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新任CEO帕特·格爾辛格(Pat Gelsinger)2月15日正式入職。對于前任CEO司睿博(Bob Swan)的離職原因還沒有明確的說法,但英特爾目前的處境讓他備受壓力,而且司睿博是英特爾首個非技術出身的CEO,也許是因為司睿博欠缺的技術背景導致了他被撤換。
“成功孕育自滿,自滿導致失敗,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英特爾創(chuàng)始人之一,硅谷著名的“偏執(zhí)狂”安迪·格魯夫(Andy Grove)是這樣說的。安迪·格魯夫是一位匈牙利裔的半導體行業(yè)的先驅(qū)。他是英特爾公司的第三位員工,是他幫助了英特爾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
格魯夫的這句話將在2月15日任職的新CEO帕特·格爾辛格的耳邊再次響起。
英特爾的困境
從某些角度來看,英特爾算的上是運轉(zhuǎn)良好。2020年的總收入達到了780億美元,按銷售額計算,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在功能強大、利潤豐厚的數(shù)據(jù)中心計算機芯片市場,它有93%的份額,在臺式電腦中占有81%的份額,營業(yè)利潤率約為30%。
然而,英特爾的股價卻低于競爭對手。英偉達(Nvidia)公司的營收只有英特爾的七分之一,但其市值為3700億美元,高出了英特爾二分之一。英特爾的成功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制造技術上,它錯過了智能手機革命,已經(jīng)落后了。它的一些大客戶,如蘋果和亞馬遜,正在慢慢地變成競爭對手。格爾辛格面臨著相當多的遺留問題。
市場開始追求小型化推動了芯片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如今,將集成電路中的元件縮小到幾十納米(十億分之一米),可以提高元件本身和微芯片整體的性能。幾十年來,英特爾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它的“tick-tock”戰(zhàn)略承諾每隔一年進行一次制造革命。
“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失去了魔力。”研究公司Gartner的艾倫·普里斯特利(Alan Priestley)說,他曾在英特爾工作多年。該公司的“十納米”芯片最初是在2015年或2016年開始研發(fā),但直到2019年才實現(xiàn)產(chǎn)出,這是前所未有的慢。
該技術仍不成熟。更糟糕的是,下一代“七納米”芯片也遲到了。2020年7月,英特爾表示,它們要到2022年才開始到貨,至少延遲了6個月。
這些制造上的磕磕絆絆讓該公司損失了一些業(yè)務。英特爾最直接的競爭對手AMD將生產(chǎn)外包給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臺積電),該公司的技術現(xiàn)在領先于英特爾。這意味著AMD的芯片普遍速度更快,功耗更低。自2019年以來,它的市場份額已經(jīng)增長了一倍多。
芯片行業(yè)日益專業(yè)化是英特爾所在的通用芯片制造傳統(tǒng)業(yè)務所面臨的另一大問題,尤其是在臺式機繼續(xù)停滯不前的情況下。
科技巨頭們現(xiàn)金充裕,更多地選擇自己設計半導體。2020年,蘋果公司宣布將在筆記本電腦和臺式機中剔除英特爾,轉(zhuǎn)而采用定制設計的芯片。亞馬遜正在推出其“Graviton”云計算處理器,也是由臺積電自主設計和制造。微軟的云計算業(yè)務僅次于亞馬遜,據(jù)說也在研發(fā)類似的產(chǎn)品。
英特爾在智能手機這一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電腦領域也沒有取得任何進展。20世紀90年代末,英特爾為制造圖形芯片所做的努力停滯不前。事實證明,這些芯片對人工智能也很方便,英偉達也因此獲得了高估值。英特爾試圖多元化發(fā)展成智能的新型可編程或內(nèi)存芯片,2015年,它為制造這些芯片的Altera支付了167億美元,但還沒有得到大的回報。
新CEO的挑戰(zhàn)
格爾辛格還沒有說他打算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但他看起來并不像一個革命者。他18歲開始在英特爾工作,2009年離開英特爾掌管數(shù)據(jù)存儲公司EMC,之后在過去的9年里,他一直在領導軟件公司VMware。
在宣布任命后不久,他在給英特爾員工的電子郵件中,提到了公司的輝煌歲月,描述了他如何受到了格魯夫、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爾(Gordon Moore)的啟發(fā)指導,后兩位是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
與他的前任司睿博(Bob Swan)不同的是,格爾辛格是一名工程師,他在1989年領導設計了公司的旗艦芯片之一。
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公司的制造部門從困境中拉出來。英特爾已經(jīng)將一些低端芯片的制造外包給臺積電。擁有英特爾大量股份的激進主義投資者丹尼爾·勒布(Daniel Loeb)2020年12月份致信該公司管理層,敦促其完全放棄工廠,并限制自己設計臺積電等其他公司會生產(chǎn)的芯片。
表面上看,這很有吸引力。英特爾在2020年的資本支出為142億美元,幾乎全部用于其芯片工廠。與此同時,AMD在2009年將其制造業(yè)務剝離出來,并在今天蓬勃發(fā)展。英偉達自1993年成立以來,一直是“無晶圓廠”。
芯片行業(yè)資深觀察家林利·格韋納普(Linley Gwennap)表示,尋找買家可能會很棘手,正是因為英特爾的工廠現(xiàn)在已經(jīng)落后于尖端技術。
在任何情況下,格爾辛格都表示他將忽略勒布的建議。在1月份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這位新CEO表示,盡管公司可能會擴大某些產(chǎn)品的外包,但他還是想要承擔起昂貴而艱巨的任務,即恢復英特爾在芯片制造方面的領先地位。
他似乎還打算繼續(xù)執(zhí)行其前任的戰(zhàn)略,即多元化發(fā)展新產(chǎn)品,包括圖形和人工智能芯片。他在郵件中寫道,“作為一家世界領先的半導體制造商,我們的機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換句話說,行進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英特爾的股東們都希望至少格爾辛格能讓公司重回正軌。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2瀏覽量
427275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8瀏覽量
172335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1瀏覽量
22265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4瀏覽量
24029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