電子導電性能,能夠提高利電子在電池的正負極間的傳導速率,起到增加鋰電池功率性能的作用。
同時,在大電流充電時,石墨烯較好的導熱性促進了顆粒間溫度的均衡,避免活性顆粒局部過熱導致的壽命衰減,極大的助力了大功率電池循環壽命的提升,因此常備用來制作鋰電池的正極材料。
正是因為自身優良的電學性能、力學性能、熱性能、光學性能,石墨烯材料被稱為“改變21世紀的神奇材料”,甚至被部分業內人士譽為新能源行業的“材料之王”,世界各國紛紛布局石墨烯的研發和應用。目前石墨烯已經應用于儲能鋰電池、屏幕、可穿戴設備等等。
在中國,石墨烯行業發展較晚,2013年中國初步實現了石墨烯對傳統材料的替代,下游市場逐步打開,主要應用于鋰電池和涂料等領域。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石墨烯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1.4億元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274.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74.2%。
據頭豹研究院2020年11月4日報告預計,下游新興領域的發展將直接促進中游制造市場的增長,中國石墨烯市場規模在2021-2025年五年內將以67.9%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市場規模到2023年有望突破3700億元。
國內公司方面,石墨烯電池方面已有部分布局,《科創板日報》結合券商研報和投資者互動平臺信息,A股相關上市公司如下:
鵬輝能源(300438):具備石墨烯電芯相關知識產權和技術,數碼類石墨烯電池已量產,汽車動力類石墨烯快充電池已研發成功,處于量產前測試階段。
道氏技術(300409):子公司昊鑫新能源的主要產品為針對動力鋰離子電池用的石墨烯導電劑、碳納米管導電劑和石墨負極產品。
德爾未來(002631):控股子公司烯成石墨烯研發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導電添加劑、硅碳復合負極、石墨烯傳感器等。
責任編輯:tzh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897瀏覽量
158257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37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75瀏覽量
1313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