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中,曾經提出過“單向度”的概念。他認為科技的進步并沒有實現人的解放,反而使人的否定性、批判性等多元性思維受到壓制,變成了只會線性思考的工具人。 馬爾庫塞指出的,是一個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且無論從歷史視角還是我們的生活經驗中,都能感受到人的“單向度”是一種在現代社會中不斷加強的現象,科技越發達,交流工具越暢通,人越是容易成為流水線上的螺絲釘。 當然,存在即是合理,在過去的時代里,管理層做決策,交給一線執行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然而隨著數字化深入發展,多元又變化迅速的市場正在要求公司不再只是“單向度”的集合,而是要激活人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構建“組織生命力”,“大中臺,小前臺”正在成為企業數字化的追求。 但是顯然,企業要實現內部“多向度”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除了組織架構,思維方式的調整之外,辦公工具等方面的革新也必不可少。 2021年1月14日上午,釘釘召開年后的第一次發布會,推出了釘釘6.0版本。本次版本更新中,釘釘除了推出“角色工作臺”,整合釘釘協同辦公套件之外;還集成了宜搭等多個“低代碼開發工具”,新增1000多個開發接口,“低代碼”、“微創新”成為本次發布會的關鍵詞。
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認為,釘釘接下來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好的企業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平臺,這被認為是云釘一體戰略之后,釘釘最重要的戰略升級。而這次升級,能給企業數字化帶來怎樣的新思路? 01“工具本位”時代的結束
2020結束了,但是企業數字化的進程依然在繼續。
本次釘釘發布會透露,截至2020年12月31日,釘釘用戶已經超過4億。這是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數字,因為中國就業人口大約為7.7億,用戶數4億代表著釘釘在整個市場的占有率超過了一半。
釘釘用戶數的快速擴張,得益于2020年的數字化浪潮,然而早在2019年6月,釘釘用戶便已經突破2億,這證明疫情更多是一個助推因素,釘釘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是順應了企業數字化從“工具本位”向著“企業本位”進化的大趨勢。
張建鋒在發布會上提到,全球軟件發展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IT基礎設施是大型機或小型機,在這個階段,企業購買大型軟件系統來解決數字化問題,因為花費巨大,運維困難,而且難以更新,因此很快便被如Salesforce的CRM系統這樣的SaaS軟件取代。
無論是大型機階段還是傳統saas軟件,本質上都是“工具本位”的,也就是說因為企業經營變化往往比軟件更新速度要快得多,所以雖然辦公工具是為了提升業務效率服務,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業務和組織架構卻往往要遷就和適應工具,除此之外,因為不同的辦公軟件往往是有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所以會造成各個業務條塊分割,形成軟件與軟件之間的數據孤島。這是企業內部造成“單向度”的重要原因。
而作為企業數字化第三階段的產物,釘釘通過云釘一體實現了協同辦公服務的整合和企業數據的互聯互通,從而提升了辦公效率,降低了企業的運維成本,而且在此基礎上,釘釘將企業數字化從“工具本位”推進到了“企業本位”。
傳統的SaaS軟件,多半解決的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某個特定問題,而釘釘可以根據企業自身和所在行業的特點,從企業需求出發,深度定制系統化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以企業為本。截止到目前,目前釘釘企業用戶已經覆蓋全部一級行業和全部 97 個二級行業。
但是,這還不是釘釘對于企業的全部意義。
02云釘一體2.0
在很大程度上,釘釘的云釘一體戰略帶來企業數字化加速的原因在于對應用開發難度的極大降低。
即使在今天,編程敲代碼對大多數人也是一件具有技術門檻的事情,再加上應用開發部署環境既要依托 IT 基礎設施、云服務器,又需要考慮內部流程和數據流程,所以可以說,大多數企業并不具備應用開發能力。而委托專門的企業進行開發,不僅流程長投入高,而且功能往往跟實際需求有所出入,種瓜得豆是常見現象。
而釘釘作為基于云的,數據統一的辦公平臺,不僅是為B端用戶提供了深度整合的協同辦公解決方案,在開發端,也通過將復雜的底層基礎架構封裝打包,形成高效友好的云上開發的環境,賦能釘釘上的企業應用組織開發軟件,大大加速了企業服務的開發速度,這也是過去一年企業整體數字化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目前,釘釘開放平臺入駐開發者超過27萬,開發者服務的企業組織數超過640萬家。整個釘釘上長出的應用數超過70萬個。
而在本次發布會上,釘釘將自身定位為協同辦公平臺+應用開發平臺,引入了低代碼與微創新概念,進一步降低了企業應用的開發門檻,讓最了解業務的企業內部人員變成數字化轉型的主力軍。讓企業自己變成數字化轉型的主角。
“微創新”的概念,對應的是企業的“微需求”,“微需求”可以定義為企業基于自身業務、環境、人員等因素所產生的特定需求,如老板電器的品質部質量工程師在工作當中需要去線下采集數據,再人工錄入和統計這些數據進行向上匯報,過程繁瑣、步驟很多,但如果要將這些過程進行信息化,又要找我們的信息化部門進行較長時間的研發。
這種需求沒有大到需求制定專門的行業解決方案,但是一件件積累起來,卻會量變產生質變,實實在在對業務開展效率產生影響,在這里,釘釘提供的對應策略就是以低代碼實現微創新。
在本次發布會上,釘釘推出宜搭等低代碼開發工具,無需編碼或只需少量代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序,讓不懂代碼的用戶也能通過開發新應用,從而解決微需求,最終達到將身邊每一件工作都數字化的目標。
宜搭低代碼開發
目前,低代碼的開發模式正在快速普及,張建鋒認為,未來3年,在釘釘上將長出1000萬個釘應用。而目前,一汽、復星集團、東方希望等大型企業,均已采用低代碼平臺開發應用,浙江省140萬公職人員在政務釘上開發了1500個應用,大部分也是基于低代碼開發。
我們可以看到,當前已經有許多企業從數字化中獲益,而隨著更多企業完成數字化,整個市場都會面臨一次全面數字化的蛻變。
03提升時代的“血氧濃度”
釘釘高管曾在采訪中表示,2020年釘釘變得更熱血了,但‘熱’不在溫度高,而是血氧飽和度更高了。這也是釘釘對企業意義的縮影,它將活力帶入企業和社會的深層結構。讓社會整體運轉更加順暢。
眾所周知,企業的經營難點不僅在于內部的協調,同時也在于與外部上下游的渠道商、經銷商、終端客戶之間的溝通,甚至后者難度更大。即使在大多數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數字化的現在,這個問題也沒有很好的改善,因為不同企業有不同的信息化和業務系統,這些系統往往無法互聯互通。從整個社會視角來看,就是企業與企業的交流具有非常大的“電阻”,大量資源與時間成本消耗在這個環節,
而云釘一體化正在幫助企業重新構建對外業務服務的線上化能力,幫助企業全面解決業務的數字化問題,從而實現全面的企業數字化。釘釘正式推出了釘釘互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合作企業之間可以通過共享通訊錄,業務系統相關來方便地實現業務流程的協同,從而實現跨組織的合作與協同。
釘釘協同辦公套件產品演示
宏觀上,企業的數字化為社會生產的進一步數字化提供了發展的條件。微觀結構上,數字化也正在解放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我們進入一個“多向度”發展的時代。
在未來,企業內部的工作方式將會從“以部門為中心”過度到“以事情為中心”。不同的團隊可以通過釘釘協同辦公套件,基于共同制定的目標高效協同,共享資料與成果,從而將人從固定的“螺絲釘”位置中解放出來。而且此次發布的釘釘6.0版本還推出了角色工作臺,人人都可以基于自身需求,通過低代碼開發個性化的工作臺,從而最大化自身的工作效率。
數字化并非取代人,而是幫助人更好的適應這個時代。
責任編輯:lq
-
代碼
+關注
關注
30文章
4828瀏覽量
69055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57瀏覽量
62170 -
云服務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734瀏覽量
13423
原文標題:企業數字化,來到“多向度”的2021
文章出處:【微信號:qianhaoapp,微信公眾號:錢皓頻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