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的浮躁之風與日俱增,芯片爛尾余震還未消除、囤貨炒價潮持續發酵,如今一場關于芯片人才速成的瘋狂“戲碼”又在上演。
在半導體行業火熱發展的幕布之下,融資數額上百億的芯片項目密集落地,企業間高薪挖角的新聞愈發吸人眼球。打著高薪且缺人的旗子,一批號稱“4-6個月培養芯片設計人才”的培訓機構陸續冒頭。
文科生零基礎可報名,大專生學完保就業且月薪起碼過萬,更有甚者,承諾零基礎學員學完課程可實現年薪30萬元。但真實的情況是,集成電路行業過去薪資普遍不高,30萬年薪已是高管水平。
不過,培訓班出身的“速成生”也并非沒有用武之地,大批芯片培訓機構冒頭的背后,是日益膨脹的人才需求和高校供給稀缺之間的矛盾。
時代財經多方走訪發現,一些用人單位已經開始接納“非科班”人才,或者主動將員工送往機構進修。不過,大部分速成教學模式培養的“人才”仍停留在技工層面,真正稀缺的高端人才仍然是制約芯片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神奇的培訓機構:文科生也能入行,年薪可達30萬
“我是文科生,對數字電路一點都不懂也可以學嗎?”
“文科生也可以學,我們80%以上的學員都是零基礎的。”面對時代財經的疑問,北京智芯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芯融”)負責招生的李會森沒有遲疑地回答到。
“只要跟著我們課程學,周一到周五每天投入至少2個小時,快的基本4個月就能完全學出來,相當于擁有1-2年項目經驗,達到獨立設計項目的水平,也能去企業獨立完成工作。”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智芯融成立于2019年,圍繞芯片設計、人工智能、軟件無線電、CPU等領域進行科技研發,以職業培訓與教儀為載體,通過芯片人才培養計劃和高校新工科師資建設,打造芯片產業軟硬件“生態系統”。目前蘆珂任智芯融法定代表人,認繳出資1000萬元,目前實際出資0元,參保人數0人。
而智芯融官網顯示,它與武漢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船重工等均為合作伙伴,推出的產品有高速AD采集模塊等。
“我們有三家主體公司,北京智聯融合教育咨詢公司成立于2011年,之前主要做芯片設計研發。智芯融則從2019年開始進行FPGA(一種半定制電路)和IC(集成電路)設計人才的培訓。”李會森介紹。
不過,天眼查同時顯示,北京智聯融合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是由北京非常廣告傳媒有限公司在2014年改名而來,最初的經營范圍為設計、制作、代理、發布廣告;企業策劃;承辦展覽展示;會議服務等。
目前北京智聯融合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蘆珂,參保人數同樣為0人,由鄭豫紅在2011年實繳出資1000萬元,鄭豫紅在2020年9月不再是北京智聯融合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自然人股東。
另一家關聯公司則是北京智能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經營范圍為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推廣;銷售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文具用品、通訊設備、儀器儀表、電子產品等,參保人數9人,法定代表人為莊緒勇,認繳出資1000萬元,實繳出資0元。
目前北京智能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產品有標準PMOD接口攝像頭、高速DA轉換模塊、音頻模塊等。
根據李會森介紹,目前智芯融主要有《FPGA硬件及RTL設計(初、中、高級)》《IC基礎設計》《RSIC-V CPU設計》三個課程,30%為理論知識學習,70%為項目實踐,周一至周五采取線上直播加錄播的形式授課,面對大專及以上學歷招生。
這些課程分為基礎班、初級班、中級班和就業班。其中,中級班和就業班可安排就業,中級班只有《FPGA硬件及RTL設計(初、中、高級)》,費用18000元,就業班則還包括了《IC基礎設計》《RSIC-V CPU設計》兩門課程,費用為25800元,可采用分期方式付款。
對于完全零基礎的學員,智芯融會先教授部分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的基礎知識,才會開始正式進入主課。
“現在企業招聘都是需要項目經驗的,我們公司本身就是以芯片研發設計為主,所以可以帶著學員培訓項目,也會安排就業,我們跟全國100多家公司都有合作?!崩顣硎?,智芯融畢業學員多就業于科技類公司,芯片驗證、設計等方向都可以選擇?!?a target="_blank">工業化控制、航空航天、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領域都需要FPGA工程師,就業面特別廣?!?/p>
學員還需要通過結業考試,即針對企業在實際工作時做項目會應用的問題進行考核,通過后將會頒發證書?!拔覀兒妥瞎馔瑒?、凱視達、華為等公司都有合作,比如人才輸送計劃。另外,我們還有一些項目合作,像華為都會從我們這里采購開發板?!?/p>
不過,該機構打出的招牌中,最吸引人的還是薪資。
“只要全程跟下來,就業肯定沒問題。”李會森表示,本科學歷學員在一線城市工資起碼月薪1.5萬元,大專學歷則為1.2萬至1.5萬元,如果在行業中待個三年左右,年薪基本在20萬-30萬?!拔覀兊浆F在已經開了11期教學,一期三個班,一個班30人,累計學員近千人?!?/p>
類似智芯融這樣,號稱可以快速培養芯片人才的并非孤例。深圳明德揚科技教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德揚”)的招生人員吳光倫同樣對時代財經表示,完全零基礎的文科生學員,可以通過6個月的線下FPGA課程培訓學習,掌握2-3年的工作經驗。
不過,對于零基礎直接報名線下培訓班,吳光倫語氣又稍顯猶豫?!罢f實在的,不建議零基礎去報名培訓班。雖然我們零基礎的學員非常多,不過棄學的也不少。因為FPGA有一定門檻,需要很多知識,要學的內容很多?!?/p>
但隨后吳光倫也表示,零基礎的學員可以先在線上學習他們的《FPGA至簡設計原理與應用》課程,入門了解一下。該課程時長12小時,包括FPGA簡介、開發流程、綜合和仿真、數字進程、狀態機規范等48小節。他說,此課程大概2-3天能學完。
“感覺可以的話,可購買個200元的配套開發板上手練習,然后再考慮培訓班事宜。”吳光倫說,“報名線下培訓的話要先通過測試。我們課程有一套系統的訓練,是流水式的學習,能按企業標準把代碼規范化。現在線下班招生,公司和學員簽訂的是30萬年薪?!?/p>
30歲程序員謀轉型:學FPGA未來工資沒有瓶頸
速成培訓看似光鮮,但由于教學質量良莠不齊,網上對此類培訓課程的投訴并不少見。
“都是托,打著芯片技術熱的幌子,進行圈錢的游戲。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白花了錢,賠了時間,什么都用不上?!庇袑W員在網上吐槽自己的經歷非???,學習體驗并不好。
“招生老師說90%是直播,實際上基本都是錄播,錄課質量低到不能再低,報這個課程的大多都是對半導體芯片完全不懂的小白,但講課老師錄播只顧自己講完?!?/p>
31歲的程序員杜楓已經有6年工作經驗,2020年12月底,他報名參加了石家莊一家培訓機構的FPGA線下課程。之前做Linux編程的他,也是“零基礎”中的一員,他的焦慮在于時間。
“自學需要很大的毅力,工作后時間就是金錢,培訓可以節省時間,肯定要以最快的方式學習?!?/p>
實際上,杜楓報名培訓班之前自學過2個月,但嫌進度太慢。在篩選了好幾個機構后,他才花費1.5萬元,報名了目前這個授課老師更為“激情”的培訓班。培訓了大概40天,杜楓已將“基礎”到“中級”的課程全部學完。
杜楓稱,培訓機構有很多,但要選對老師?!拔抑耙策x了好幾個培訓機構,聽了試聽課,但覺得不行。有的機構學員學完,就直接在那里教課了?!?/p>
“工作中有的項目必須要FPGA和Linux聯合開發,所以都要懂,這樣可以朝著項目經理的方向發展,FPGA難度要比‘嵌入式(一種專用計算機系統)’高,所以我選擇去參加培訓?!?/p>
不過,對于培訓機構學完課程后年薪30萬的承諾,杜楓大呼“扯淡”。
“985、211的學生學完后進華為有可能是這個工資,但一般的人(有電子學基礎的學員)從培訓機構出來只能拿到8000-12000元月薪。不過,FPGA工程師后續發展很好,因為學的人少,難度大,干2年以后,工資過年薪30萬很容易?!?/p>
杜楓直言在職業發展上曾走彎路,花兩年時間做了單片機(單片微控制器,一種集成電路芯片)?!扒度胧饺绻鰡纹瑱C,基本月薪2萬元是天花板,做Linux驅動可以到3-4萬元吧。FPGA技術是底層,這些東西不是一個干2年就能替代的工種,是越老越吃香。”
杜楓談到選擇學習FPGA的原因還提到,圖像、視頻、通信、醫療、金融、機器學習等領域都離不開FPGA和嵌入式。“那些35歲左右就會被淘汰的程序員,他們大多做的是應用或者APP前端?!?/p>
“電子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可以去培訓一下,這樣出社會不會走彎路?!彼J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決定了后來的高度,而FPGA未來工資是沒有瓶頸的。
用人方:這不是一個賺大錢的行業
從2020年開始,芯片設計公司業務負責人沈莉笙開始接觸到一些參加過“速成班”的應聘者,并且已經有幾位收到了offer,而她往年招聘的員工,有的只是實驗室的項目經歷。
她告訴時代財經,(培訓經歷)只是加分項,“芯片設計行業還是比較看學歷的?!?/p>
將入職的幾名員工也是微電子學專業的應屆研究生,他們在找工作前報名參加了三到四個月的培訓課?!氨旧韺W歷就夠,找工作前去學習以下,還是有幫助的,但零基礎的話,想借此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現實。”沈莉笙說。
“比如他是微電子專業的,想做數字電路業務,就會參加這些網上培訓課程,因為微電子或者材料專業上手做數字電路是有點困難的,但也是相關專業,所以培訓完后基本技能會清楚一點?!?/p>
但相比于培訓課經歷,沈莉笙還是更傾向于有實習經歷的應聘者。她表示,培訓課上的理論知識不是重點,基本上還是以小課題的形式進行,而實習,更能貼近行業里崗位的具體技能。
北京是卓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基于極弱光監測技術的儀器研發、生產及運營,其董事長張景秀對時代財經表示,“沒有模電和數電基礎,不大可能做得好FPGA工程師。這種培訓專門針對電子相關專業才有用。”
張景秀稱,有電子學基礎的不培訓也招,沒有基礎的就算參加了這些培訓班,也不敢招?!半娮酉嚓P專業,大學本科以上且非常確定將來職業是研發的人,才適合參加類似的培訓班。至于零基礎、非電子相關專業的人,可以通過課程入門了解,但意義不大?!?/p>
和張景秀持相同看法的還有步日欣。他是天津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顧問,本科、碩士均為電子學相關專業。他告訴時代財經,集成電路并不是一個能賺大錢的行業,20-30萬年薪已算高薪。“我在這行工作了十幾年的同學,現在拿2萬月薪都很正常,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做了一兩年研發,就轉去做銷售,能堅持下來的并不多?!?/p>
“參加培訓課,學習一兩年后,可以做點基礎工作,比如寫基礎代碼、畫電路圖、做測試?!辈饺招勒J為,“學完速成培訓班后,做重復性的很細的工作是可以的,但這是技工,離半導體專業人才還差得遠。半導體研發和軟件開發不是一個層級的事。”
“年薪30萬起碼是能獨當一面的水平,但有這能力的,不去培訓班學習也可以達到這一工資水平?!睆埦靶惴Q,“培訓后,一個月一萬多還有可能,但再往上,那靠的是真本事了?!?/p>
“應屆生想通過培訓課找到月薪3萬以上的工作,基本不可能。” 沈莉笙也說,薪資水平看的是行業標準。“板級設計(板塊設計、硬件電路)整體行業薪資低,如果能找到像芯片設計的崗位,可能薪資會有提升。
她建議應屆學員去做人工智能,因為“人工智能行業收入遠高于芯片設計。”
培訓熱潮背后:一年增加幾萬CEO
“30萬年薪培訓班一看就不靠譜,讓人笑掉大牙。”
一名從業人員對時代財經發出類似的感嘆。但不容忽略的事實是,這兩年半導體行業整體薪酬確實保持增長,尤其是研發崗位,不僅薪酬穩定增長,人才缺口也越來越大,半導體行業高薪挖人的新聞更是引發不少人艷羨。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9-2020年版)》(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19年二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國內半導體全行業全平均薪酬為稅前12326元/月,同比上漲4.75%,其中研發崗位的平均薪酬為稅前20601元/月,同比增長9.49%,高管類職位的平均薪酬為稅前37834元/月,同比增長1.9%。
這與進入21世紀后,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迅速發展息息相關。
根據芯謀研究的統計,從2004年到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產值增加了20倍,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的數量增加了近300倍,相當于每增加一倍的產值,就會增加15倍的企業數量,這就意味著,在這16年里,中國集成電路相關企業數量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摩爾定律。
《白皮書》顯示,按當前產業發展態勢及對應人均產值推算,到2022年前后,全行業人才需求將達到74.45萬人左右,其中設計業為27.04萬人,制造業為26.43萬人,封裝測試為20.98萬人。
而集成電路從業人數也確實在逐年增多,2019年就業人數在51.2萬人左右,同比增長了11%,伴隨薪酬日益提升,整個行業人才發展環境在逐步改善。
行業缺人,但培養人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從當前產業發展態勢看,集成電路人才在供給總量上仍顯不足,也存在結構性失衡問題,亟待通過集成電路一級學科,以及產教融合育人平臺的建設,解決產教脫節、供需失配等問題?!薄栋灼啡绱孙@示。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浮躁風開始影響產業的發展,人才和工程師難找,耐心和靜心都很難再有。
“安徽做水泥的公司、北京做飯店的公司、做海鮮的公司都來做芯片。每年做芯片的公司要增加幾萬家。中國一年之間芯片行業增加了幾萬個總經理和CEO。以前開會能夠請到兩三百個CEO,現在隨便一個會議請幾百個CEO太輕松了?!彼f。
“隨著形勢的發展,人才的培養工作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集成電路行業一直存在著‘二八原則’。這一原則也體現在企業運行當中,即基礎性的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參與?!敝锌圃涸菏客蹶栐饲爸赋觯亲铌P鍵的20%,還是需要領軍人物參與指導,其往往會是加速的決定因素,甚至促進“從0到1”過程的實現。
(文中李會森、吳光倫、杜楓、沈莉笙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tzh
-
FPGA
+關注
關注
1630文章
21796瀏覽量
605998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45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3瀏覽量
222628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2瀏覽量
2130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