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被問及手機業務時,任正非表示:華為未來可以轉讓5G技術,但是永遠不會再出售終端業務。
此話一出,引起了許多人的不解。通信技術是國家實力的重要象征,還是重要性愈發凸顯的物聯網產業中的核心技術。
而且,華為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才取得了如今5G領域上的領先地位,十分不易。那么為何任正非卻說“未來可以轉讓5G技術”?
這是因為,無線通信賽道上的競爭向來十分激烈,隨著新一代通信技術的到來,玩家的地位也會隨之洗牌。
無線通信技術換代周期在10年左右,因而一家企業在通信行業上領先的地位,大多也僅有10年。
1G時代霸主摩托羅拉、3G時代依靠CDMA翻身的高通等,在5G時代都沒有了當時的風光。
因此,華為想要保持通信行業的領先地位,必須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進行高強度研發。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證華為在下一代通信技術上能夠取勝。
如今,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都對6G押注重碼,希望能成為6G時代的領導者。這對華為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那么,為何華為對終端業務如此在意?
對于終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手機。手機是終端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任正非解釋道:只要與人、與物所有聯接的東西都較終端。譬如,汽車無人駕駛的激光雷達、電視機、安全系統等等。
可見,終端的涵蓋范圍十分龐大,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首先,終端面向的是數十億用戶,行業規模巨大。
以智能手機為例,2020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高達13.325億部。而在2021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至15億部。
作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業務的華為,自然盈利頗豐。2019年,華為消費者業務為4673.04億元,已經超越營收2966.89億元的運營商業務。
而在2010年,華為消費者業務的營收還只有309.14億元,增速十分迅猛。
其次,終端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快,頻率遠高于通信設備。
最后,終端產品擁有更長的獲利鏈,譬如,軟件、系統等都能讓華為獲得持續盈利。
相較之下,通信設備的更新換代速度慢,且不容易形成附加值。
由此,華為才決定將發展的目光放在了終端產品上。
任正非已經明確表示,在5G時代,華為將發力To B業務。
責任編輯:tzh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5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6瀏覽量
253007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