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亞洲新聞最新消息,美國召集兩黨議員共同商討芯片短缺導致美國車廠停產議題,并計劃簽署相關行政命令。據日經報導,美國計劃最快本月簽署行政命令,將與日、臺、韓的合作,打造一條“去中國化”科技供應鏈,加速芯片等戰略產品生產。
日經亞洲 (Nikkei Asia) 獲得的草案顯示,這道行政命令將制定美國國家供應鏈戰略,聚焦于半導體、電動車電池、稀土金屬和醫療產品。
美國計劃與盟國在重要產品供應網絡上共享信息,并將尋求利用互補性生產。它將考慮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共享這些物品的框架,并討論如何確保庫存和備用制造能力。可能會要求合作伙伴與中國的生意減少。
由于今年芯片短缺,這個問題變得更加緊迫,這嚴重打擊了汽車制造商。
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稱,近幾十年來,美國在全球半導體制造能力中所占的份額直線下降。1990年為37%,現在已降至12%。
盡管美國要求臺灣芯片代工廠提高產量,但那里的工廠已經全面運轉,短期內很少有增加供應的選擇。
同時,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獲得24%的市場份額,在全球約1000億美元的政府補貼的幫助下,位居世界前列。
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臺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去年春天同意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制造廠,這很可能成為這種雙邊關系的象征。該芯片制造商將對該工廠投資120億美元,該工廠將為軍方生產半導體,計劃于2024年投入生產。美國政府正在為該項目提供補貼。
自去年以來,日本經濟產業省一直在努力吸引臺積電進入日本,不僅建立更牢固的供應網絡,而且還為日本提供了可靠的未來尖端芯片來源。 日本政府已預算2000億日圓(合19億美元),為建立芯片廠鋪上紅地毯,以期與日本公司進行合作。
此外,為降低稀土金屬對中國的依賴,美國也與澳洲合作,澳洲稀土礦商 Lynas 已經獲得美國國防部的資金支持于德州設立稀土加工廠。美國約有近 80% 稀土來自中國。
電動車電池也是另一個需要盡快采取行動的領域,因為日本松下和南韓樂金化學 (LG Chem) 在電動車電池市場都不是中國寧德時代的對手。
本文信息來自日經亞洲新聞,本文轉載發布。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295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87瀏覽量
167002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79瀏覽量
131336 -
寧德時代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212瀏覽量
483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天合光能入選國家級數字化供應鏈案例
保隆科技榮獲東風日產最佳供應鏈合作伙伴
晶科能源榮獲中國能建“優秀供應鏈合作伙伴”
愛立信亮相2024中國移動供應鏈生態合作大會
愛芯元智亮相2024安波福供應鏈合作峰會
飛騰亮相2024中國移動供應鏈生態合作大會
菜鳥與麥當勞中國發布智慧供應鏈新成果
經緯恒潤榮獲2024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創新成果獎
![經緯恒潤榮獲2024<b class='flag-5'>中國</b>汽車<b class='flag-5'>供應鏈</b>大會創新成果獎](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43/70/pYYBAGJ9-2eAAapGAAAqR-wyG1A368.jpg)
評論