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 1月22日 下半年以來,半導體產業缺貨漲價已經成為常態,且這種情況還在蔓延中。近來,據奇力新旗下旺詮表示,從25日開始將恢復接單,然而,由于各種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且訂單量是出貨量的四倍之大,因此宣布大中華區代理商調漲厚膜電阻價格15%。
據旺詮表示,上漲的原材料主要有陶瓷基板、油墨、貴金屬等材料,此外,人工成本也在上升,再加上臺幣和人民幣持續升值等因素,導致成本大幅度增長,受這些因素影響,所以才把產品價格上漲15%,從2021年2月17日起出貨生效。
據悉,近來,三環集團調整了陶瓷基板的售價,漲價在10%-15%之間,而陶瓷基板在電阻中所占的成本達到了15%-20%,因此,有觀點認為,陶瓷基板漲價是這波電阻漲價的重要因素。
據了解,旺詮為全球第三大芯片電阻廠,其設備月產能大約在360億顆,在國際芯片電阻鬧分家之后,因產能和交期問題,促使旺詮成為芯片電阻轉單潮中受益者,據稱其已接單未出貨的芯片電阻超過了800億顆。
責任編輯:xj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2瀏覽量
427274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3瀏覽量
363186 -
電阻
+關注
關注
86文章
5561瀏覽量
17273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1月電視面板價格或持續上漲
“今年12月,“雙十二”、“黑五”疊加超長期“國補”政策以及美對華上調關稅等一系列因素維持國內外市場短期需求火熱,盡管面板廠已提高稼動來應對,但大尺寸面板需求依舊強勁,65”及以上主流尺寸面板價格開始小幅上漲;進入今年1月,20
旺詮電阻代理商如何選擇可靠的?
選擇可靠的旺詮電阻代理商是確保業務順利進行的關鍵步驟。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您在選擇過程中做出明智的決策: 一、了解代理商的資質和信譽 資質認證 :優質的代理商應具備相關的資質認證,如ISO9001
瑞芯微部分芯片價格上漲,每顆上調0.8美元
近日,瑞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ockchip,簡稱“瑞芯微”)發布了一則產品調價通知函,宣布從2024年10月15日起,對部分芯片產品進行價格上調。
預計第四季度DRAM市場僅HBM價格上漲
據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預測,2024年第四季度DRAM市場將呈現出一絲暖意,但僅限于高帶寬存儲器(HBM)領域。預計HBM價格將實現環比上漲,而通用DRAM的價格則將停滯不前。
今日看點丨消息稱驍龍 8 Gen 4 芯片價格上漲 20.68%;消息稱東風本田計劃裁員 2000 人
1. 消息稱驍龍 8 Gen 4 芯片價格 240 美元,上漲 20.68% ? 博主 @i冰宇宙 在微博分享一則消息:驍龍 8 Gen 4 芯片價格 240 美元(當前約 1702 元人
發表于 09-09 09:45
?654次閱讀
PC存儲器價格持續攀升
近期,個人電腦中廣泛應用的存儲器價格再度走高,尤其是固態硬盤(SSD)市場。數據顯示,7至9月期間,大單優惠價較上一季度(4至6月)上漲約10%,這已是連續第四個季度呈現上漲趨勢。此番價格上漲
三星電子存儲芯片價格大幅上調,中國市場面臨挑戰與機遇
近日,三星電子宣布了一項重大市場決策,計劃在第三季度對其DRAM和NAND閃存存儲芯片進行15%-20%的價格調整。這一舉措背后,是人工智能領域對高性能存儲芯片需求的急劇攀升,預示著存
ADI預計第三財季營收將高于預期,樂觀預測推動股價上漲
ADI預計第三財季營收超越市場預期,受益于工業芯片需求回暖,助推股票價格上漲超8%。樂觀情況證明,工藝制造商ADI客戶在經濟減速背景下積極消化庫存,并啟動新定單處理。
小米15系列手機預計搭載驍龍8 Gen 4處理器發布
同時,該博主表示,盡管該系列手機整體配置較高,但由于上游物料芯片和內存價格上漲,“原價位段難以維持”,暗示小米 15 系列手機或面臨漲價風險。
希捷硬盤價格上漲:市場需求、通脹及生產困境所致
希捷在信函中解釋,此次提價源于需求恢復至高點,生產能力受限及全球通貨膨脹加劇。因此,希捷將對新訂單及超額需求實行提價,同時預見供應將持續緊張。此外,該公司提醒客戶,未來數季價格或將繼續攀升。
液晶顯示和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料將上漲,盡管電視面板需求疲軟
集邦研究副總經理范博毓分析認為,盡管面板廠的生產效率保持在較高水平,供應能力隨之提升,面板價格已呈現回穩趨勢。以四月份電視面板價格為例,預計32英寸、43英寸、50英寸分別上漲1美元,
功率半導體與MCU芯片價格上漲
自2022年至今,從二極管到MOSFET等功率器件,再到各類用途的MCU芯片均歷經供求反轉及大幅降價。受整體經濟疲軟影響,消費電子市場需求下滑,企業紛紛集中精力清理庫存。直至2024年,庫存逐步回歸正常水平,降價戰看似告一段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